(表)我國近些年的變化,不但科技發展跨步大,民生問題也不落下,反腐倡廉那是硬是管得嚴,脫貧致富政策鋪在前,曾經為養家要背井離鄉幾十年,現如今足不出戶照樣掙大錢。
(表)這不是,奉節有個小伙叫建國,華中農大剛畢業,放棄保研的名額,一心回村搞建設。建設撒子啊?帶動鄉親直播賣貨提高銷售額。父母都以為他說大話,剛回家就把他一陣罵。
父親 保研機會千金難換,你娃說不干就不干!你……你……我看你硬死我們老兩口,簡直是家丑,家丑!”
建國 哎呀老漢你莫生氣,我自有我自己的主意,撒子家丑嘛,我一不偷二不搶,我有我自己的夢想。”
父親 “噫噫噫夢想,你躺平還想吃空餉,撒子夢想,老子看你是皮子癢!”
建國 “哎呀老漢,你不要動不動一陣決,我在搞啥子我曉得!你看我們大壩村,臍橙年產兩萬噸,價值那是一個億,就看你能不能賣出去。”
父親 “你管得能不能賣出去,老子看到你就來氣。”(表)老頭子急得一陣吼,建國這邊也有后手。
建國 “老漢,互聯網現在是風口,我們要跟著政策走,農村電商線上化,市場規模才能擴大。”
父親 “ 我不曉得撒子亂七八糟線上化,反正你回來就是不像話,別個會說啥子?說你上學不學好,研究生名額也不保,躲回農村是怕出丑,城市里頭混不走,早曉得你這樣不爭氣,我真想一棒棒打死你!”(舉棍子要打,突然捂住胸口,胸口痛,慢慢緩下來)
父親 “哎,建國,我們好不容易把你拉扯這么大,不是老漢非要把你罵!我們每年辛苦種臍橙,一心把你送進城,你娃非要回農村,別個說你是胎神!”(表)兩爺子吵得不可開交,老太婆心頭直冒包。
母親 “哎呀老頭子,你不要火氣這么大,像火炮一樣噼里啪啦只管炸,你們不要光吵架,他的想法你要聽一下。”
建國 “老漢、媽,現在時代不一樣了,這些年黨和國家給我們指引了道路,讓我們大壩村人人都靠臍橙致了富,讀研是為了我人生更加璀璨,但家鄉就能充分發揮我所學的才干。(表)都說兒子永遠是媽媽的寶,不管說什么聽在耳朵里都是好。
母親 “老頭子,我覺得兒子說得對,只要自己是顆鉆石,走到哪里都能有價值。”
父親 “你就在這里慣到他,對啥子對,這鄉壩頭的活路他一樣都不會。”
建國 “老漢,你忘了呀,我專業學的農林經濟管理,這些年大壩村的臍橙產量和銷售額我都做了統計,幫助鄉親們賣臍橙那硬是要吃皮,我早就有了全方面市場分析。”(表)這時,父親見兒子認真的表情是鐵了心,于是也開始慢慢仔細往下聽。
父親 “分析,那你給我好好分析分析,我看你能不能說中我們村現在的問題。”(表)老頭子的問題很尖銳,但建國心里早有準備。
建國 “現而今我們村臍橙產量這么大,賣不脫吃不完放著壞一壩,你怕不怕?”
父親 “怕。”
建國 “對了撒,我準備用技術辦個制酒廠,做成果酒去推廣,季節再也把我們限制不到,臍橙的價值它就擴大了。”(表)老頭子平時就愛喝二兩,做夢都想開酒廠。
父親 “不錯果酒這個可以有,我們村個個都會釀臍橙酒,俗話說天天喝點酒,活到九十九。”
母親 “ 你一聽到酒,喉嚨頭活像伸出手,聽到馬尿我就煩,你好身聽兒子把話說完。”
建國 “老漢、媽,這次我回來還帶回來了個高科技,嚯喲這個做工之精細,水果糖度測糖儀,數字顯示還不傷害臍橙的表皮,這樣我們就能把最好的臍橙選篩選出來,包裝成品牌推廣上架各個電商云平臺。”(表)幾句話說得老頭子暈頭轉向,回神過來還是怕上當。
父親 “也不知道是真還是假,你不要逗起我好耍。”
建國 “老漢,我哪里敢把你逗起耍,這里手機你看嘛,這是高科技的新項目,網上有真相還有圖。”
父親 “嘿,當真有這樣的東西,太好了,我們每次挑選臍橙都特別仔細,只恨眼睛不爭氣,一個一個的分揀,眼睛都看成了斗雞眼。”
母親 “建國啊,那照你這么說,以后機器都干了我們的活,線上平臺又把臍橙都賣脫,我們還搞啥子工作?”
建國 “媽,你們完全可以去做網紅,采集銷售一條龍,你想哈,金燦燦的果林邊,紅彤彤的直播間,不但臍橙黑新鮮,還可以和網友聊聊天。(倒口川普,開始直播賣貨)嘿,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兄弟姐妹在一路,給我點一點關注,老鐵們長得都年輕,給我點個小紅心,看這個臍橙,皮皮薄心心厚,咬上一口像在吃多肉,水水多籽籽少,吃過的家人都說好。”
母親 “真的呀?聽你說得這么好,老子頭我們說搞就搞。”
建國 “老漢,你說搞不搞?”
父親 “搞,哪個兒才不搞!”(表)談話間,父母逐漸明白了兒子的心意,老兩口支持他全力以赴莫顧慮。(表)一年后,建國開設了自己的釀酒廠,創辦臍橙銷售公司不需講,抖音、淘寶和快手,直播間轉起轉來開起走,火得收不住口口,征集鄉親們當主播,報名的人多多多,供不應求再投資,注冊商標開公司,公司取名叫“橙”心,臍橙的橙真心的心,誠心誠意更誠信,脫貧致富傳喜訊。
點評:
這是一篇來自重慶的四川評書青年演員王啟龍的新創作品,作者很有心地選擇了四川評書里有韻評書的形式,既是探索嘗試,也是創作挑戰。
有韻評書是四川評書中獨有的一種表演形式。根據2020年《少城文史資料—非遺篇》中對四川評書大師周少稷先生介紹文章中的記載,“流行兩種評書體:一是散文體,一是有韻評書。有韻評書為兩句一換韻,仄押仄,平押平,句子不拘長短,但有節奏。”通過請教四川評書演員袁國虎先生得知,四川評書中的有韻評書從數量上來說相對較少,因為從創作難度上來看要求更高、難度更大,而且對表演的演員來說也有更強的約束性,不能進行一般意義上的“自由發揮”。不過,有韻評書也有其獨特的魅力,因為在評書創作中更多地考慮了音韻節奏的設置和鋪排,所以在表演時所呈現出來的語音韻味、語句呼應和言語悅耳的感受也自然更加強烈,更能讓觀眾感受到抑揚頓挫的評書藝術魅力和演員起承轉合的聲韻駕馭技巧。
就像本篇作品《“橙”心》一樣,故事的背景是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村青年的回鄉創業,矛盾點是父母與兒子對“回鄉”“創業”“帶貨”的不同認識和了解所產生的偏差而導致的,最終,通過兒子網絡銷售的成功,改變了年邁父母的思想和意識,也改變了家鄉橙果滯銷的現象,更改變了農村和農村人的未來。
近2000字的故事,雖然內容不算獨特和新穎,但卻是在音韻節律的輔助配合下,讀起來節奏明快、表現清晰、切換自如、流暢通順,更情不自禁地有脫口而出的沖動,于一篇年輕演員的評書習作而言,形式有聲有韻,內容有滋有味,當然是成功的,也完全有搬上舞臺的基礎和前提。
同時,作為一篇篇幅不大的作品,因其容量有限,有些內容和情節的交代顯得有些匆忙,個人覺得也有些許遺憾。如果能讓故事的發展再多一點曲折的懸念,不同人物的身上再多一點獨特的“符號”,矛盾解決的過程再多一點別致的轉機,圓滿結局的產生中再多一點生動的勾勒,以及在保持目前對話表現充分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對環境、人物、行為、情節、事件的合理描述和表達,那么這個故事也許會擁有更加豐富的色彩、更加精巧的設計和更加吸引人的情節,而到了舞臺上,則也可以更加給予觀眾酣暢淋漓的藝術體驗。
韻在口中,味在心頭,生活中的故事和舞臺上的評書在這一點上似乎是有機通聯著。
(點評人:四川省曲藝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多)(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