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鄲市叢臺區政協不斷探索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的新途徑新方法,打造“社區議事廳”“委員進社區”“有事大家說”等工作品牌。自2021年以來,先后開展“社區議事廳”活動13場次,“委員進社區”活動11場次,“有事大家說”活動8場次,累計接待來訪群眾256人次,幫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和“微心愿”67個,有力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黨建引領 堅持“一條主線”
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一個大的前提就是必須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根本保證,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于全過程、各環節。通過發揮黨的引領作用,充分激發基層的活力和基層的創造能力,為基層協商的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保障,促進基層的和諧穩定發展,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開展活動過程中,叢臺區政協充分發揮政協黨組在政協組織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實把黨委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政協工作之中。實施方案、指導小組名單、規則制度等重要機制設計,主動向黨委請示匯報并提出意見建議;基層協商議題的確定、協商計劃的制定、協商成果的落實等,向黨委匯報同意后抓好落實,真正使政協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切實把政協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因地制宜 搭建“三個平臺”
一是依托鄉鎮(街道)或村(社區)政協聯絡處開展協商。充分考慮基層實際,不另起爐灶、不增加負擔,依托綜治辦、黨員活動室、行政服務中心等現有場所和資源,融協商議事室、委員之家、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等功能于一體,把全區309名委員按照界別或區域進行分組,下沉一線,協商解決問題。
二是設置委員工作室。以各室委對口聯系界別為依托,按照人數相當、業務相近、領域相關的原則,把全區所有政協委員分配到各室委,實現全員入委;以界別組為單位,根據各界別黨員數量,設立了5個界別活動組黨支部,以活動組黨支部為依托設立“委員工作室”,黨組成員聯系各支部,支部副書記由政協室委黨員主任擔任。各“委員工作室”明確召集人職責、活動時間,活動內容、活動形式、考核機制,形成了基層協商的新格局。
三是加快推進網上協商平臺建設,為協商議事提供信息化支持。積極開展面向基層的“微協商”“微提案”“微監督”“微建議”“微服務”,通過信息化手段反映、解決百姓身邊的小事、急事、難事,切實提升基層治理和民生服務的水平。
理順機制 突出“五個重點”
圍繞“誰來協商、在哪協商、協商什么、怎么協商、協商結果如何運用”等關鍵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全面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一是在協商議題選擇上定好題。一方面是黨委、政府涉及民生的公共決策和工作部署,根據需要交給政協協商的議題;另一方面是通過政協和委員收集的,群眾反映比較多、比較集中的問題,與黨政部門溝通后,經黨委批準的議題。堅持“不調研不協商”的原則,協商前調研以察實情、見實效為主,與區政協開展的調研視察、專題協商、提案辦理等活動相結合,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充分的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按照發揚民主、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開展協商活動,激發群眾參與協商熱情。2021年以來,先后圍繞“‘雙減’政策落實”“老舊小區改造”“拆除破舊圍擋”“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等議題開展多場協商活動。
二是在協商范圍的確定上定好人。要根據協商議題需要來確定,既要有群眾代表、相關部門、利益攸關方,又要邀請法律、科技等方面的專業人士參加,原則上10—15人,特殊的放寬至20人以內。借助“社區議事廳”“委員進社區”“有事大家說”等活動實施推動。“社區議事廳”活動把協商舞臺直接設置在社區(村居),組織前期已經參與重大課題調研的委員和有關部門與基層群眾面對面協商議政,聽取基層群眾呼聲。“委員進社區”活動則是圍繞與社區群眾密切相關課題,組織居住在該社區的委員以及和課題相關的委員,與基層群眾共同為解決實際問題出謀劃策。“有事大家說”則是圍繞民生熱點難點問題,邀請委員代表、專家、學者、公務人員、社會工作者深入基層,與群眾一起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是在協商形式的選擇上定好樣。叢臺區政協結合實際探索了許多符合政協定位、符合基層實際、群眾喜聞樂見的協商方式,根據具體協商事項,按照大事大議、小事小議、急事快議等原則,對重要事項采取會議協商,對其他事項采取現場協商、溝通協商、樓棟協商、網絡協商等方式,使協商形式靈活多樣、便于操作,對一些日常性、臨時性、涉及面較小但群眾有需求的事項,主動聯系群眾,在田間地頭、街頭院落進行隨時協商、“微協商”等,豐富了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的形式。
四是在協商成果的運用上定好向。協商完成后,及時匯總整理協商意見建議,形成簡明扼要的材料向有關方面報告反饋。對黨委、政府同意采納的協商成果,與黨委、政府辦公室加強溝通銜接,跟蹤落實和督辦;對落實的事項,及時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對需要向上級黨委、政府反映的協商成果,通過參與協商的政協委員,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向同級黨委、政府報送,并由區委、政府積極對上反饋解決。對協商過程中分歧較大的協商結果,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協商,一次協商不成的,多次協商,經過多次協商仍然難以達成共識的議題,經協商議事會商定可以中止。
五是在協商主體的發揮上定好崗。政協委員來自不同戰線、不同崗位,生活在最基層的街道、社區,直接面對基層群眾和具體工作,對群眾關切的問題最有感受,開展協商民主也最直接。充分引導政協委員進一步增強主人翁意識、主體意識,強化履職盡責的使命擔當,通過富有成效的民主協商,努力為黨委政府、社會組織、公眾之間平等對話交流、懇談溝通搭建橋梁、拓寬渠道,切實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