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卿習詩未久,進步頗快,何以然?悟性加勤奮,對詩理解到位。在大量閱讀基礎上,喜歡上李煜、韋莊、晏殊、歐陽修、柳永、李清照,都是一些婉約詞人,大概與她的性別、性格有關。從欣賞、模仿到創作,古意新詞,抒寫性靈,率性率真,不止把心底的秘密抖摟出來,還能形象化展現,形成藝術魅力,如明珠美玉,光艷照人,給我鮮明印象。
一、她的詩詞能唱
郭小川說詩是音樂性最強的語言藝術,尤其古詩詞,“逐弦歌之音”,“一曲新詞酒一杯”。五四以后的新詩,有的雖不為唱,但至少能朗誦。如今幾乎全是啞巴詩,新詩是自言自語,默寫默念。多數人寫舊體詩詞,靠搬字曲、查韻書、對詞譜,應付別人挑毛病,殊不知詩詞就是歌詞,是為了便于吟唱的。眉卿寫詩,已過了“臨帖”一關,我手寫我心,表現新生活,運用當代口語。哼出來,語言已有節奏,素字單詞,編織梳理,已然有意有形,有聲有情。
如:《鷓鴣天·秋日題畫》
已自黃昏入眼迷,斜陽迤邐草葳蕤。秋風欲染斑斕色,老樹猶生錯落枝。 春往復,夢如斯。輕勻水墨自參差。摹來花鳥癡癡語,最是深情知不知?
本身就是一首完整的歌曲,抒情、流暢、跌宕、起伏,聲音與形象結合,組成動聽的旋律。這其中還有聲韻的技巧,比如“黃昏”“參差”是雙聲,高爽;“斑斕”“葳蕤”“錯落”是疊韻,緊板。組織起來抑揚頓挫,自然上口。
二、善于言情
她的詩詞不說教,以情動人,尤其愛情詩詞。
如《菩薩蠻·立夏抒懷》:
榴花香自樓前起,紅云倚在濃蔭里。夏夢已成差,春風正滿懷。 有約君記否,日子憑消酒。時諾鬢還青,莫逢白發生。
形象顯明,委婉傳情,運用各種藝術手段,感物傷時,把人情事理糅合一起,有脈搏有心跳。
又如《菩薩蠻·緣分》:
不因春日花前起,便從月下秋聲里。前世許今生,回眸時眼青。 年華藏不住,深淺胭脂誤。誰教燕雙飛,離人心上啼。
與前一首《菩薩蠻》一樣,開頭兩句橫空出世,先聲奪人。之后娓娓道來,甜蜜回憶、離愁別緒、心態、景態、情態,溶為一體。清麗婉媚,情深意長。
比起詞的委婉纏綿,她的詩是另一種情調。
如《七律·中秋有懷》:
去年一夢又中秋,不惑時光惜更流。怕與陰晴翻故事,懶同過往算情愁。西風每把深懷負,霜葉窮將菊色囚。萬里清輝應屬我,閑窗搖曳可溫柔?
怕、懶,直白;西風、霜葉,爽朗。看似自言自語,實則擲地有聲。不用華麗辭藻,都是樸素語言。花言巧語往往會影響感情真摯,造成“隔”的感覺。
三、有家國情懷
婉約詩慣以表現風花雪月,兒女情長。眉卿不僅如此,還能抒寫家國情懷,疫情期間的創作尤為突出。
如《五律·疫時宅家二首》:
其一
蹉跎年不去,度日費精神。除卻三餐事,惟余一倦身。床前移月下,葉落到花新。空有橫波滟,難裁兩目春。
其二
時疫難驅遣,居家奈若何。侍餐如侍虎,斗志似斗魔。三口分三國,雙門擋一河。春光爭破戶,陋室卻無多。
比興手法,感情細膩。“三餐事”“一倦身”“三口分三國,雙門擋一河”,選擇典型細節、意象,數字中有神韻。
我更欣賞這首《畫堂春·聞父母隔離有寄》:
誰知疫癘乍疏狂,愁云遮了殘陽。躊躇不敢近西窗,一眼千霜。
燈火雖留余熱,親情難慰離傷,今宵去路不禁涼,添未衣裳?
隔離生活,焦急心情,全篇無一字點破,全憑環境景物的渲染,動作情態的描繪,把一顆孝心曲曲傳出,言外見意,深永含蓄,字字軟溫,情深如注。
哀悼袁隆平逝世,她寫了兩首詩贊美袁公“無雙真國士”,“志在躬耕堪造化,心懷社稷總迷癡”,概括得好;“慟引銀河淚,風聲共雨聲。”看得出來詩人真的動情了,更兼有浪漫主義色彩。
四、她的詩詞很美
詩詞是用文字創造的韻律美,通過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展示現實的生活美、人物的心靈美、環境的自然美。
見《絕句·寄懷》
那日隔窗和淚分,清詞兩闋各殷殷。玲瓏小字今猶在,負了青衫綠羅裙。
美好的境界,一筆畫來;萬般風情,一語道出,多美。
又見《鷓鴣天·醫院陪床有感》:
最掛心頭是玉瓶,一珠一線計長情。淚和藥液與天滴,夢散星微逐日傾。 侍左右,忘昏明,紛繁愁鎖曉窗青。今宵剩有銀釭照,照我無涯月無憑。
病房情景,人間大愛,構思新穎別致,寫得細致入微,語言通俗淺近,好似民歌小調,余味無窮。
縱觀眉卿詩詞,錦心繡口,才華難得。但以目前論,身邊故事,內心獨白,還尚不足以放任性情,宣泄奇才。假以時日,曠目舒襟,迎接藝術和生活的挑戰,必得更高境界,拭目待之。
(本篇系堯山壁先生為眉卿女士詩集《浣花辭》所作序,眉卿系河北省政協事業單位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