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一種享受。
當你閑暇時,在日影西斜的黃昏,或是細雨蒙蒙的春日,或是雪花飄飛的午后,或是在淡淡的月光之下,你靜靜地坐下來,輕輕翻開開書,再捧上一杯清茶。這個時候,你是多么的愜意,可以“兩耳不聞窗外事”,只管把自己放進書中,盡情享受讀書的樂趣。讀著讀著,你就會不由自主地走進了這書本里,和其中的文字,一起開心,一起憂傷,一起走進蒼涼的大漠,一起坐在海邊等待日出,一起在風中飛舞,一起在草原奔跑,一起迎接黎明的曙光,一起送走滿天的星辰,一起看花開遍野,一起看落葉鋪滿人間……時光是如此的精彩,又是如此的美好。讓你放下身體里的刀槍和火焰;讓你忘記一切憂傷和煩惱;讓你擁有廣袤的春天;讓你在另一個世界里找到千萬個自己。
書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甚至曾有人發出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感慨。兵家有“兵書”,商家有“商書”,戀人之間傳送“情書”,還有農學的、經濟的、文化的 、法律的、宗教的、哲學的、美學的等等各類書籍。對書更高的贊譽是,把孩子們上學說成“去讀書”。書,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也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可以帶我們走進知識的海洋;可以讓我們在迷茫中找到一條向上的路;可以給我們無盡的力量;可以看到美麗的世界;可以積累經驗,可以增長智慧……
我是一個喜愛讀書的人,在今年的“承德市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啟動儀式上”,給我們參會的委員發了幾本書籍,其中的《紅巖》和《活著》這兩本書,我都認真讀了。
《紅巖》是一部紅色經典作品,讀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對先烈們充滿了敬仰之情,對祖國充滿了無比的熱愛。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烈士們前仆后繼,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牢記歷史,向英雄致敬。紅巖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紅巖精神作為一種民族精神、愛國精神,所反映的人的生命價值、人的理想信念,人的追求奉獻,是我們現在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內容。這種精神這種信仰這種力量,在我們中華大地上永遠傳承。我們要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發揚他們的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長篇小說《活著》,是作家余華的代表作之一。讀《活著》,真的是一種殘酷的閱讀,內心深處時刻都在煎熬中,那種不忍看又放不下的惆悵,那種盼著逝去的人重新活過來的期望,我想讀過此書的人一定深有同感。這書看過很久了,但那憂傷的文字,悲涼的故事,凄慘的人物,還是揮之不去,歷歷在目。一個小村,一片田野,一頭老牛,這畫面雕刻在風中。《活著》主要講述了中國舊社會一個叫福貴的地主少爺悲慘的人生遭遇。“活著”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的幸福和無盡的苦難。福貴看著親人一個接一個離自己而去,心底的那份痛可以滴出血來。他卻幾次死里逃生,為活著而活了下來,依然樂觀豁達地應對人生。到風燭殘年之時,與一頭老牛相依做伴。直至結尾,小說一直在貫穿著生命的逝去,直到福貴所有的親人都無奈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我們要記住,無論經歷多少磨難,都要堅強樂觀地活著。不管生活對自己怎樣的殘忍,不管身體曾經怎樣的傷痕累累,不管命運怎樣的把日子推進深淵。都要活著,努力活著,好好活著。活著,就能把腳印留在大地之上;活著,就能看見太陽升起。
這兩本書,一本讓你熱血沸騰,一本讓你無比沉重。可見一本好書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它的文字。
讀書,可以讓你心胸開闊;讀書,讓你明辨是是非非;讀書,可以讓你開拓視野;讀書,可以讓你的世界更加豐富多彩;讀書,可以讓你有文化底蘊;讀書,可以讓你學會善良;讀書,可以讓你充滿向往。
與書為友、與書作伴,你的生活會變得充實而又快樂,生活更加有意義。
(作者為承德市政協委員、承德市郭小川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