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中指出,需進一步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強化為市場主體服務,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這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盏闹匾ナ帧?
近年來,全省各地大力精簡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推進企業網上辦理和注冊登記制度改革,審批時間大幅縮短,市場準入更加便捷,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但在強化服務和精準監管方面仍比較欠缺,特別是最近出現的霸州事件更暴露出我省在營商環境上存在的不足。在調研中部分企業和項目單位反映,有的政策信息發布渠道單一,企業知曉度不高;有些是“有政策無細則”,操作性不強,惠企政策不“解渴”;有的因賬款不能及時結算回收,加劇企業資金周轉困難。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投資積極性,甚至影響了京津產業項目和科研成果在我省落戶,以致出現跳過河北投資落戶南方的“蛙跳”現象。為切實改善我省營商環境,助推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建議如下:
一、堅持緊跟項目,大力強化生產要素保障
全面優化土地供給,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各類市場主體建設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項目,均可申請劃撥用地。推行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年期供應等重大產業項目供地方式,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對民營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支持,在防范政府債務風險的前提下,鼓勵民營企業使用更多地方政府債券。加強環保能耗支撐,精準實施差別化環保管控,有效服務項目引進和建設??茖W設置各地能耗雙控目標,優化能源使用配置,破解項目用能難題。
二、堅持公正執法,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堅決杜絕罰沒任務化、指標化,對逐利執法、過度執法等行為開展專項整治。對查封、扣壓、凍結企業涉案財產要依法慎重,避免加劇企業經營風險。清理與企業掛鉤的歧視性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以容錯糾錯為導向,構建權責明確、公平公正、簡約高效的包容審慎監管體系,統一行業執法標準和尺度。審慎行使自由裁量權,制定市場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處罰免強制清單。突出政府誠信建設,對涉及企業、百姓的歷史欠賬問題,特別是“新官不理舊賬”、承諾不兌現等問題,進行全面兜底式清理。建立承諾備案制度,凡是各級政府向企業作出的承諾,要向上一級政府備案,定期督促落實。
三、堅持既親又清,著力深化助企紓困解難
不斷完善省、市、縣領導干部包聯制度,將更多中小微企業納入包聯范圍,對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實行臺賬式管理,掛賬督辦。推進惠企政策落實落地,全面梳理使用財政資金支付的惠企政策,編制和公布政策兌現事項清單和辦事指南。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智能分析企業訴求和發展趨勢,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用活各類政策。全面實現政企零距離溝通,依托政務服務大廳、網站以及“12345”政府服務熱線等渠道為企業提供營商環境政策宣講和訴求受理等服務,對企業訴求“接訴即辦”。
四、堅持數字賦能,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不斷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告知承諾制為基礎,在更大范圍推動簡化涉企審批,著力推進照后減證并證,實現更多市場主體“準入即準營”,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以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抓手,加快數字政務建設,著力推進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推動更多事項跨域通辦,省內各城市共建政務服務“省內通辦”機制,除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到現場辦理的事項外,其余事項全面納入跨域通辦范圍。
(提案單位:民建河北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