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提出:“支持高校組建高水平運動隊”,教育體制下,如何實現高水平運動隊高質量發展值得探討。研究提出以科教輔助服務的發展思路。以構建多元融合的三維體系;組建高水平復合型訓練團隊;加強訓練隊伍和科教人員業務能力;搭建高水平運動隊科教服務平臺為主要路徑,通過挖掘科教之力實現高水平運動隊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科教助力;發展思路;創新路徑
Research on the Thinking and Path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Level Sports Te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Guanglei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Hefei Normal University,Anhui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 The national \"Fourteenth Five-Year Plan\" for sports development proposed that \"support universities to establish high-level sports teams\". Under the education system, how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level sports teams is worth exploring. 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idea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assistance services. To build a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of multiple integration; Establish a high-level compound training team;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he training team and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personnel; Build a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service platform for high-level sports teams as the main path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level sports teams by tapping the power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Keywords: High-level sports te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ce and education assistance; Development ideas; Innovation path
國家“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提出,體育要聯合教育部門,以田徑、游泳和“三大球”等集體球類項目為重點,建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省隊與國家隊建設相銜接的體制機制,并加強體育科教,在高水平運動隊訓練、競賽、保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給有條件的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一定的國家集訓隊名額,將其納入國家隊建制,并和亞運會、奧運會、世界杯等重大賽事一體化、常態化、同等化管理[1]。打通高校優秀學生運動員和運動隊進入省隊、國家隊渠道,使其代表國家承擔相應國際比賽任務,充分發揮高校、地方兩個積極性。因此,教育體制下的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高質量發展顯得尤為迫切,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的思路與路徑顯得尤為重要,研究提出以“科教融合”助力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高質量發展思路與路徑。
1“科教融合”助力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高質量發展的思路
1.1以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
2020年8月體育總局聯合教育部頒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聯合建設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合理規劃高水平運動隊招生項目覆蓋面,推進國家隊、省隊建設改革與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相銜接,選拔一定比例的優秀運動員進入省隊、國家隊 [2]。以及“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給予有條件的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一定的國家集訓隊名額,將其納入國家隊建制和賽事備戰體系常態化、一體化、同等化管理。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要達成以上宏偉目標,必須以高質量發展為前提,同時高質量發展也是解決發展不足等問題的有效手段。借助科技力量,深挖運動員潛能,提升運動隊競技水平;融合多部門、多學科教育資源,共同為高水平運動隊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1.2以科教人才為驅動
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人才培養,首先要進行文化課程學習,文化課程學習之余再進行專項運動訓練,以科教人才服務為途徑高度吻合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訓練和競賽實際。通過科教人才提升運動訓練中的科技含量和教育水平,加強科教資源服務團隊的協同力量,以科教人才為驅動,突破專項運動成績,提高運動水平,提升運動員綜合素養。同時,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具備吸納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與需求,以備戰全國性賽事和世界性賽事為立足點,整合校內外科教人才資源加以武裝自己,滿足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對科教支撐的需求。
1.3以改革創新為引領
以改革創新為引領,就必須打破運動隊、科教支撐單一、分離式發展,在組織管理上建立科研、訓練、文化教育與保障高度融合的協作機制,引領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改革發展新實踐。完善政府、社會、高校等多方結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尤其是省市體育科學研究所與高校,以形成共建、共享助力高水平運動隊發展為理念,實現訓練、科教服務和管理保障高度融合的協作機制,充分發揮體育科研機構、體育科研工作人員、研究人員、社會力量、參與運動隊建設的重要作用。
2“科教融合”助力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路徑
2.1構建多元融合的三維體系
“科教融合”優化運動隊訓練設施。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訓練過程是一個漸進、連續且復雜的過程,科學、合理的訓練設施是實現優異成績的重要保證。由于大學高水平運動隊員既要學習相應的專業文化課程,又要進行專項的技能訓練,訓練時間只能選擇在課后,對訓練的精準性、實效性要求很高。“科教融合”通過高校與體育科研機構搭建共建、共享智能化訓練場館,提高訓練隊數據采集、分析、反饋能力,為運動員身體機能評估、體能恢復、訓練方案改進等提供指導。由此,能夠迅速改進軟硬件設施和服務水平,提升先進設施設備在訓練中的應用,帶動訓練器材、儀器設備升級,提高訓練設施的智能化、科學化水平,實現精準、高效的運動訓練。
“科教融合”提高運動隊科技服務水平。當今的運動賽場不僅是運動能力的比拼,更是科學技術的角逐。大量案例證明,科學研究、科學技術是訓練水平和運動成績迅速提升的強大引擎 [3]。但是,高校為高水平運動隊提供的科技設施與科技裝備是有限的,尤其是近些年,隨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數字體育和可穿戴設備等高科技的引領,競技體育科學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與體育科研機構的有機融合,圍繞優勢項目進行智能場館、科技設備等共建、共享,保障優秀運動員和優勢項目發展需要,提升運動科技、醫療康復和心理輔導等服務水平,以訓練的科技化、智能化、數字化為引領,迅速提升運動員運動表現。
“科教融合”提升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實訓效能。不可否認體教結合模式下競技體育存在一定的科教支撐不足現象,以及學訓矛盾問題。但是,根據青少年成長規律,適宜的知識學習與運動訓練結合,有利于個體社會化 [4]。整合優化科教資源配置,對提升運動隊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省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具備的科技與人才資源,合理優化到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中,實現精準化、高效化的訓練,為學業規劃提供更多的時間保障,可見,“科教融合”是解決學訓矛盾的有效途徑,是提升運動隊實訓效能有力手段。
2.2 組建高水平復合型訓練團隊
競技體育運動訓練科學化水平的提高,建立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基礎之上,多學科和高科技的介入對訓練團隊的沖擊是顛覆性的,當前高水平運動訓練已不是教練員的“單兵作戰”,而是多項教練員與多學科科研人員的復合型團隊工作 [5]。據報道,英國自行車隊近3屆奧運會獲得的22枚金牌,與 14個科學化復合型訓練團隊的指導密不可分 [3]。高校高水平科學化復合型的訓練團隊,作為推動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的具體實施者,其水平與科學化程度是挖掘運動員運動潛能的前提。
沒有運動數據就沒有計劃,沒有測試就沒有訓練 [5]。組建高校高水平復合型訓練團隊,積極吸納體育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與高校科研人員,同時鼓勵不同職能部門和不同學科介入一線訓練。創建多職業領域和不同時間跨度的全方位與動態的訓練服務團隊,保障優勢項目及重點運動員。一支復合型訓練團隊包含體能教練、醫護人員、康復教練、科研人員等訓練相關的人力資源,由此才能形成機能評定、技戰術診斷、心理咨詢、大數據分析等的綜合型評價團隊。目前我國高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項目較多的是籃球、排球、足球和田徑,這四個項目是國際上公認的能夠衡量和代表一個國家競技運動水平的比賽項目,也是奧運會中金牌數量多、分量重、含金量高的比賽項目 [6]。
高校高水平復合型訓練團隊要具備國際化的視野,站在備戰國內頂級賽事及世界賽事的高度,以“合作共贏、優勢互補”為目標,協同合作,深挖運動員潛能,將科教助力真正落實到日常訓練中,提高訓練整體科技含量,實現文化課教育資源優化配置,解決運動隊和運動員發展面臨的學訓矛盾問題,提升實訓效能,為國家培養更多國際一流的學生運動員。方式上,采用集成建設的方式將軟件、硬件與信息技術統一整合起來,及時反饋運動員運動表現,實現整體優化,實時優化,最大發揮復合型團隊效能 [6]。
2.3加強訓練隊伍及科教人員業務能力建設
加強訓練隊伍及科教人員業務能力是引領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實訓效能的有效且務實之舉。里約奧運會,英國93%獎牌的獲取都得到國家體科所的支持 [7]。目前應該看到,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訓練科學化程度與世界存在較大差距,校際之間也存在一定差異。該差距不僅表現在訓練設備和方法上,還表現在教練員的執教水平和運動員參與訓練的程度上,僅僅依靠教練員和運動員的力量很難在短期內實現趕超 [8]。訓練隊伍及科教人員作為學校師資隊伍的一部分,應該克服“時間緊迫”的借口,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勇于制定跨周期或更長周期的工作方針,持續改進、更新訓練方法和手段,肩負起科教引領的重任。
加強教練員隊伍和科教人員培訓,提升實訓效能。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教練員大多為體育院校畢業,具備豐富的學科理論基礎,但缺乏高水平訓練指導經驗。通過多種國內外教育或培訓方式,提升教練員隊伍和科教人員業務能力,以及協調轉換的工作能力,持續改進科教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建立統一的管理機制,積極推行教練員和科教人員培訓計劃,吸納優秀科研團隊和教練員團隊執教,打通項目間的壁壘,建立資源共享平臺,盡快縮小校際間或與國際間先進水平的差距。同時,多多舉辦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和技能交流活動,提升體育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建立體育人才信息庫,分級分類建立各類體育人才數據庫。
明確分工與合作,提升科教保障實效。科研人員及教育人員利用階段檢測與實時訓練檢查相結合的模式,及時獲取運動員全面的運動表現指標,以及文化教育培養表現指標,形成簡易報表及時反饋給教練員,并為教練員提供改進舉措;教練員要根據運動員實時測試數據和階段表現數據制定訓練計劃,借助“科教融合”訓練手段為運動賦能,形成高效協同、互相配合的實訓效能。
2.4 搭建高水平運動隊科教服務平臺
以地方高校和省市體育科學研究所為主體,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門為主導,聯合高校、社會體育研究機構,整合多學科、多部門專業力量,精準定位有的放矢搭建高水平運動隊科教服務平臺。平臺建設能夠有效實現科研、訓練、教育、保障等的集成化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為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訓練科學化提供保障。依托平臺構建多學科、梯隊合理,明確領軍人員、核心隊伍、輔助人員之間的定位與職責,針對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科教支撐面臨的問題與困境,省市體科所等研究機構發揮自身優勢,提升合作院校訓練中體育裝備、科研儀器、生物技術、技戰術分析等在訓練中的比重,借助信息化水平加強運動員數據跟蹤與監測,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運動員運動表現。
3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高質量發展的保障措施
3.1 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體制機制
科教助力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應以政府部門為主導,以地方高校為主體,以國家體育科學研究所和省市體育科學研究所為引領,聯合高校、社會體育研究機構,整合多學科、多部門專業力量,精準定位有的放矢,成立高水平運動隊科教服務平臺管理小組,省市體育科學研究所與地方高校建立密切的融合關系。省市體育科學研究所負責設計、執行和提供科技服務,落實體育科技成果有效轉化;國家體育科學研究所負責培訓、指導、引領,促進體育科教助力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在各階段、各層次與訓練實踐深度融合;地方高校根據自身發展與面臨的問題,提出科教助力需求,同時要積極配合體育科教成果落實,實現供需兩端精準對接。
3.2 加大科教投入,拓寬投入渠道
一方面,要權衡好體育科教對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點與面、普及與提高”的雙向助力關系。“點”助力突顯優勢項目,以高校優勢傳統項目為突破口;“面”助力強調科教助力的普及與推廣,提升所有項目科技含量水平,由點帶面、以面促點,實現整體科教的投入,同時又區分重點,有所為。另一方面,拓寬投入渠道,推動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科教助力由政府獨輪驅動轉變為政府、社會、市場等多輪驅動,推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市場、高校、研究機構融為一體的合作型、可持續發展模式。
3.3 加強人才保障,完善激勵機制
目前,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教練員大多數是體育教師兼任,占總數的67%;體育教師專職擔任占20%;專職教練只占13% [9]。從執教隊伍中可見,專職教練嚴重不足,同時,兼職教練員還擔負教學和其他學校體育工作,嚴重阻礙了高水平運動隊健康發展,亟需加強執教人才隊伍建設。圍繞人才建設,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資金扶持、研究課題保障、創建新型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工作,吸引一批高水平科教訓練保障隊伍加入高水平運動訓練中。完善專兼職教練員、科教保障人員、體能康復醫療人員、技戰術分析人員職稱制度建設,增強人才隊伍工作吸引力。建立科學、系統的評價獎勵機制,對于在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教人員給予一定獎勵,促進體育科教保障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3.4抓基礎保優勢,促進可持續發展
我國高校招生項目設置上,集體球類項目和田徑占試辦高校運動隊數量的78.8% [10]。與“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提出的振興基礎大項計劃吻合,針對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項目地區布局特點,結合集體項目科教需求特點,通過科教服務平臺,整體提升集體項目訓練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實現不同階層、不同項目、不同層級運動員科教服務全覆蓋。同時,重點保障優勢傳統項目及優秀運動員科教服務工作。借助“科教融合”提升高校對運動員的選材能力,形成完備的高校體育優秀人才選拔、評價體系,為國家隊選拔和輸送更多優秀后備人才。
4 小結
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借助科教之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高校運動隊要充分分析自身優劣勢,借助科教力量提升其運動表現。其次,訓練、科技、教育三者是有機統一體,訓練是解決運動表現不佳的途徑,科技是診斷和解決運動表現不佳的原因與手段,教育是解決運動員思想與知識能否與時俱進的深層次問題。最后,管理體制和運訓機制,也要圍繞這三點展開,保障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實現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體育總局關于印發《“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2021-10-25) [2022-02-11].https://www.sport.gov.cn/zfs/n4977/c23655706/content.html
[2]竇海波,孫輝.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問題及對策[J].體育文化導刊,2019(11):84-91.
[3]郭振,茹亞偉,畢金澤.我國大學高水平運動隊的體教融合研究“:清華模式”的探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1,44(01):43-51.
[4]翟惠生.新時期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政策發展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9,2(06):8-12.
[5]陳小平.科教助力奧運訓練:形勢、進展與對策[J].體育學研究,2018,1(01):76-82.
[6]楊國慶.中國體教融合推進的現實困境與應對策略[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21,47(01):1-6.
[7]劉海元.當前加強普通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的若干問題探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8,30(05):422-427+449.
[8]體育總局關于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EB/OL]. (2020-09-22)[2022-02-11].www.sport.gov.cn/qss/n5014/c963895/content.html
[9]馬玉芳,楊國慶.競技體育改革背景下高水平運動隊“省隊校辦”模式運行特征及優化路徑——基于南京工業大學女子壘球隊的實證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8,37(06):44-50.
[10]刁薇.我國普通高校發展高水平羽毛球運動隊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9,17(22):245+247.
基金項目:合肥師范學院人文社科重點項目:科技服務視角下校園高水平運動隊服務需求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1SKZD06);安徽省級質量工程:基于SCL教學設計的《運動生物力學》教學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21jyxm1240)。
作者簡介:王廣磊(1986.10-),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