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齡梨園樹冠小、皮層光滑、形成層活躍,相對于老齡梨園來說,嫁接點較少,不用刮老翹皮。嫁接方式主要采用單芽切腹接,成活率可達90%,現將其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1 嫁接方法
主枝或中心干上采用單芽切腹接,頂端可以采取劈接、插皮接等傳統接法。
2 嫁接步驟
2.1 樹體改造與嫁接點選擇 根據改造前的樹體結構,分別遵循以下原則選取。
2.1.1 有主枝樹形 1)預留距地高度不超過1 m,且伸向行間2個主枝;2)鋸除預留主枝上方的中心干及多余主枝并涂白乳膠貼紙。3)對預留的2主枝進行改造,保留60 cm左右的長度,其余部分截去。4)從主枝基部5 cm左右開始向上選取嫁接點,在主枝兩側錯位各選取3個嫁接點,單側每嫁接點間距15~20 cm即可,在頂部選取1~2個嫁接點。注意嫁接點選擇在上述預留的主枝兩側斜向上的位置。
2.1.2 無主枝樹形 在中心干上,距地面60~80 cm處均勻交錯選取嫁接點10~12個,其余部分去掉。
2.2 主枝切腹 由于主枝較粗,切腹時先把切刀放在嫁接點部位,然后用錘子敲擊切刀深達木質部,使嫁接點部位形成一個長2.5~3.0 cm的平緩斜切面。對無主枝的樹形,采用同樣方法,在中心干上切腹。
2.3 削接穗 在穗條上選一個飽滿芽(單芽),用修枝剪的大刃將其兩面削成2~3 cm的斜面。有芽的一側稍厚,無芽的一側稍薄,并且露出髓心,最后從穗條上剪下削好的帶單芽的接穗。
2.4 接穗安插 將接穗插入切口時,接插厚面向外,稍薄的一面向內,使砧木與接穗的一面形成層對齊。
2.5 及時綁縛 高接改造后嫁接點較多,綁縛時把砧木全部纏膜即可。具體方法:自砧木的下端開始,依次向上纏繞,芽體處只纏單層膜。接完后接穗上綁網套防喜鵲等鳥類啄吸膜內水分而破壞薄膜。
3 高接后管理
3.1 補綁或補接 2周內隨時檢查綁縛效果,對破損或未綁縛嚴實的接穗重新綁縛或重新補接,以提高成活率,保證高接改造后效果。
3.2 人工輔助破膜 因芽體處使用單層膜纏繞,隨著芽體的萌發,大部分芽體能自行破膜,因此人工輔助破膜的時間不可過早,以減少用工量,同時可避免因破膜時間過早,導致接芽因透風而死亡。
泊頭地區5月上旬,對不能自行破膜的芽體,可采用人工輔助薄膜。人工輔助破膜時注意保護芽體,使用普通牙簽或刀片挑破包裹芽體周圍的薄膜,使接芽完全露出即可,其余部分的薄膜暫不挑破,以增加嫁接口的穩固性。
3.3 及時抹芽 破膜的同時,及時抹除砧木上非嫁接部位萌發的隱芽,尤其是接穗附近萌發的隱芽,以保證接穗正常生長。對未嫁接成活的,可適當保留1~2個萌芽,使其生長成枝,于當年6-8月或翌年3-4月補接。
3.4 綁縛、解膜、開角 當接穗枝條長度達30-40 cm 時,使用竹桿綁縛固定,使其直立生長。6月上中旬, 將嫁接時綁縛接芽的薄膜解除。6月中下旬,當新梢 長到80-120 cm時,拉枝開角,角度為50-70。,以利于 花芽分化,翌年形成產量。
4 搭建網架
因網架栽培具有省工省力、防風、枝條長勢均衡、通風透光好、果實大小均勻、品質高等優點,同時便于修剪、授粉、疏花疏果、套袋、采摘等操作,故一般改造后的樹形采用多水平棚架結構。水平棚架架面高大約220 cm,支架用鋼筋水泥桿,網格采用鋼絞線結構,網格為方形,大小一般為(80~100) cm€祝?0~100) cm。
5 枝條上架
秋季落葉后,解開拉枝繩,便于冬季修剪。冬剪 完成至春季芽子萌動完成拉枝,按照主枝、輔養枝(預 備枝)分別拉枝上架,其中主枝垂直行向,拉枝角度 40-45。,輔養枝(預備枝)和主枝形成45。以上夾角,水 平方向略低于主棟一般以50。為宜,無論主枝、輔養枝 (預備枝)枝頭都要保持翹起以保證枝頭的生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