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1日召開會議,審議《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會議指出,干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是黨中央對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的突出要求,標志著我們黨對干部教育培訓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也為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成長成才指明了方向和著力點。
在突出政治訓練中進一步提高干部素質
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本,以全面增強執政本領為重點,培養造就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力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題主線,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強基固本。要堅持把政治訓練貫穿干部成長全周期,教育引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提高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推動干部教育培訓供給與需求精準匹配,更好滿足組織需求、崗位需求、干部需求,不斷優化教育培訓方式方法,進一步增強教育培訓的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
要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分領域分專題學習培訓,提升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要扎實做好干部教育培訓的基礎保障,發揮好黨校(行政學院)干部教育培訓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加強政治把關,持續下大氣力抓好師資隊伍建設。要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力戒形式主義,勤儉規范辦學,把政治訓練貫穿干部成長全周期。
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為什么特別強調要堅持把政治訓練貫穿干部成長全周期?我們知道,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突出政治訓練,重點是學習黨的理論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的革命歷史和優良傳統。這個事情不要怕花時間、花精力。政治訓練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不是搞幾次培訓就萬事大吉了,而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黨中央強調把政治訓練貫穿干部成長全周期,充分展現了干部政治訓練的系統性和長期性。
就全體黨員干部而言,政治訓練是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系統的教育和訓練,把黨的政治主張、政治綱領轉化為干部的自覺行動。加強政治訓練是黨的優良傳統,早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我們黨就通過政治教育這一政治訓練最基本的形式,有效提高了紅軍士兵的政治覺悟。加強政治訓練,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著力重點。進入新的時代,黨中央要求,要堅持把政治訓練貫穿干部成長全周期,教育引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提高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在干部干好工作各種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
黨的二十大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對此,我們可以從干部自身的能力素質、面對的客觀形勢任務和要實現的使命目標等方面來理解這一要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面對新時代、新目標、新任務,黨員干部唯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才能始終保持奮斗姿態,積極擔當作為,敢于善于斗爭,不斷創造新業績、新貢獻,推動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勝利前進。
從干部自身的能力素質看,關鍵是政治過硬。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要善于從黨和人民的立場、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時刻把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事關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放在心上,把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最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地區和部門工作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牢記“國之大者”,一切在大局下思考、一切在大局下行動,真正讓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作為黨的領導干部,要善于從繁雜問題中把握事物的規律性、從苗頭問題中發現事物的趨勢性、從偶然問題中認識事物的必然性,熟練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善于運用這一科學理論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時刻保持箭在弦上的備戰姿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善于駕馭復雜局面、凝聚社會力量、防范政治風險。
而從具體情況看,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在培養造就一大批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定語就是“社會主義”,這是對培養什么人的本質規定,即必須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保持堅強的奮斗姿態,積極擔當作為,敢于善于斗爭,在工作中緊緊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提升思想認識和工作能力。
現在,改革開放前入黨和參加工作的干部已經或將要退出崗位,“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年輕干部成為干部隊伍的主體。當前,年輕干部大多受過高等教育,思想活躍,勇于創新,為干部隊伍注入了生機活力。同時有的年輕干部相對缺乏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有的缺乏基層和艱苦地方磨煉,有的缺乏關鍵崗位扎實歷練,有的做群眾工作本領不夠強,有的擔當作為的底氣還不足。這些因素中,堅定理想信念宗旨最為根本,這是年輕干部成長的根和魂,是否能堅定理想信念直接關系到年輕干部能否有足夠定力和足夠本領接好班。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
深刻理解強調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本,首先要厘清理想信念與宗旨的關系。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相輔相成、高度統一。一方面,作為最高目標的遠大理想要始于足下、腳踏實地。這就要求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堅定理想信念的現實要求和具體體現。另一方面,既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又要不忘遠大理想。因為牢記遠大理想是為人民服務的最高目標和不懈努力方向,中國共產黨始終致力于把為人民服務推進到更高的階段,即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從客觀規律看,始終強調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本,旨在引導中國共產黨人正確認識、思考和處理時間維度上的短期與長期,以及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等問題。黨員干部首先要看到長期,這個長期有多長?一直到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時,又要把遠大理想落到當下,落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行動中。這樣看問題,充分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人政治上的清醒和理論上的堅定。共產黨人就是要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同時又讓更多的人因為看見所以相信。
從面對的客觀形勢任務看,關鍵是必須適應新時代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處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干著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如果知識不夠、眼界不寬、能力不強,就會耽誤事。新時代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對廣大干部的專業知識、專業思維、專業精神、專業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取一般化、大呼隆和粗放型的領導方式完全不能適應新時代要求。
從要實現的使命目標看,關鍵是黨員干部要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的能力。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這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大量從未出現過的全新課題、遭遇各種艱難險阻、經受許多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必定是一個堅持自身道路、排除各種干擾的奮斗過程。
在新的征程上,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迫切需要廣大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在學習中不斷加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等重大問題的認識,深刻理解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的戰略部署,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不斷提高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好干部既要政治過硬又要本領高強,既要講政治,又要懂經濟、科技、產業、資本、市場、風險等,能夠適應時代之變、順應時代之需、回應時代之問。基于此,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努力使自身能力素質跟上黨中央要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跟上黨的事業發展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