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曲特別好聽,叫人印象深刻,叫作《掀起你的蓋頭來》。歌中這樣唱道:“掀起你的蓋頭來,讓我看你的眉毛;你的眉毛細又長呀,好像那樹梢彎月亮……掀起你的蓋頭來,讓我看看你的眼;你的眼睛明又亮呀,好像那水波一模樣。”雖然歌曲中蓋頭下的姑娘是那樣美,但蓋頭下的姑娘美不美,在被掀起蓋頭前,怎能讓人看得清楚?
偏偏在日常工作中,就有人故意蓋上蓋頭,不讓你看清“姑娘”模樣。據《半月談》報道,近日,在部分地方,個別領導干部在調研過程中出現了不良傾向,總結起來有三方面。一是腳尖上的形式主義,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言念稿子;二是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只忙著鍵對鍵,顧不上面對面;三是筆尖上的形式主義,實情縮水、意見潛水、數據注水。落實到基層,幾十個調研任務壓給“一支筆”,逐級調研變成逐級要材料,導致“調研的不寫材料,寫材料的沒資格調研”怪象,苦了單位為數不多的“筆桿子”。在個別人看來,越是“丑”,越要把蓋頭蓋上。
不要以為蓋頭下的姑娘,都是“眉毛細又長”,都是“眼睛明又亮”,都是“臉兒紅又圓”。他們蓋上蓋頭的目的,就是知道“姑娘”不俊,就是知道“姑娘”很丑,就是掩蓋“腳尖上的形式主義”“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筆尖上的形式主義”,才故意把蓋頭蓋起來,才故意把蓋頭捂得嚴嚴實實。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腳尖上的形式主義”“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筆尖上的形式主義”,屬于“偽調查研究”。關于“偽”字,《現代漢語詞典》有四種解釋:一是人為的,二是虛假的,三是非法的,四是假裝的。四種解釋都偏向于“不真實”。
“偽調查研究”,是故意掩蓋本來面貌,是目的明確的造假,是明目張膽地添油加醋,是故意把蓋頭捂得嚴嚴實實,是故意把事實弄得朦朦朧朧、隱隱約約,是故意不讓你看清真面目。糾正“偽調查研究”,我們要講原則,要敢于斗爭,要毫不客氣、毫不遲疑地將蓋起來的“蓋頭”掀開,將“偽調查研究”的“眉毛”“眼睛”和“臉兒”暴露在光天化日下;就算是怕丑,相信掀起蓋頭的做法,也會讓一些人有些顧忌,讓“偽調查研究”行徑有所收斂,讓調查研究實起來。
怕丑,你就不要把蓋頭放下來。怕丑,你就不要在調研中偷懶。怕丑,你就不要弄虛作假。怕丑,你就自己親自走路調研,你就自己親自從“鍵盤上”走下來,你就自己親自動手寫報告。比“偽調查研究”更丑的是遮丑,調查研究是為了解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涂脂抹粉:把“臉蛋兒”抹光滑,把眉毛修成“細又長”的柳葉眉。化再濃的妝總得卸妝吧?刻意隱瞞和涂脂抹粉,化妝整容,最終都要“見公婆”。有道是:知丑者不丑,遮丑者才丑。
知丑,知道哪個地方做得不夠,做得有差距、有不足,加以改正就是了。而不是明知很丑,卻硬要加以化妝掩蓋。用蓋頭蒙起來,不僅是丑上加丑,更是錯上加錯;這樣的偏差導向,會把調查研究引向何處呢?這正是“偽調查研究”的可怕之處,也正是“偽調查研究”的危害之處;若不及時加以糾正,我們轟轟烈烈開展起來的調查研究,怕將會被帶到“溝里”去。
大興調查研究中,能不能、敢不敢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不僅是水平問題、作風問題,更是黨性問題。領導帶頭實事求是,以上率下深入群眾,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也是從根本上力戒“腳尖上的形式主義”“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筆尖上的形式主義”作風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