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歷史征程上,要完成黨擘畫的藍圖,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就必須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政績即從政之績,反映履職成效,衡量干事效果。政績關鍵之處,不是彰顯個人功勞,而是要解決矛盾,能推動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人民創造福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闭冺毦o扣“為民”二字,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群眾獲得感是最終歸屬。以民為本的政績觀,才是正確的政績觀,講奉獻、能付出、勤為政、惠于民,所成之事惠及人民,不斷豐富人民精神需要,不斷滿足人民物質需求,才能符合新時代的要求。
政績以民為本,必須實打實。政績是柄雙刃劍,實打實則利國利民;如若虛假,則勞民傷財?,F實工作中,有個別干部政績觀容易跑偏,將個人利益優先、組織利益置后、群眾利益靠旁。這些干部為民意識不足,做事掂量得失,利己事爭著干,利他事當旁觀者,而不顧能否惠及群眾,不管能否推動事業發展。諸如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等,便是典型特征,脫離實際“放衛星”、大搞“面子工程”等,是突出現象,不僅浪費人力物力,讓地方債臺高筑,形成政績“爛攤子”,更會助長形式主義,錯失搶抓發展機遇,使地方患上“政疾”。
做到心中有民,才能樹正政績觀。政績觀決定干事態度,干事態度影響履職結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是中國共產黨對黨員、干部的一貫要求。”干事創業征程中,政績觀是導航,引領干事的方向。要涵養堅定黨性,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摒棄私心雜念,確保證政績觀端正。要把為民置頂,服務放在首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時時放心不下”情懷,校正干事態度,堅持不懈為人民服務。
用好民意“秤砣”,科學考評政績。政績并非憑空而來,先為政后有績,實干出實績、假干得虛績、不干則無績??己嗽u價干部,不看面子察里子,不看金杯聽口碑。要堅持是否推動發展,是否創造價值,是否造福民生,讓“面子工程”沒面子,“政績工程”沒有績。假作為沒市場,亂作為被追責,唯有開拓創新,只有埋頭實干,才能為民謀利,得到組織認可,獲得群眾的掌聲。要堅持賞必有功,獎須有績,實干者得實惠,苦干者得甜頭,激勵干部為民奮斗。
政績實、事業興,事業興、民心聚。要對標黨的方針路線,對照群眾期盼訴求,時刻校驗政績觀,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為人民創造最大獲得感,才能預防政績虛火,減少“政疾”,助力黨的事業行穩致遠,切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