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中大名鼎鼎的高級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又一直擔任我國的副總理,位高權重。他就是杰出的湘籍無產階級革命家譚震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譚震林從一名部隊中的高級干部轉型為經濟工作中的領導干部。來到國務院工作不久,譚震林便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但是這并沒有讓譚震林改變革命戰爭年代的作風,而是始終以一名黨組織干部的高度責任感在經濟工作一線奮戰著。
譚震林任職副總理20余年,其間始終積極認真且不遺余力地參與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工作。盡管取得了諸多成就,但是他這位副總理依舊默默無聞地奉獻著,同時也十分注重家風建設。
新中國成立伊始,譚震林擔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共華東局第三書記。分別20多年的幾個兄弟先后與譚震林聯系上了。老四譚云國民黨統治時期被抓壯丁,在國民黨軍隊干了10余年,1949年杭州解放時他隨部隊起義。譚震林根據黨的政策,安排他到一家工廠當工人。譚云不滿意,要求到公安部門去當干部。譚震林嚴肅地說:“你不能搞特殊,按規定當干部不行,當公安干部更不行!”
弟弟見當“官”未能如愿,回去以后又和軍管會的同志大吵了一場。軍管會的領導向譚震林作了匯報,譚震林怒火中燒,毫不客氣地拍案而起:“你們給我把他關起來!”后來,譚云向哥哥承認了錯誤。不久,軍管會按照譚震林的要求,把其弟弟安排到某工廠當工人,一直工作到退休。
1957年4月21日,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譚震林親率工作組,到家鄉湖南省攸縣的上云橋鄉蹲點。他在1930年秋率部攻占攸縣縣城離開后,就一直沒回過家鄉。當他到縣城以后,縣委領導決定將他和隨行人員安排在新蓋的縣委招待所里,指派專人為他服務,并另開了“小灶”。譚震林知道后說:“我們都是人民的勤務員,不是欽差大臣,怎么能做這樣的安排?這樣搞,勢必會脫離群眾?!彼J為自己回家鄉蹲點不是“衣錦還鄉”,決不能搞這樣的“特殊接待”。
第二天早飯后,譚震林就帶了工作組全班人馬,一道搬進縣委大院,住進普通宿舍,在機關大食堂吃飯。事后,在攸縣縣委會議上,譚震林還專門講了干部不能脫離群眾的問題。他說:“領導干部,特別是搞合作社的這些領導干部,要懂得我們是為群眾謀福利的。我們不是老板,而是當經理。你一個合作社的社長,不是這個合作社的老板,社員不是你的雇農。合作社的老板是誰呢?是社員,你只是為社員謀福利的經理。”
1961年春,譚震林家來了幾位客人??腿俗邥r對譚震林說:“我們沒有什么好東西送給首長,只帶了一桶油、一袋米,這是我們老區人民的一點心意?!?/p>
譚震林聽后問:“這是你們掏腰包買的?”客人連忙解釋說:“這是我們老區人民的一點心意?!弊T震林生氣地說:“同志,你們這可不是好習慣,這點心意是老區人民的血汗哪!拿公家的東西送禮,我看這就是慷國家之慨!”
三年困難時期,譚震林聽說家鄉有親人伸手向政府要求照顧,他馬上給湖南省攸縣縣委的領導寫信強調說:“有人利用我的名義向你們要東西,批供應物資,這種行為是違法的,你們必須立即制止!不管他是誰,也不管他有什么特殊需要,都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制度執行,誰都無權違反國家制度批東西給任何人。這件事情請你們向縣委和縣城各單位領導宣布,并把這一段話在黑板上公布,以便你們能主動地拒絕他們的要求。”
1982年,譚震林80歲生日來臨,弟弟譚德塵專程趕赴北京看望。他發現哥哥和嫂子的身體健康狀況欠佳,他們的兒女又都不能在身邊照顧,便主動提出讓自己剛剛高中畢業的孫女進京服侍。面對這份好意,譚震林沒多想,當場允諾了下來。
次日凌晨醒來,譚震林意識到昨天答應得太倉促,思前想后一番,突然堅決改變了主意,并對弟弟說:“七弟,我們就算要人服侍,應該由組織上安排,我們不能自己安排自己的親人,別人不清楚,還認為我們是想把侄孫女通過這個渠道轉城市戶口呢?!?/p>
另外,身為國家領導人,譚震林的子女卻沒有一人當上什么風風光光的領導。
譚震林對子女的要求十分嚴格,其子女從出生開始便沒有享受過任何特殊化待遇,甚至在經歷困難時期,他們得到的糧食份額還要少于一些群眾家庭的子女。對此,譚震林認為自己身為黨組織的干部,肯定是要身先士卒的,于是在他的嚴格要求下,子女不僅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生活作風,而且還在學業上都很優秀。
譚震林非常注意言傳身教。他原有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卻一直注重勤奮好學,堪稱“活到老、學到老”的楷模。無論是參加革命前當學徒工人,還是投身革命后擔負領導工作,他始終以驚人的毅力學習文化知識,學習黨的理論,不斷提升自己,也深深地影響著家人。
譚震林的長女譚涇遠剛參加工作不久,單位要求登記父母的級別和工資待遇。因為之前沒有刻意了解,她便回家去問父母。譚震林頓時板起了面孔,斥責道:“你問這些干什么?”據他的兒女回憶,譚震林常對他們講:“一個人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是好是壞都是你們自己的事。”
在譚震林良好家風熏陶下,在譚震林言傳身教影響下,他的幾個子女始終低調做人、兢兢業業。
譚家“最有出息”的,當是長女譚涇遠。她于20世紀60年代從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系畢業后,長期在科研單位工作。1980年調入中國科協的中國科技館工作。1992年譚涇遠被組織上任命為科協綜合計劃局局長。此時,譚震林已去世近10年。對此,譚震林一個女兒深有感觸地說:“只要我爸爸還活著,我大姐是不可能當局長的?!?/p>
譚家“次有出息”的,應該是譚震林的兒子譚曉光。譚曉光畢業于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一直在北京市氣象研究所當研究員。因工作能力出色,中國氣象局多次要調譚曉光前去工作,他都婉言謝絕了。譚曉光退休時是國家級氣象專家,成為全家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