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這指出了家庭、政黨、國家三者之間的密切聯系,以及家風建設的重大意義。作為紀檢監察干部,就要以家風建設為抓手,走在前,做表率,清白做人、勤儉持家、廉潔從政、廉潔齊家,同時管好自己和家人,積極培育良好的家風,為家屬、子女樹立榜樣。在弘揚清廉家風中,涵養廉潔作風,爭當一名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紀檢監察干部。
要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營造清風正氣氛圍。習近平總書記說:“少年兒童正在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需要得到幫助,不要嫌父母說得多,不要嫌老師管得嚴,不要嫌同學管得寬……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對于兒童來說,需要父母、老師、同學的說、管、教;而對于紀檢監察干部來說,特別是對于紀委監委的班子領導、室主任、派駐組組長等“關鍵少數”來說,更要深入對照、深刻剖析自身是否在家庭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能引導家庭成員特別是下一代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要積極傳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遞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觀念,積極做好品德教育。
要把嚴格要求放在第一位,算好人生“七筆賬”。習近平總書記說:“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自覺遵守廉政準則,既嚴于律己,又加強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約束,決不允許以權謀私,決不允許搞特權。”從中可以看出,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算好人生的政治賬、經濟賬、自由賬、名譽賬、家庭賬、親情賬、健康賬。在算“七筆賬”中,稍有不慎,就會在“天知地知”的歪理中,滑向犯罪的深淵。作為紀檢監察干部,就要自覺地像焦裕祿、楊善洲等黨的好干部一樣,牢記清廉是福、貪欲是禍的道理。而不能像雷洪金等那樣,一人貪腐、全家涉案,成了“家族式腐敗”的典型,令人痛心,追悔莫及。我們必須以家庭為重,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管好自己,做出榜樣,還要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力爭成為一名清正廉潔的紀檢監察干部。
要把黨紀法規放在前面,筑牢拒腐防變防線。習近平總書記說:“當官發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作為紀檢監察干部,必須正確理解當官與發財的內在關系,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在當官的路上,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心里只能有人民。想走邪道發財,這是萬萬不可的。紀檢監察干部是執紀執法干部,在辦案的過程中,了解犯罪分子是如何從一個優秀黨員干部一步步滑向違紀違法犯罪深淵的,如何淚流滿面懺悔自己犯下的罪行,如何訴說自己對不起組織、對不起家人的。一件件違紀違法的事實、一幀幀聲淚俱下的畫面、一句句痛心疾首的懺悔,揭開了貪腐官員違紀違法的事實,也給我們敲響了廉潔警鐘,讓我們從心底明白,世上從來沒有“后悔藥”,人生沒有精心“彩排”,只有時時把黨紀法規放在前面,才能敲響警鐘,才能讓家成為一個溫暖的港灣。因此,紀檢監察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守好廉潔底線,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要劃出紅線、明確界限,時刻繃緊紀律之弦、錘煉政治品格,敬法畏紀、遵規守矩,提升自己,力爭當一名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