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無二裴”。你若是走進山西省聞喜縣裴柏村,就能看到這金光閃閃的五個大字。
山西省聞喜縣的裴氏家族,聲名震耳,代有人杰。據《裴氏世譜》統計,從秦漢至明初,就出過59個宰相、59個大將軍、14位中書侍郎、59位尚書郎,正史列傳與載列者600余人,在政治、軍事、外交、科學、文化等領域都有杰出代表,可謂燦若群星。
裴氏人杰,不僅在地上揚名,還可能上天當星。山西聞喜人裴秀,是魏晉時期的名臣,地圖學家,東漢尚書令裴茂之孫,曹魏光祿大夫裴潛之子。2021年5月24日,在嫦娥五號探測器登月半年之后,中國航天人穿越時空,想到了魏晉時期的著名科學家裴秀,將著陸點附近的五座小環形山分別以裴秀等五人名字命名。
裴氏輝煌不斷,興旺800余年,秘訣只有16字,即重教守訓,崇文尚武,德業并舉,廉潔自律。本文重點說說裴氏代代相傳的廉潔自律好家風。
南北朝時,著名史學家裴子野的父親裴昭明常對人說:“人生何事須聚蓄,一身之外,亦復何須?子孫若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則不如一經。”《南史》記載,裴昭明歷郡皆清廉,甚貧罄。齊武帝曰:“裴昭明當罷郡,還遂無宅,我不讀書,不知古人中誰可比之。”
北朝時享有“獨立使君”美譽的河北郡守裴俠,一生清正廉明,親定“凡貪官污吏者,死后禁入祖塋”,嚴教后人。
唐朝中晚期名相裴休,兄弟三人少時共讀于濟源別墅。有一次,鄰居送來鹿肉,裴休怕因貪求美味而喪失意志,拒絕食用。在裴休影響下,弟弟裴儔、裴俅皆改掉壞習慣,轉而上進,后兄弟三人均登第,裴休官至宰相。
裴氏家族不僅男人為官清廉自律,女輩嫁入豪門也是如此,傳承好家風。
唐朝著名政治家、著名宰相魏徵的夫人裴氏,是歷史上出名的廉內助。她自嫁給魏徵,從不以夫自貴,隨丈夫住舊屋,每天紡紗織布度日。唐太宗李世民聽說魏徵家的房子又窄又舊,便派人來調整,卻遭裴氏委婉推辭,說魏徵住慣了老房子,住不慣華麗屋廈,請皇上原諒。
唐貞觀十七年(642年),魏徵病重,起不了床。唐太宗派醫生來治病,到魏徵家一看,不但住房老舊,連蓋的被子也破舊御不了寒。唐太宗得知后立即派人送來絲綿被,這時裴氏又來擋駕。
魏徵去世時,唐太宗下旨為其舉行盛大葬禮。這時,裴氏又出來阻止,說魏徵一貫儉樸,葬禮排場太大,與他平生志愿相違。唐太宗被裴氏打動,便只為魏徵舉行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葬禮。葬禮結束后,裴氏并沒有去住皇上給蓋的新房子,依舊與兒子住在原先的老房子里,過著清貧而寧靜的生活。
裴氏家族深受好家風的影響,在清廉上更是一脈相承。裴氏家族沒有為子孫后代留下深宅大院和萬貫家財,而是留下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和修身自重的道德典范,這才是真正的、彌足珍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