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三字:“敬、靜、凈”。這里的“敬”,指對權力的敬畏;這里的“靜”,指靜下心來自省;這里的“凈”,指心身干凈。“敬、靜、凈”三字構成一體,就成了領導干部的反腐觀、倡廉觀、廉潔觀、廉政觀。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要時刻牢記“敬、靜、凈”三字,做到敬畏權力秉公用權,靜心自省抵住誘惑,干凈干事兩袖清風,切實按“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從政、守政、正政、執政,這樣才能永葆黨的政治性、純潔性、戰斗性,人民公仆的本色永不變。
權力是一柄雙刃劍,既可以成為為人民服務的工具,也可以成為牟取暴利的手段;既可促使人奮發向上,也可以誘使人腐化墮落。為此,對權力要心存敬畏。特別是在新形勢下,權力具有超常的影響力、巨大的誘惑力和特殊的吸引力。權力用在為人民服務上是天職,用在立黨為公上是盡職;用在碌碌無為上是失職,用在謀私上是瀆職。清風清政清身以身作則,敬崗敬心敬業品存一生。所以說,領導干部對權力既要敬又要畏,把常懷敬畏之心作為樹立正確權力觀的根本來抓,也就是常存戒懼之意、常有如履薄冰之感,強化監督約束機制,在用權上謹慎而行,確保權力活動行使到哪里,法紀監督就延伸到哪里,以保證權力行使上的公用性、人民性、公正性、合法性。
古人云:“萬化根源總在心。”心靜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境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智慧的人生,就在于能夠心靜地取舍,恬淡地保持一顆淡泊心。靜心的淡泊是對生命的一種珍視,是對人生的一種堅守;它不慕名利,遠離喧囂和誘惑,律己寬人,謹慎執著,永葆清廉本色。對領導干部來講,有了靜心自省的淡泊,才能在欲望與誘惑面前心無旁騖,在榮譽與屈辱面前鎮定自若,在困難與挫折面前矢志不渝,在喧嘩與浮躁面前聚精會神。從這個意義上而論,靜心可以讓我們變得專注而強大,內斂而深邃,含蓄而豐富。無數事實證明,心不靜貪欲就膨脹,面對誘惑就會自亂方寸。為此,領導干部要靜下心來,經常反省、自省、深悟自我,看淡名利,守住淡泊,見五光十色而不眼花繚亂、遇名利競逐而不心神不寧,堅守自己的精神高地,對個人得失淡然待之,對名利泰然處之,使自己時刻處于清醒狀態,時刻保持寧靜、平常、平和、平凡的心境,淡如煙云,定如磐石。
凈,凈身無貪欲。領導干部要守住心靈的凈土,不奢侈、不貪污、不受賄、不腐化,潔身自好,干凈做事,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貪欲是人性的弱點,是心靈的死穴。貪欲能吞噬一個人的靈魂,毀掉一個人的前程。“咎莫大于欲得,禍莫大于不知足。”古往今來,多少人由一念之貪,惡性膨脹,愈演愈烈,不能自拔,前“腐”后繼,釀成大錯,抱恨終生,追悔莫及。“貪”字近乎“貧”,“婪”字近乎“焚”,為滿足貪欲而不擇手段之人如同難以馴服之困獸,終將被“貪火”所焚,被“欲水”所溺。身在領導崗位,要做到既有本事,又守本分;常修從業之德,做到掌好權、執好政;常懷律己之心,做到既重大節、又慎小節。如此做官,則心底無私天地寬,浩然正氣留人間,真正做到“廉如蓮,出淤泥而不染,清白民可鑒;潔同節,凌猛風豈可彎,正直亦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