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自湘北常德,卻扎根湘水之源的永州藍山縣十幾年;她在公檢法司轉了一圈,最終鐘情于基層檢察辦案一線;她是刑事檢察骨干,手握法治利劍,但最讓她牽掛的還是未成年人。檢察官王興華,她以法治的嚴肅與溫度,守護著藍山這片湘水之源,守護著下一代,清朗未來之源。
溯流而上扎根向下
王興華1982年生于湘北常德,大學畢業后,她先在長沙政法機關工作多年。2011年,王興華通過公務員招考來到藍山縣人民檢察院,被分配到刑事檢察部門。藍山縣是湘江源頭,有淳樸善良的人民群眾,有需要默默奉獻、建設的基層檢察事業。王興華溯湘江而來,像一粒種子,將要扎根在這里。
但要扎根,就需要種子突破自我、融入土地,也需要土壤雨露的滋養呵護。王興華來到藍山是因緣際會,但她是否能留在藍山,她自己以及身邊的同事、親友們心中都還有疑慮。而站在打擊刑事犯罪的檢察辦案一線,她面臨的挑戰更不少。
首先是語言關。“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來自常德的王興華聽不懂藍山群眾的方言土語,難以走訪問案;而在訊問中,嫌疑人聽到王興華的外地口音后往往心存僥幸,甚至直接翻供。對此,王興華決心克服語言關。一個月,她勤學苦練,向當地同事請教,終于做到了基本能聽能講當地方言。如今,王興華的藍山話已經無可挑剔了。
然后是專業關。雖然王興華也在政法系統工作過,但都是承擔輔助任務,而且法律法規在調整,檢察工作的專業要求也不同。為了快速適應工作,擔起責任,王興華一方面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很快通過了司法考試;另一方面,她大膽上手,主動參與承辦疑難復雜案件,通過啃“硬骨頭”的方法切實提升自身辦案技能。此外王興華很注重整理總結。每辦一案、每學一事,王興華都會復盤過程、整理筆記,因此她每案必有收獲,多年下來已成為專家高手。2021年,王興華獲得“湖南省十佳公訴人”的榮譽稱號。
在王興華扎根藍山檢察事業的過程中,更少不了的是前輩和同事們的幫助,是藍山縣檢察院濃厚的“傳幫帶”優良傳統成就了她。多年來,從藍山縣檢察院各屆領導、各位同事,到市院省院的很多前輩“大咖”,大家都對王興華多加關心幫助,她對此很是感念感恩。在自己的努力和周圍人的善意幫助下,王興華很快融入藍山檢察系統,成為院里的業務骨干,她還在工作中邂逅了自己的愛情,在藍山成家立業。
十年礪劍懲惡除兇
作為一名女性檢察官,王興華言談舉止溫文爾雅,但她卻實實在在是一位刑檢“女俠”,十多年來礪劍法治,辦過許多大案要案,懲治了形形色色的惡性罪犯。她辦理過各類案件1500余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刑事案件,2022年,王興華獲評“湖南省刑事檢察優秀辦案檢察官”榮譽稱號。
王興華辦過的大案、專案不在少數,如今她已然駕輕就熟。比如她參與辦理的“7·21”跨境網絡賭博專案、“11·27”黑社會性質案件,涉案人員眾多、資金龐大,案情也錯綜復雜,涉及時間空間跨度大。對此,王興華與辦案團隊采取數據列表、思維導圖等方式,將案情梳理清楚,得以更好地協調辦理。每次辦案,王興華都全身心投入,對每個細節都追求完美。多年來,她嚴謹的工作態度、務實的工作作風、扎實的法律功底和極佳的庭上表現,得到各方各界一致認可。
護蕾育苗正本清源
從檢多年,王興華不僅懲奸斗惡,手握最利的劍,戰斗在刑事檢察一線,她還長期擔負著未成年人檢察重任。在藍山縣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門“注重教育矯正、加強犯罪預防、關愛呵護未成年人”的目標指導下,王興華護蕾育苗,用最溫柔的手支起最堅固的盾。
王興華絕不就案辦案、一訴了之。針對未成年人案件,她在準確定性、打擊犯罪的同時,更注重做到雙向保護,關注未成年人“再出發、再成長”。一方面,她注重對涉案未成年被害人的隱私保護,并綜合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心理疏導等方式進行綜合救助,幫助未成年被害人走出傷害陰影,回歸正常生活。另一方面,對未成年案件嫌疑人,王興華謹慎辨別案件性質,關注案件成因,注重對未成年嫌疑人的幫教,不止于懲治,更促成他們真心悔過,幫助他們回歸社會而不再走上歧路。
王興華表示,大多數未成年嫌疑人并非大奸大惡,往往是缺乏正確教育引導、受不良環境影響等。王興華通過個案分析和總結,探索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好方法、好機制。幫教力量不夠,她就一趟趟聯系團委、婦聯和社會組織,引入心理咨詢老師;幫教對象回歸社會不暢,她就聯系相關企業,設立幫教崗位,努力構建社會支持體系;她還深入校園進行法治巡講,其足跡遍及藍山大部分城鄉學校,讓法律意識、自護知識成為未成年人第一道防護。近年來,在王興華幫教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有1人成功考取大學,10人成功就業,10人重返校園。
一顆種子的成長需要滋養呵護,千里湘江的清澈需要源頭治理,更需要溪流匯集。王興華認為,社會教育、法治保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必要環境,呵護未成年人,既是檢察機關的責任,也可以從源頭上減少未來違法犯罪的出現,是正本清源之策。多年來,通過與縣婦聯、團縣委等多部門聯合,王興華與藍山檢察院用心保護、幫助未成年涉案人,實現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和諧統一。
王興華自己曾是一粒種子,在師友同事的幫助下、在自己不懈努力下,扎根藍山,茁壯成長,如今已成棟梁大樹,擔負起工作大梁、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多年來,王興華自己也早已成為新的“育苗者”,她為藍山檢察事業帶出了年輕的辦案能手,傳承著“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她更在未成年人工作中培育著許許多多法治的種子,在年輕的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終會成長為社會和諧法治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