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為什么要離開地球,去空間站工作和生活?提出這個問題并不奇怪。首先,離開地球去太空生活并不容易。地球上的氣壓、重力、溫度、缺少宇宙射線的環境都是生命生存所必須的條件,而太空幾乎無法滿足任何上述條件。其次,許多人認為,將太空探索的經費花在解決饑餓等更現實的人類大問題上會更好。
登山家馬洛里在被問道為什么要登山時,他回答:“因為它就在那里。”是的,因為太空就在那里。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一直以來都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可以說這就是我們的本能。畢竟宇宙這么大,我們想去看看。況且,饑餓、貧窮、沖突和戰爭,這一切都不是因為探索太空造成的。與之相反,探索太空推動的科技進步,正在真真切切地幫助我們解決上述問題。
僅僅是通過望遠鏡觀測太空,已經遠遠滿足不了人類對宇宙的求知欲。我們希望奔赴遙遠的星系,探尋宇宙學的諸多答案,并設法在其他星球定居。不過,在實現這些宏偉愿望之前,我們先要學會在近地軌道上長期生存。這就像嬰兒學步,雖然學習走路費力且充滿困難,但只要我們學會了走,我們就能學習跑和跳,在一定的技術支持下,飛行也不再只是夢想。
“ 火箭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曾經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里。
( 編輯: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