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28
2017 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 年—2035 年)》獲黨中央、國務院批復,這是描繪城市長遠發展的美好藍圖。實施好城市總體規劃成為北京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件大事。據近日召開的 “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新聞發布會總體規劃實施專場介紹,總體規劃實施第一階段102 項重點任務順利完成,第二階段110項重點任務全面啟動。
自黨中央、國務院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以來,全市以“釘釘子”精神抓好總體規劃實施,總體規劃實施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嚴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首都功能建設全面加強。政治中心方面,不斷優化政務功能布局,圓滿完成新中國成立70 周年慶祝活動、建黨100 周年慶祝活動的服務保障任務;文化中心方面,完成《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完成北大紅樓等31 處革命舊址分類提升;國際交往中心方面,深入落實“一核、兩軸、多板塊”的國際交往中心空間格局,印發東壩地區規劃建設方案,推動新國展二三期、國家會議中心二期等重點區域和重大設施規劃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方面,國家實驗室順利組建運行,“三城一區”發展活力持續增強,科技創新戰略布局顯著提升。
堅持減量雙控,推動集約高效發展。2022 年北京常住人口約2184.3 萬人,守住了2300 萬人口的天花板。城鄉建設用地持續下降,凈減量超過130 平方公里。與此同時,北京市2022 年地區生產總值4.16 萬億元,單位建筑面積產出、地均產出、全員勞動生產率均大幅提升。
強化非建設空間管控,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編制《北京市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減量提質規劃(2021年—2035 年)》,加強二綠地區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戰略謀劃和實施統籌。生態空間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深入推進,印發生態安全格局專項規劃、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拆違騰退用地生態修復規劃,實現生態空間的“多規合一”。“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已正式啟用。大力推進復耕復種,超額完成166 萬畝耕地保護目標。充分尊重自然資源本底,劃定約4517 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完成兩輪百萬畝造林,綠色成為首都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
加強城市精細化治理,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2022 年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降至30 微克/ 立方米、比2017 年下降48.3%。永定河、潮白河等五大河流全部重現“流動的河”并貫通入海。持續完善綜合交通體系,目前軌道交通總里程達到1172 公里。解決40.8 萬套房產證辦理歷史遺留難題。回天地區探索形成大型社區治理樣本,基層治理能力進一步增強。
加快推進重點領域任務落實,深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取得新成效;大興國際機場綜保區(一期)完成封關驗收。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建成通車,助力延慶、張家口、懷來協同聯動;京雄城際建成運營,實現從雄安站19 分鐘至大興國際機場,同城化效應逐步顯現。持續深化密云水庫上游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過去的6 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實施成效巨大,城市發展格局實現了歷史性變化。但總體規劃的實施是一場不能停步甚而要加速的“長跑”考驗,容不得絲毫懈怠。當前,總體規劃的落實已進入第二階段,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表示,全市將堅定不移抓好城市總體規劃落實,把“四個中心”作為城市發展的定向標,在提升首都功能上下功夫,在控規模調結構上破難題,在生態安全格局上強管控,在為民服務上提水平。我們期待總體規劃實施的新進展讓北京這座城市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