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電價上漲
據多家媒體報道,近半年時間,包括上海、鄭州、重慶、青島在內的多地充電樁電價出現明顯漲幅,少則幾角,多則一元,漲幅最高的相比此前幾乎“翻倍”。
以北京市區為例,網約車張師傅介紹稱,“現在平峰時段電價差不多在每度1.4 元,比之前貴了大約兩毛錢?!?/p>
記者查詢相關充電APP 發現,白天時段,幾乎沒有每度電在1 元以下的充電樁。下午電價平峰時段,快充樁的價格普遍在1.4 元/ 度左右;傍晚高峰時段,價格則上浮至1.7 元/ 度以上;此外,還有部分充電樁的價格已經突破了2 元/ 度。
記者了解到,公共充電樁充電費用基本是由服務費和電費兩部分組成。其中,電費變化比較規律,每天24 小時被劃分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個時段,對應不同的電價水平。而服務費則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時段、不同企業的規定進行市場化調整。
在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看來,充電站行業此前處于虧損狀態,這也導致有的運營商在調整服務費。以前為了爭搶市場份額,部分地區在打“價格戰”,現在價格正上浮到一個相對正常的區間。隨著公共充電樁充電價格上漲,部分消費者也在質疑,現在買新能源汽車劃不劃算?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百公里的電耗在15 度左右,隨著氣溫降低可能會略有上升。這意味著,只有在充電樁充電價格漲至5 元/ 度,電動車使用成本才會追上傳統燃油車。
在仝宗旗看來,為了打消消費者選車時的顧慮,充電樁企業應當完善充電服務費價格的標準,增強市場化、透明性。“一定要完全市場化、透明化,充電場站要明碼標價,消除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 編輯/ 本刊記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