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臺市委宣傳部" 邢臺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邢臺擁有3500余年建城史,歷經三千多年行政建制未曾中斷、城址未曾遷移,也造就了眾多傳統村落和名鎮名村,為后人留下了豐厚的歷史遺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全市75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總量位居全省第一,這些村落已經成為邢臺的亮麗名片。
近年來,邢臺市注重規劃和建設的延續性,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對傳統村落進行專項保護,在全省率先出臺了《邢臺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既把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進一步納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又為挖掘古村落文化,活化開發利用提供了方向。明確鼓勵支持傳統村落與周邊自然景觀、歷史文化資源、紅色革命遺跡等進行整合利用,優先將具備條件的傳統村落納入鄉村旅游線路,為發展鄉村旅游推進古村落“活”起來、“火”起來奠定了基礎。
狠抓文旅項目,打造旅游精品工程
培育一批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推進了古村落旅游資源豐富的重點村項目建設,信都區小戈廖村被評為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信都區路羅鎮被評為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鎮;沙河市安河村、內丘縣馬河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
推出一批鄉村旅游精品民宿,重點推進了沙河市小江南、樂逍遙,內丘縣吾家民宿、鵲山湖康養小院、和隱山居、溪水度假村民宿,信都區象外客棧、西塘時光、云階客棧、周公山云頂客棧等鄉村民宿建設、提檔升級。信都區云清清、象外客棧、沙河市樂逍遙民宿被納入河北省精品民宿遴選培育單位。
深化融合發展,培育旅游新業態
聚焦實施“旅游+”發展戰略,以體驗式、沉浸式為方向,重點開發了沙河市紅薯嶺、任澤區盛世農業綜合體等“旅游+農業”項目。指導臨城縣棲心灣旅游度假區、內丘縣神頭村扁鵲廟景區等對標創建全國研學旅行基地。
沙河市以王硇、紅石溝、秦王湖為中心,以點帶面,重點打造王硇、樊下曹、安河等傳統古村落和歷史文化名村旅游項目。內丘縣依托神頭、黃岔、石盆、杏峪等傳統古村落資源,積極發展康養旅游、精品民宿、帳篷營地等鄉村旅游項目。
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石樓院、紅色歷史等鄉村文脈,打造了沙河市王硇村、信都區英談村等一批歷史文化名村,推進鄉村旅游產業與度假娛樂、休閑康養、生活體驗、文化研學等業態交融滲透、耦合共生。
促進消費升級,釋放旅游增收效能
優化鄉村旅游消費環境,針對后疫情時代旅游業發展趨勢和人民群眾消費需求,深挖古村落文旅資源,謀劃推進了近郊休閑體驗帶建設,與市交建集團簽署戰略協議,共同打造“一帶兩環多節點”的城市近郊游項目。
積極整合鄉村旅游資源,通過發放優惠券,引導市民到重點景區和鄉村旅游重點村落進行消費,帶動文旅消費市場。邢臺市文化惠民卡、惠民券發放及標準化景區廁所開工率全部完成年度任務,全省排名第一。
強化要素支撐,創優文旅發展環境
制定了《邢臺市旅游工作領導小組關于發展旅游業促進鄉村振興的工作方案》,為全市鄉村旅游重點村和特色民宿建設提供指導和遵循。
組織篩選了內丘縣扁鵲中醫創意園項目、信都區象外民宿二期建設項目、英談古寨改造項目、前南峪餐廳(民宿)建設改造提升、沙河市王硇特色民宿項目等5個重點項目申報省級鄉村旅游補助資金。
充分發揮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在鄉村振興中的示范引領和骨干帶動作用,組織縣市區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參加了河北省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和管理人員線上培訓班、“冀臺同韻·美麗鄉村”全省鄉村振興帶頭人素質提升計劃培訓,全面提升服務品質和管理水平,為盤活古村落文旅、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