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首先,運用德爾菲法確定包含8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的新疆高新技術科技項目后評價體系;其次,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得出各評價指標的具體權重;最后,以重點研發項目進行實證分析。該研究成果可為高新技術科技項目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新技術;科技項目;項目后評價;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指標體系
0"引言
當前,新疆高新科技項目在立項審查、中期管理及結題驗收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體系。但是,新疆高新科技項目后評價體系尚不完善,每年產出的大量科技成果未能得到有效轉化,項目所產生的科技價值、經濟社會等持續性影響未能完全體現。因此,有必要對新疆高新技術科技項目效益進行后評價,提高政府科技主管部門的項目管理能力和評價能力,進而新疆提高高新科技項目的整體效益。
目前,關于科技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較多,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德爾菲法、模糊算法、層次分析法等。在新疆高新技術科技項目后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指標篩選和指標權重確定是最重要的兩個環節,指標篩選尤為重要。而德爾菲法對較為散亂的評價體系具有準確的篩選性、較強的實用性與客觀性。基于此,本文根據新疆高新技術科技項目實際情況,選取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研發專項項目為研究對象,首先,采用德爾菲法選取評價指標;其次,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最后,構建新疆高新技術科技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切實有效的建議,旨在提升高新科技項目后評價管理水平,提高項目綜合效益,加快區域創新發展和資源優化配置。
1"新疆高新技術科技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1.1"一級指標篩選
根據項目立項時設定的考核指標和問卷調查結果,設定8個一級指標,分別是項目管理、科學創新、成果數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人才培養和滿意度。
1.2"二級指標確定
對各一級指標進行細分,得到19個二級指標,建立初步的新疆高新技術科技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1.3"問卷調查評估
邀請11名專家對評價指標進行問卷調查,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煤炭煤化工、裝備制造、化工、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等領域。調研專家信息見表2。
1.4"評價體系指標確定
基于問卷調研結果,將“科學創新”和“成果數量”合并為“科學水平”,將“技術創新”和“理論創新”合并為“科技創新”,將“科技獎勵數量”合并至“學術成果”,將“降耗”和“減排”合并為“節能減排”,增加“可持續影響”評價指標。最終確定項目管理、科學水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人才培養、可持續影響、滿意度8個一級指標和17個二級指標,見表3。
2"新疆高新技術科技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模型建立
2.1"建立層次分析模型
2.1.1"構建判斷矩陣
判斷矩陣公式如下
2.1.2"重要性評價
指標重要性評價標準見表4。
2.1.3"計算權重向量
隨機一致性指標RI值可通過查表獲取,結果見表5。
若CR<0.1,則通過一致性檢測。
2.2"判斷矩陣構建及權重計算
基于上述計算結果,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對指標重要程度進行打分,并對打分結果進行歸納分類,建立判斷矩陣(表6)。
通過計算可知,λmax=8.156 0,CI=0.022 3,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1.41,隨機一致性比率CR=0.015 8<0.1,說明判斷矩陣合理。在此基礎上計算指標權重,結果見表7。
2.3"二級指標權重計算
2.3.1"項目管理二級指標權重計算
計算項目管理二級指標權重,建立項目管理二級指標判斷矩陣,見表8。
計項目管理算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λmax=2,指標權重見表9。
2.3.2"科學水平二級指標權重計算
計算科學水平二級指標權重,建立科學水平二級指標判斷矩陣,見表10。
首先,計算科學水平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4.0211;其次,進行一致性檢驗,得到一致性指標CI=0.007 0,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0.9,隨機一致性比率CR=0.007 8。CR<0.1,說明判斷矩陣合理。在此基礎上對指標權重進行計算,結果見表11。
2.3.3"經濟效益二級指標權重計算
計算經濟效益二級指標權重,建立經濟效益二級指標判斷矩陣,見表12。
計算經濟效益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λmax=2,指標權重見表13。
2.3.4"社會效益二級指標權重計算
計算社會效益二級指標權重,建立社會效益二級指標判斷矩陣,見表14。
首先,計算社會效益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得到λmax=3.009 2;其次,進行一致性檢驗,得到一致性指標CI=0.004 6,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0.58,隨機一致性比率CR=0.007 9。CR<0.1,說明判斷矩陣合理。在此基礎上對指標權重進行計算,結果見表15。
2.3.5"人才培養二級指標權重計算
計算人才培養二級指標權重,建立人才培養二級指標判斷矩陣,見表16。
計算人才培養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λmax=2,指標權重見表17。
2.3.6"滿意度二級指標權重計算
計算滿意度二級指標權重,建立滿意度二級指標判斷矩陣,見表18。
計算滿意度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λmax=2,指標權重見表19。
2.4"評價體系指標權重計算
通過上述計算和分析,得到新疆高新技術科技項目后評價指標權重,見表20。
3"實例應用
本文選取新疆自治區5個重點研發項目進行高新技術科技項目后評價,以查閱項目驗收材料和企業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系統驗證。
設定績效評價結果滿分為100分,將5個科技項目后評價結果分為4個等級,具體劃分等級及分值見表21。
基于本文建立的新疆高新技術科技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對5個科技項目指標完成情況進行打分,綜合評價得分分別為79.81分、82.54分、80.66分、92.45分、83.16分。按照等級劃分標準,1個項目被評為“優秀”,3個項目被評為“良好”,1個項目被評為“合格”。通過實例驗證可知,該評價結果符合項目實際。
4"結語
本文構建了新疆高新技術科技項目后評價體系,包括項目管理、科學水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人才培養、可持續影響、滿意度8個一級指標和17個二級指標。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得出各評價指標權重。在此基礎上,以新疆自治區5個重點研發項目為例進行驗證。結果顯示,該評價體系較為科學合理,能夠真實反映新疆高新技術科技項目實施效果和效益,可為科技管理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參考文獻
[1]張莉,孟月志.麗水市企業科技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1(2):191-193.
[2]張軍果,任浩,謝福泉.項目后評價視角下的財政科技項目績效評估體系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2):14-20.
[3]張小菁.地方科技計劃項目績效評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1):201-204.
[4]The World Bank.Assessing development effectiveness[M].Washington:Financial Economics,2010.
[5]劉冰,陳治亞.基于產業鏈理論的國家技術創新項目經濟影響后評價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6):67-71.
收稿日期:2022-11-25
作者簡介:
孔娜(1987—),女,工程師,研究方向:科技咨詢。
田競(1980—),女,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項目咨詢。
姚佳婧(1985—),女,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機械制造。
馬珊(1984—),女,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科技項目管理服務。
李林(1982—),男,實驗師,研究方向: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