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對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與術后麻醉恢復情況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期間北京美中愛瑞腫瘤醫院收治的需要行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的10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50例,術中使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和觀察組(50例,術中使用舒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觀察對比兩組患者麻醉情況,術后1、2、3 h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評分及麻醉前(T0)、氣管插管前(T1)、氣管插管后即刻(T2)、氣管插管2 min后(T3)、手術完成時(T4)、氣管拔管后(T5)的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結果 與術后1 h比,術后2、3 h兩組患者VAS評分均呈升高趨勢,但各時間點觀察組VAS評分較對照組更低;與T0時比,兩組患者T1~T5時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水平均波動顯著,但觀察組T1~T4時SBP、DBP水平及T1~T2時HR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T5時SBP、DBP、HR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lt;0.05);兩組患者麻醉時間、意識消失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復蘇室停留時間、拔管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結論 與瑞芬太尼比,用舒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于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鎮痛效果明顯,且對血流動力學影響小。
【關鍵詞】腹腔鏡 ; 子宮切除術 ; 舒芬太尼 ; 瑞芬太尼 ; 丙泊酚 ; 血流動力學 ; 鎮痛
【中圖分類號】R71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12.0066.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12.022
子宮切除術是婦科較常見的手術方式之一,包括全子宮切除術與次全子宮切除術,多用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治療,但子宮切除術創傷大,患者疼痛較為嚴重,為了確保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應選取有效的麻醉方式以減輕患者疼痛。丙泊酚為短效麻醉藥物,靜脈注射后迅速分布于全身,但鎮痛效果較弱,常與鎮痛藥、肌松藥及吸入性麻醉藥共同使用[1]。瑞芬太尼為芬太尼類μ型阿片受體激動劑,具有較短的起效時間和維持時間,但會引起呼吸抑制、低血壓、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2]。舒芬太尼是苯哌啶衍生物,作用類似于芬太尼,是一種強效麻醉鎮痛藥,具有較長的麻醉持續時間[3]。本研究旨在對比分析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中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以及對患者術后麻醉恢復情況與圍術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北京美中愛瑞腫瘤醫院收治的需要進行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的100例患者,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6~65歲,平均(52.5±4.1)歲;體質量51.3~78.8 kg,平均(60.2±8.8) kg;子宮肌瘤患者38例,子宮內膜癌患者12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7~66歲,平均(53.0±4.3)歲;體質量48.6~81.2 kg,平均(60.5±9.0) kg;子宮肌瘤患者35例,子宮內膜癌患者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符合《臨床婦科疾病診治精要》 [4]中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的診斷標準者,且符合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手術指征者;對研究所用的麻醉藥物無過敏反應者等。排除標準:存在陰道或盆腔感染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彌漫性腹膜炎患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完善各項檢查,術前禁食8 h、禁飲4 h。對照組患者術中采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靜脈麻醉,觀察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靜脈麻醉。麻醉誘導方式:兩組患者均經靜脈快速誘導,貫序予以咪達唑侖注射液(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027,規格:1 mL∶5 mg)0.05 mg/kg體質量、
注射用鹽酸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99,規格:2 mg)1.2 μg/kg體質量(對照組)或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1,規格:1 mL∶50 μg)0.4 μg/kg體質量
(觀察組)、丙泊酚乳狀注射液(Fresenius Kabi Austria GmbH,注冊證號HJ20170306,規格:20 mL∶0.2 g)1.5 mg/kg體質量、羅庫溴銨注射液(Siegfried Hameln GmbH,注冊證號H20140847,規格:5 mL∶50 mg),0.6 mg/kg體質量靜脈緩慢注射,兩組患者麻醉誘導后,并于2 min內完成氣管插管,調整呼吸參數為吸入氧濃度60%、新鮮氣體流量2 L/min、潮氣量8 mL/kg體質量、
呼吸頻率12次/min、吸/呼比為1∶2、呼氣末正壓5 cmH2O(1 cmH2O=0.098 kPa)。麻醉維持方式:兩組患者均持續靜脈泵注丙泊酚,6 mg/(kg·h),并適量追加肌松劑以滿足手術的肌松需求,同時對照組患者持續泵注瑞芬太尼0.25 μg/(kg·min),觀察組患者持續泵注舒芬太尼0.3 μg/(kg·h),直至完成手術。在進行麻醉時需要對患者的血壓、心率(HR)及血氧飽和度進行監測,并在必要時使用血管活性藥以維持循環穩定。
1.3 觀察指標 ①麻醉情況: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麻醉時間、意識消失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復蘇室停留時間及拔管時間。②疼痛評分:使用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評估兩組患者術后1、2、3 h的疼痛程度,量表評分為0~10分,分數越高,疼痛程度越嚴重。③血流動力學:于麻醉前(T0)、氣管插管前(T1)、氣管插管后即刻(T2)、氣管插管2 min后(T3)、手術完成時(T4)、氣管拔管后(T5)使用動態血壓心電監護儀(北京老同仁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京械注準20172070538,型號:AMR-401 a)檢測兩組患者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及HR。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時間點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麻醉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麻醉時間、意識消失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復蘇室停留時間及拔管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 與術后1 h比,術后2、3 h兩組患者VAS評分均呈升高趨勢,但不同時間點觀察組VAS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與T0時比,T1~T5時兩組患者SBP、DBP、HR水平均波動顯著,但T1~T4時觀察組SBP、DBP水平及T1~T2時HR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T5時SBP、DBP、HR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兩組患者T3~T4時HR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見表3。
3 討論
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屬于婦科常見手術,需要短時間內予以患者麻醉,以確保手術過程中患者處于良好的意識消失狀態,進而降低手術不良事件發生概率,所以臨床對于手術中麻醉劑的科學合理使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丙泊酚作為一種臨床常用麻醉藥物,起效快,但作用時間短,鎮痛效果較弱,需大劑量進行深鎮靜才能抵抗疼痛,在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中,需聯合其他鎮痛藥物以保障術中患者安全。
瑞芬太尼為芬太尼類μ型阿片受體激動劑,屬于臨床應用較多的一種麻醉藥物,主要經血漿和組織中非特異性酯酶水解代謝,鎮痛效果良好;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顱內壓,改善患者的腦氧代謝功能,以免產生繼發性腦損傷,可在短時間產生較強的鎮痛效果,不會出現藥物蓄積,停藥后可促進患者代謝功能,縮短術后蘇醒時間[5-6]。但臨床過量應用瑞芬太尼會使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后產生痛覺敏感,為此在應用過程中需要對其用量進行嚴格把控。舒芬太尼是一種強效的阿片類鎮痛藥物,是芬太尼N-4噻吩基的衍生物,屬于苯基哌啶類藥物,具有較強的脂溶性,對μ阿片受體親和力相對較高,起效快,對心血管系統功能影響小,呼吸抑制時間較短,并且具有較小的分布容積,清除期較短,因此作用持續時間及蘇醒時間均較短,反復應用后很少蓄積[7]。本研究中,兩組患者麻醉情況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分析其原因為,丙泊酚的作用特點是起效迅速,給藥后可使患者很快進入意識消失狀態,而患者的麻醉恢復時間,尤其是自主呼吸恢復、睜眼、拔管等時間,更多是受肌松藥物影響;無明顯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對羅庫溴銨的代謝相對穩定,故而在手術時長差異不大的情況下,麻醉恢復情況無統計學差異。
對于子宮切除術患者而言,術后易并發疼痛,對患者術后恢復產生影響,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若使用長效鎮痛藥物可以緩解患者手術后的疼痛情況,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術后1 h比,術后2、3 h兩組患者VAS評分均呈升高趨勢,但不同時間點觀察組VAS評分較對照組更低,由此說明相對于瑞芬太尼,子宮切除術中聯合應用舒芬太尼鎮痛效果良好,且具有長效鎮痛作用。瑞芬太尼屬合成的阿片類藥,結構類似于其他六氫吡啶衍生物,具有較短的半衰期,停藥后效果消退,屬于超短效鎮痛藥物,手術后患者需要額外采用止痛藥物,而舒芬太尼的親脂性強于瑞芬太尼,更易通過血腦屏障,鎮痛持續時間更長,因此與瑞芬太尼相比,鎮痛效果更加持久[9]。
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帶來的疼痛會使患者出現應激反應,包括HR、血壓、呼吸頻率的變化,顯著影響機體內環境穩定,而維持適量的麻醉深度和鎮痛效果,可以最大程度減輕應激反應,維持生命體征平穩,保障患者術中安全[10]。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與T0時比,兩組患者T1~T5時SBP、DBP、HR水平均波動明顯,且觀察組患者各項血流動力學變化幅度小于對照組,提示使用舒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對患者血流動力影響更小,安全性更高。究其原因在于,舒芬太尼與中樞系統中的阿片受體結合后,能有效降低下丘腦的興奮性和壓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對腎上腺髓質產生抑制作用,減少兒茶酚胺釋放,進一步穩定患者術中的血流動力學[11]。另外,本研究中,T5時觀察組患者SBP、SBP、H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說明舒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可避免拔管應激造成患者血壓和HR的明顯升高,維持血壓和HR平穩。麻醉劑在確保麻醉效果的基礎上,還需要減少對于患者生理功能產生的影響,并且遵循一人一策原則,在考量范圍中加入不同病理特征,進而綜合性調節麻醉藥物濃度、速度及配伍等,進而提升麻醉的安全性。
綜上,使用舒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于腹腔鏡下子宮切除患者麻醉效果良好,鎮痛效果明顯,對患者手術期間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小,麻醉安全性良好。但本研究樣本量少,研究時間短,未針對舒芬太尼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進行分析,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量詳細探究。
參考文獻
呂虎, 陳萬坤, 趙燕君, 等. 地佐辛或氟比洛芬酯復合丙泊酚 - 瑞芬太尼靜脈麻醉在子宮頸癌前病變錐切術中麻醉效果的比較[J]. 中國癌癥雜志, 2018, 28(2): 146-150.
孫旺春. 丙泊酚或七氟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對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患者的麻醉效果[J]. 河北醫學, 2018, 24(7): 1086-1090.
李鵬, 周偉, 袁永群. 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后靶控輸注鎮痛的臨床效果[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 2018, 22(1): 77-80.
李靜. 臨床婦科疾病診治精要[M]. 北京: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17: 154.
陳興寅, 柴瓊. 靜脈注射瑞芬太尼對腹部手術患者異丙酚藥代動力學和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6, 33(6): 992-995.
鄭平武, 陳元良. 靶控輸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對腹腔鏡下卵巢良性腫瘤切除術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21, 36(6): 1411-1414.
張衡中, 達春和, 安玉東. 異丙酚聯合舒芬太尼選擇性麻醉在硬質胸腔鏡檢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及安全性研究[J]. 中國內鏡雜志, 2021, 27(1): 41-46.
尹紅. 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鏡子宮全切除術的麻醉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2, 15(13): 132-134.
朱剛, 李驥, 朱靜臨. 舒芬太尼聯合丙泊酚麻醉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氧化應激反應、認知功能及相關臨床指標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22, 37(21): 4090-4093.
秦美英. 舒芬太尼聯合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系統醫學, 2022, 7(16): 77-80.
姜永立, 遲妍. 靶控輸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腔鏡婦科手術麻醉中的效果比較臨床研究[J]. 海峽藥學, 2020, 32(6): 11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