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聯合應用生長激素治療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性激素、氧化應激指標及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抗繆勒管激素(AMH)、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的影響,為提升該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2022年1月至12月貴港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02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51例,氯米芬+尿促性素+絨促性素治療)和觀察組(51例,生長激素+氯米芬+尿促性素+絨促性素治療),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治療前后性激素指標[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睪酮(T)]、氧化應激指標[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總抗氧化狀態(TAS)]及血清IGF-1、AMH、VEGF水平。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LH、T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低;FSH水平較治療前升高,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高;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SOD、TAS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高;MDA水平較治療前降低,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低;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GF-1、AMH及VEGF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低(均Plt;0.05)。結論 聯合應用生長激素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療效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血清IGF-1、AMH水平,恢復患者卵巢功能,提升抗氧化能力。
【關鍵詞】多囊卵巢綜合征 ; 生長激素 ; 性激素 ; 氧化應激 ;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 ; 抗繆勒管激素
【中圖分類號】R45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12.0092.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12.030
多囊卵巢綜合征常發于女性青春期、生育期,會造成機體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臨床上常用以氯米芬為主的促排卵藥物治療,其可調節患者機體的異常代謝,恢復月經規律,但治療周期長,且長期用藥不良反應明顯[1]。近年來,在促排卵方案中應用生長激素作為輔助劑也逐漸成為研究熱點。生長激素是促代謝藥物,可調節機體糖、蛋白、脂肪的代謝,對機體內分泌功能和卵泡的發育有重要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聯合應用生長激素治療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性激素、氧化應激指標及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抗繆勒管激素(AMH)、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至12月貴港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02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1例)患者年齡25~41歲,平均(33.24±3.51)歲;體質量48.14~64.92 kg,平均(56.38±3.94) kg;病程1~4年,平均(3.11±0.82)年;不孕時間3~6年,平均(4.07±0.98)年。觀察組(51例)患者年齡24~40歲,平均(32.93±3.49)歲;體質量47.93~65.38 kg,平均(55.97±3.86) kg;病程1~5年,平均(3.23±0.89)年;不孕時間2~6年,平均(3.94±0.8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多囊卵巢綜合征中國診療指南》 [3]中相關診斷標準者;經超聲檢查顯示多囊卵巢者;有生育需求者;配偶無染色體異常者等。排除標準:有輸卵管相關疾病者;合并有高泌乳素血癥者;患嚴重器官病變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促排卵治療:月經周期的第3~5天(自然周期或黃體酮撤退性出血)使用枸櫞酸氯米芬膠囊(上海衡山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107,規格:50 mg/粒)口服治療,50 mg/次,3次/d,連續使用5 d;治療期間采用陰道B超監測卵泡發育,1次/2 d,若周期第12天未出現優勢卵泡則進行注射用尿促性素(上海麗珠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864,規格:150 U/瓶)肌肉注射治療,75 U/次,1次/d;待優勢卵泡≤ 2個,且直徑≥ 18 mm時,加用注射用絨促性素(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44020673,規格:2 000 U/瓶)肌肉注射10 000 U,誘發排卵。觀察組患者促排卵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在此基礎上于月經周期第4天起隔天給予患者注射用人生長激素(中山未名海濟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3035,規格:2.5 IU/瓶)皮下注射治療,4 IU/次,共注射5次,總注射20 IU。兩組患者均持續給藥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痊愈為治療3個月后患者恢復月經來潮,月經周期正常,超聲下卵巢體積形態正常,且已排卵;顯效為治療3個月后患者恢復月經來潮,月經周期未正常,超聲下卵巢體積形態正常,且已排卵;有效為治療3個月后患者未恢復月經來潮,月經周期未正常,超聲下卵巢顯著縮小,且已排卵;無效為治療3個月后患者未恢復月經來潮,月經周期、超聲檢查卵巢體積形態均無改變,且未排卵[4]??傆行?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性激素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取兩組患者2 mL空腹靜脈血,離心(2 500 r/min,10 min)分離血清后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患者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睪酮(T)水平。③氧化應激指標。采血、血清制備方法同②,使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檢測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檢測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使用總抗氧化能力的檢測試劑盒檢測總抗氧化狀態(TAS)水平。④IGF-1、AMH、VEGF指標。采血、血清制備方法同②,使用增強化學發光法檢測患者血清IGF-1、AMH、VEGF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性激素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LH、T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低;FSH水平較治療前升高,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SOD、TAS水平均升高,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高;MDA水平下降,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血清IGF-1、AMH、VEGF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GF-1、AMH、VEGF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3 討論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育齡期女性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其會造成機體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臨床癥狀有無排卵、肥胖及多毛等;不同人群發病率也不相同,據報道我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病率為5%~10%,育齡人群中多囊卵巢綜合征患病率為5.61% [5]。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生殖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目前較難治愈,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育能力,還會因機體長期代謝障礙導致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并發癥。目前臨床普遍認為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復雜的多基因功能障礙,其發病主要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由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機制復雜,臨床上沒有特異性治療方案,多為對癥治療,如調整患者生活方式與月經周期,給予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促排卵治療,給予高雄激素患者抗雄激素治療等。研究顯示,多囊卵巢綜合征多種病理學改變可導致不孕癥的發生,如性激素功能異常導致的內分泌代謝紊亂、卵巢與子宮等生殖器官結構功能異常、生殖系統血管生成及血管功能障礙等,進而影響卵泡的發育和排卵,導致患者不孕[6-7]。
氯米芬可與雌激素競爭,解除雌激素對下丘腦的負反饋,促使下丘腦釋放促性腺激素,調節血清FSH、LH水平,促使卵泡發育,具有方便、有效、經濟等優點,是促排卵治療中的一線用藥,但長期服用易導致患者子宮內膜變薄,對胚胎的著床不利[8]。生長激素是促代謝激素,可以調節機體糖、蛋白、脂肪的代謝,其可通過生長激素受體介導或通過IGF-1介導對LH誘導卵泡膜細胞的雄性激素合成和FSH誘導顆粒細胞的芳香化酶合成起促進作用,對機體內分泌功能和卵泡的發育有重要作用。研究顯示,氧化應激反應可能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的潛在誘因之一,可干擾胰島素信號傳導途徑中蛋白激酶的表達、激活氧化還原敏感性轉錄因子、增強卵巢類固醇合成酶的活性等參與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病[9]。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觀察組血清SOD、TAS水平均高于對照組,MDA低于對照組,提示聯合應用生長激素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療效較好,能夠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當機體生長激素水平降低,卵巢功能減弱,則導致無排卵,補充生長激素對患者卵泡的發育、降低機體氧化應激水平有重要作用。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常伴隨胰島素抵抗與高胰島素血癥。IGF-1通過影響LH升高促雄激素,正常水平的AMH能促卵泡發育,AMH過度表達則抑制卵泡發育,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生與IGF-1、AMH、LH關系密切[10]。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LH、T、IGF-1、AMH、VEGF均較治療前降低,FSH水平較治療前升高,與對照組比,觀察組LH、T、IGF-1、AMH、VEGF水平更低,FSH水平更高,提示聯合應用生長激素治療能夠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促進機體卵巢功能與內分泌系統功能恢復正常。卵巢是生長激素作用的靶器官,生長激素能夠直接調節IGF-1基因的表達,影響卵巢激素的合成,增強卵巢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力。
綜上,聯合應用生長激素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效果顯著,能夠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血清IGF-1、AMH水平,增強患者卵巢功能,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李玲, 程玲, 李林玨, 等. 程玲運用中藥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伴高雄激素血癥診療思路[J]. 陜西中醫, 2023, 44(2): 237-240, 244.
吳成亮, 溫國亮, 周娟娟, 等. 注射用重組人促卵泡激素聯合二甲雙胍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內分泌指標及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影響[J]. 中國醫學創新, 2022, 19(34): 9-13.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會內分泌學組及指南專家組. 多囊卵巢綜合征中國診療指南[J].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8, 53(1): 2-6.
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 多囊卵巢綜合征診治內分泌專家共識[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8, 34(1): 1-7.
袁瑩瑩, 趙君利. 多囊卵巢綜合征流行病學特點[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19, 35(3): 261-264.
莫曉嫦, 馮蘭青. 來曲唑與氯米芬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療效比較[J].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22, 17(6): 86-89.
秦育濱, 劉占平, 李妙娜, 等. 血清IGF-1、AMH、LH和FINS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中的表達及診斷價值[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3, 17(2): 42-45.
閻愷, 陳小琳, 王萍, 等.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和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及與代謝綜合征的相關性[J]. 中國婦幼保健, 2022, 37(24): 4656-4660.
張鐿嚴, 張文愨, 李麗華. 重組人生長激素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療中的臨床分析[J]. 中外醫療, 2021, 40(13): 84-86.
田莉, 范麗君, 李娜. 炔雌醇環丙孕酮聯合雷洛昔芬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不孕癥患者的效果[J]. 中國民康醫學, 2022, 34(23):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