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大街與邢臨路的交叉口,之前道路坑坑洼洼,每次開車經過總是塵土飛揚,紅綠燈也時常損壞,經常堵車。現在路口往南兩側修建了綠化帶,獨特的造型讓人眼前一亮,路過的人們都會心情愉悅。”4月26日,在臨西縣政協“城市精細化管理”調研協商會上,縣政協委員張振深有體會地說。
4月初,縣政協組織部分常委、委員深入到智慧環衛調度中心、陽光大街、珠江園等地,調研視察了城市精細化管理情況,并與有關部門負責人和部分居民代表進行座談。
縣政協委員范好強說:“管理好一座城市也是一項高超性的藝術。岳云鵬說的穿著樹葉衣服上街的相聲段子,讓人們關注綠色出行,我們也可以借助文化文藝活動載體,增強城管宣傳教育效果。”
市政協常委王金龍認為文化是城市的“魂”,他建議深入挖掘運河文化、金石文化、玉蘭精神等文化內涵,提煉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不斷提升臨西縣的城市個性和文化品位。
縣政協常委劉德奇針對空中弱電線路設置混亂形成的盤根錯節的“蜘蛛網”,建議高標準規劃,明確線路走向,力爭所有弱電線路全部規范入地。在建設上可采取幾家公司合股承建或一家公司承建,其他公司租賃的方式鋪設管網,實現資源共享。
縣政協委員趙明健建議精心打造城市口袋公園、微景觀,讓老街道煥發新顏值,讓老城區散發新活力。
臨西縣政府副縣長陳勇回應了委員關切,要求相關部門認真研究,采納落實,并希望廣大政協委員繼續對城市管理提出寶貴意見。
“玉河公園沿街仿古建筑已成為網紅打卡地。”縣政協主席張玉寶說,城市管理既要利用當代科技手段,又要體現歷史文化底蘊,發揮工匠精神,多下“繡花功夫”,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不斷提升城市科學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水平,奮力打造有品位、有內涵、有溫度的精品城市。政協委員要持續關注城市精細化、長效化管理,為助推我們的家園建設更美麗、居住更舒適、生活更幸福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