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履職實踐中,我們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精神,以“四項規范機制”貫穿重要協商會議,形成了“在政協協商管用有效”的良好局面。
規范協商議題選擇機制。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指出,要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協全部工作之中,切實落實黨中央對人民政協工作的各項要求。我們采取“三標尺、三環節、六步驟”工作法規范議題選擇機制,認真把握選題角度、次序、尺度“三把標尺”,狠抓議題征集、評價、審定三個關鍵節點,嚴格落實交題、出題、征題、選題、審題、定題六個步驟。在此基礎上,擬訂協商計劃草案,報縣委常委會批準后,經政協常委會會議協商通過實施。
規范調查研究工作機制。實踐中,我們注重打造“一線調研—多方分析—形成報告”閉環機制。堅持做到“五個必須”:一是必須制訂調研方案;二是必須成立調研組;三是必須做到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四是必須堅持“調”“研”并重,充分征求部門和專家學者意見;五是必須形成調研成果,重要成果須經主席會議或黨組會議審定后方可報送。
規范大會建言機制。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抓好“七步走”:縣委、縣政府有關負責同志作報告;課題負責人作中心發言;政協委員作專題發言;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作回應性發言;縣委、縣政府負責同志根據需要進行互動交流;縣委、縣政府負責同志講意見;主持人作總結性講話。通過規范建言流程,把議題談深談透,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
規范成果轉化機制。黨中央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建立健全協商成果采納、落實、反饋機制。我們重點抓牢“四個跟進”:跟進成果報送、跟進采納回應、跟進問效調研、跟進反饋落實。在協商會議后15個工作日內形成協商成果報送有關領導參閱,促使協商成果有效轉化落實。
(作者為青縣政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