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榛子是世界上四大堅果樹種之一,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榛樹修剪與其他經濟林果樹有所不同,榛樹特性是在2年生枝(營養枝只有雄花,沒有雌花)和堅果母枝堅果的特性。根據榛樹特性適當地修剪,使它在堅果母枝上生長出一定數量的堅果枝,是減少榛子樹大小年產量差異的關鍵技術之一,從而提高榛子產量。本文簡要闡述了平歐雜種榛子修剪技術,為榛樹高效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 平歐雜種榛子:修剪
中圖分類號:S727.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3.04.024
平歐雜種榛(Corylus heterophylla×CoryIus avellana)是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以東北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做母本,歐洲榛(Coryus avellana)做父本通過遠緣雜交培育的種間雜交種,選育出十幾個雜交品種,是目前國內唯一在生產上大量推廣應用的榛子栽培品種。同時具有歐洲榛子果形大、豐產與平榛的抗寒、抗病等特點[1]。近些年,林農栽培榛子的積極性非常高,種植面積也呈現逐年增加趨勢[2]。平歐雜種榛栽培管理簡易,經濟效益較高,深受廣大種植戶歡迎。推廣平歐雜種榛修剪技術,對當前發展山區經濟、農民脫貧致富具有重要意義。
1 修剪目的及意義
平歐雜種榛子為大灌木,樹高為5~8 m,在園地栽培管理中,便于人工采摘及機器作業,一般控制樹高為3~4 m。通過修剪調整榛樹的生長狀況,使榛樹自身的營養供應得到高效利用,減少樹體營養消耗,平衡樹體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保持合理的樹體結構,調節根冠比,增強通風透光,提高榛樹抗病蟲害的能力,促進榛樹樹體形成花芽,提早開花結果,保持樹體的豐產穩產[3]。早期種植榛子園地是粗放管理模式,使榛子園存在病蟲害及大小年現象普遍發生,隨著栽培技術不斷完善,修剪技術在榛子園地得到廣泛推廣,給廣大榛子種植戶在園地栽培管理提供技術依據,同時提高榛子產量也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2 修剪類型
2.1 叢狀形
榛樹均勻保留向四周延伸的4~5個基生枝作為主干,主干上有側枝。在側枝上有營養枝,結果母枝及結果枝,樹體高度為3~4 m,樹體呈叢狀自然開心形。第1年定植1年生小苗,基生枝往往達不到4~5個,這時應對定植苗苗干重剪,重剪時應觀察苗干在剪口下方保留2~3個健壯芽,以保證定植苗成活,保留地上20 cm左右,促發基生枝;第2年再選4~5個主干。如選擇2年生定植苗,按不同方向選擇4~5個生長健壯的基生枝作為主干,再選好保留的主干進行1/2短截,其余基生枝從基部全部剪除。第2年,在萌發的基生枝中選擇不同方向健壯的基生枝4~5個作為主干,剪掉主干枝1/3;第3年在保留的主側枝及主側枝的延長枝進行短截,基本形成開心形的樹冠,這時內膛枝不做修剪,同時剪除基部的萌蘗枝;第4年,對主側枝及延長枝進行短截,使榛樹樹冠繼續擴大,形成通風透光豐產樹形。在第5年至第8年不做修剪,園地管理主要進行除蘗工作。
2.2 單干形
榛樹只有一個主干,主干高度為60~70 cm,在主干上分布8~10個主枝,主枝分布在主干的不同方向,主枝上留有側枝,在側枝上生長副側枝及結果枝,形成自然開心形的樹冠,樹高控制在3~4 m。第1年,定植1年生苗時,定干高度為60~70 cm,在定干處下方保留5~7個飽滿健壯芽,如沒有可把定干高度上移。選擇2年生定植苗時,對主干上保留8~10個主側枝,其余全部剪掉,如達不到主側枝數量時,第2年再修剪使其達到主側枝數量。第2年,在主干上選擇健壯分布均勻的8~10個主側枝,并對每個主側枝進行2/3短截,保留主側枝飽滿的外側芽。第3年,在保留的每個主側枝上留2~3個側枝,進行1/3短截,使其向斜上方生長,這時內膛枝不做修剪。第4年,對各級的主側枝及延長枝繼續進行1/3短截,充分擴大樹冠,形成單干自然開心形。樹冠形成進入結果期,第5年至第8年不做修剪,減少人工投入,園地除萌繼續,在第9年進行回縮修剪。
3 修剪時期及方法
3.1 榛樹修剪時期
修剪可分為春季、冬季兩個時期。遼寧地區雜交榛子的最佳修剪時期是在春季雄花散粉之后到萌芽前,提早修剪會導致剪口抽干,過晚修剪會影響枝條生長。在冬季修剪時,修剪部位剪口較大,為防止枝條抽干,應在剪口處涂抹保護劑。不建議進行夏季修剪,同時,對榛子園地管理工作增加人力物力等成本[4]。
3.2 修剪方法
3.2.1 疏剪
以主側枝疏層形為基礎,用疏、短截、重短截的方法調整樹體結構,達到通風透光的效果,疏掉病弱枝、過密枝、交叉枝,對發育枝不做修剪。
3.2.2 短截(輕短截,中短截,重短截)
輕短截是在疏剪的基礎上,將發育枝先端截除1/3;中短截是短截的長度為1/2;重短截是短截的長度大于等于1/2。短截有促進分枝生長,增加結果枝,擴大樹冠的作用。同時,可以增強樹勢,延緩樹體進入衰老期。短截是榛樹修剪中非常重要的技術。幼樹修剪注重整形,培育骨架結構,主側枝的開張角度,對主側枝及延長枝進行1/3短截,生長旺盛的生長枝進行1/2短截,內膛枝不做修剪,防止主側枝及內膛枝“光禿”現象。榛樹進入盛果期,修剪主側枝及延長枝進行1/2或1/3短截,促發新生枝,對內膛小枝剪掉弱枝、病害枝、下垂枝條外,其余枝條不做修剪,培育成結果母枝。為增加花芽數量及結果枝,中庸枝短枝不做修剪,只對主側枝和延長枝進行短截。為了謀求榛樹豐產穩產,必須保持壯樹壯枝,以疏、短截為好。對榛樹除萌蘗每年進行2~3次人工剪除或化學藥劑(除草劑)處理。
3.2.3 緩放
緩放也稱為甩放和長放,是指把著生姿勢和生長勢符合要求的枝條原樣放著,不做修剪,而暫時任其自然發展的方法。枝條緩放由于留芽多,營養分散,有利于形成中短枝、結果枝,緩和長勢。緩放也有利于枝條的營養積累,使弱枝轉強,細枝增粗;但是如果緩放枝條過多或連年緩放,樹勢就會很快衰弱,枝條徒長細弱,結果部位外移,結的果個頭小,品質不佳,且易發生大小年現象,所以修剪榛樹時枝條都進行短截的剪法是不妥的,同時,盡量多地緩放枝條也是不恰當的,最好不要緩放徒長枝,直立枝和競爭枝,如一定要緩放,必須采取措施加以處理[5]。修剪時緩放,可以使樹體營養分散,防止枝條徒長,有利于營養枝轉化成結果枝、形成花芽、早期豐產等,因此,適當緩放也是比較好的處理方法。
4 小結
雜交榛子在栽培管理中修剪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是使榛樹保持長期豐產穩產的技術措施。疏剪使榛樹疏除過密枝、枯死枝、病蟲枝、細弱枝,保持樹體得到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發生。短截使榛樹樹體的更新,強勢樹體,延緩榛樹進入衰老期。在幼樹期修剪主要是短截整形,2年生榛樹枝長度大于60 cm,1年生枝條保留數量為3~5個;3年生樹枝長度大于60 cm的1年生枝條保留8~10條;4年生樹枝長度大于60 cm的1年生枝條保留16~20條,單株產量能達到0.5 kg;5年生樹枝條長度大于60 cm的1年生枝條保留20~25條,單株產量能達到1.0 kg;大于等于6年生樹枝長度60 cm的1年生枝條保留20~30條,單株產量能達到1.5 kg。雜交榛子萌蘗能力很強,除萌不及時會導致榛樹樹勢逐漸衰弱、病蟲害增加,使榛樹結果產量和品質下降,在園地栽培管理中要精細管理,要求每年除萌2~3次,可以采取人工除萌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化學除萌的方式。化學除萌可以使用藥劑(百草枯藥劑),在榛樹萌蘗生長到20 cm左右時,進行化學除萌效果比較好,節省人工成本。
參考文獻:
[1] 梁維堅.雜交榛子的栽培技術[J].北方果樹,2001(5):26-28,35
[2] 倪柏春,興成彬,魏曉琦,等.野生平榛相關性狀分析研究[J].林業勘查設計,2023,52(1):23-27
[3] 解明.雜交榛子豐產栽培技術[J].北方果樹,2011(4):54-57
[4] 王姍姍.不同修剪處理對大果榛子產量影響的分析[J].現代園藝,2018(14):17
[5] 解明,鄭金利,蘇淑釵,等.榛子抗寒新品種遼榛1號的選育[J].中國果樹,2007(5):8-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