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第十四屆全運會男子籃球比賽決賽兩支隊伍的失誤特征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對比分析法以及錄像觀察法等研究方法,對決賽兩支隊伍的失誤特征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總體失誤方面遼寧隊和廣東隊次數相同,但整體發揮以及把握關鍵球的能力遼寧隊相對較強;失誤是影響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失誤越少贏球的幾率越大。根據不同節次的分析可知,第三節開始后,廣東隊由于出現較多失誤,最終導致比賽失利;后衛需要組織串聯進攻因此失誤也會偏多,前鋒的主要任務是投籃以及持球突破,觸球次數較少,故前鋒的失誤也會相對較少,總體來說,遼寧隊前鋒的得分能力相對更強,而遼寧隊后衛的組織能力有待加強;兩隊的失誤類型主要集中于身體對抗下的傳球和運球,由此可見隊員運球的基本功以及、傳接球的意識能力以及身體對抗方面都有所欠缺;兩隊主力球員與替補球員的失誤次數是截然相反的,遼寧隊主力球員的失誤要遠大于廣東隊,而遼寧隊替補球員的失誤要遠小于廣東隊,這是由于遼寧隊替補球員出場時間較少以及替補球員深度較高導致的。
關鍵詞:第十四屆全運會 "男籃決賽 "失誤特征
近年來,中國男籃在國際比賽中的表現不盡人意,尤其是與國際性強隊的比拼中,我國男籃在面對對方壓迫性的貼身緊逼防守時表現的尤為艱難,失誤頻頻,這也是導致男籃失利的主要原因。相對于國際大賽而言,CBA和全運會等國內比賽的壓力相對較小,但失誤卻不見減少,要想取得好成績,我國男籃的失誤次數必須要盡快減少。本文以十四屆全運會男子籃球決賽階段遼寧對廣東的比賽為研究對象,對于比賽中的失誤情況進行詳細的統計分析和處理,力求了解這一決賽中的失誤情況,并深切探究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希望未來能幫助正確的認識和看待比賽,了解失誤的形式、原因,全面性、系統性地提出建議,致力于幫助中國男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使其在未來的訓練、比賽中得到經驗和參照。
1、前言
1.1、研究背景
現代籃球比賽,是許可規則允許下,爭奪球權,獲得投籃得分的一種比賽。雖然籃球比賽的最終目標是投籃得分,獲得比賽的勝利,但是在過程中會出現球員的輪換、協同配合和整體戰術,這無疑是對運動員、教練以及整個團隊的心理素質的考驗。籃球比賽所要求和強調的不僅僅是一定時間和空間內運動員個人的體能素質的比拼,更強調智力配合,臨場應對等素質,以求得全方位的較量,最終獲得攻守控制權,獲得更多得分。
對于籃球運動而言,其本質特點不只是高強度、高體能和高對抗,并且要求技術素質更高,速度更快,團隊協作更好,只有具備上述所有的條件,才能更好地獲取比賽得分。但是籃球的上述特點使其本質上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失誤,這是運動員在高強度對抗之下必然發生的事情。一般而言,失誤會造成攻守異形,若是攻擊一方出現比賽失誤,就會導致無法獲得比賽得分,甚至會不得不因為自身的失誤而瞬間轉換為防守陣型,這個過程中就極容易拉開空擋,方向需要轉變,隊員必須要從球場的兩端來回奔跑,無端浪費體力的同時,還給了對方進球的有利時機。比賽場上,失誤一次不只是代表著本方浪費了一次進攻機會,更意味著極有可能被對方獲取一次得分機會。這就是兩次攻擊得分才能挽回的。對于不同的團隊而言,在每場比賽中都在盡全力逼迫對手出現失誤。雖然失誤不可避免,但卻可以盡量減少。對于球隊或者隊員而言,努力的訓練,抗壓能力的提升,對于減少失誤就顯得尤為重要。
1.2、研究目的和依據
現代籃球比賽作為高強度、高對抗的典型比賽,其中出現失誤的可能性不可避免。失誤次數的多少及失誤特征的分析對于了解籃球比賽中的具體情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一場典型比賽中發生的失誤情況及特征進行分析,有助于隊員和球隊互相了解相關的情況,從而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最終了解到問題產生的原因,在比賽中得到提升。本文所選取的研究對象是全運會決賽,目前,這也是我國男籃球隊參加的比賽中較為有含金量的一場,決賽的獲勝隊伍能夠取得全運會冠軍的稱號。因此,對這場比賽內容和質量進行針對性研究,能讓隊員對于自己的情況獲得更清晰的認知,在一場重要的戰役上的失誤分析和研究,對于每個人的能力提高是至關重要的。
1.3、研究意義
本文的研究對象針對第十四屆全運會籃球決賽,目前關于籃球比賽失誤的研究文獻寥寥無幾,而且大都是早期發表的,多是針對中外對比,或者CBA對比研究的。因此,對第十四屆全運會男籃決賽中攻防失誤狀況的研究,從而找出十四運會男籃進攻失誤存在的主要特征和導致進攻失誤的主要原因,為兩個俱樂部在今后的國內外比賽中減少進攻失誤、提高技戰術水平提供依據,同時也能夠為豐富相關理論填補上最新的空白。
各項運動,包括籃球運動中或多或少的都會產生失誤,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失誤次數可以盡量減少,因此需要正確認識比賽失誤,了解失誤的形式和其產生的原因,致力于減少失誤次數。這也是本文研究的現實意義,因為有助于減少失誤因素的影響,從而解決失誤問題,減少失誤次數,獲得更多的勝利數。對于本文的研究,能讓兩支球隊總結經驗教訓,提升自身水平。同時也能讓中國籃球發展的越來越好,為我國籃球運動的發展奠定一定的現實基礎,為其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第十四屆全運會男子籃球比賽決賽兩支隊伍(遼寧隊、廣東隊)的失誤特征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知網、FIBA官網、亞錦賽官網等方式對于相關的比賽資料進行分析,收集有關第14屆全運會決賽失誤的具體資料,同時了解其他學者進行相關研究的理論架構,給本文的研究提供數據支持和理論基礎。
(2)數理統計法。
對第14屆全運會決賽男子籃球決賽中的失誤情況對比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失誤類型的對比分析、每節比賽失誤與得分的對比分析、主力與替補間發生失誤的對比分析、不同位置球員發生失誤的對比分析、比賽中失誤與得分轉化的對比分析等等,通過對相關數據的統計和歸納分析,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進行統計整理成為表格,并對統計出的各項失誤數據的最終結果分別進行對比研究。
(3)對比分析法。
通過對第14屆全運會決賽兩支強隊的各項失誤數據比較對比和分析,總結探索各隊的失誤特點并找出中國男籃跟其它強隊存在的不足和優勢,以求知己知彼,獲得認知,幫助這兩個球隊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技戰力,同時為中國男籃長足進步提供實證依據。
(4)錄像分析法。
錄像分析法是論文的重要研究方法,主要對四個小節和整體決賽比賽對失誤數據進行統計:
①首先基于央視頻的視頻錄像對于兩支隊伍資料進行搜集;②反復觀看視頻,采集統計所有的失誤信息,精確命名,并進行失誤歸類;③詳細記錄失誤類型、失誤時間、區域、位置,分析說明可能原因;④尋找官網數據標準,確保數據準確。
3、結果與分析
3.1、決賽整體失誤次數和總體分的對比分析
第十四屆全運會男子籃球決賽遼寧隊和廣東隊的失誤總數都是14次,但是體現在最后的總體分數上廣東隊落后遼寧隊8分(遼寧隊87分,廣東隊79分),這主要是因為廣東隊不適應遼寧隊壓迫防守和夾擊,從而導致了遼寧隊在第三節比賽中抓住了廣東隊失誤的機會利用快攻反擊得分14分,但是廣東隊利用遼寧隊失誤進行快攻反擊得分僅4分。雖然在失誤上沒有明顯差異的情況下,但是廣東隊在失誤后被遼寧隊抓住失誤機會頻頻得分,而相反的是廣東隊沒有抓住遼寧隊失誤的關鍵機會從而導致比賽憾,如果廣東隊能和遼寧隊一樣能夠抓住對手在比賽中的失誤機會進行反擊得分,那么最終的總體得分廣東隊甚至會略勝于遼寧隊,所以在比賽中失誤的出現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3.2、每節比賽失誤與得分的對比分析
比賽中失誤與得分的聯系僅僅憑借一場比賽無法得出規律性的結論,但是對比兩個球隊而言,是能夠看出一些問題的。首先,得分不只是與失誤有關聯,與得分能力也有所關聯,縱觀四節比賽,遼寧隊與廣東隊的得分攻堅能力其實差別并沒有很大,相對而言,遼寧隊的個人得分能力更強,從而在第一節比賽中遼寧隊4次失誤,而廣東隊只有3次的情況下,遼寧隊得分比廣東隊更多;第二節失誤相同的情況下(兩隊都為4次失誤),遼寧隊得分略遜廣東隊。第三節比賽的得分是遼寧21分,廣東12分,這是最終決定得分,也是決定比賽中走勢的關鍵一節,在這一節過程中,遼寧隊的低失誤率使得廣東隊比分明顯落后這段過程中,遼寧失誤2次,廣東失誤5次,而廣東隊的后衛在第三節比賽的上半節比中被遼寧隊的突然變陣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從而導致后衛與隊友的溝通出現問題,同時遼寧隊的壓迫式防守和夾擊使得廣東隊后衛的體力消耗過大失誤頗多,而在下半節比賽中廣東隊的替補輪換由于大賽經驗不夠,傳球視野不佳直接導致了球隊的技戰術配合出現大的問題,而遼寧隊也充分抓住了廣東隊失誤的機會利用快攻進行反擊屢屢得手,但是廣東隊卻未能夠在此節比賽中抓住遼寧隊的失誤進行反擊,最終導致了第三節比賽落后9分。雖然在第四節比賽中,廣東隊竭盡全力奮起追趕,但是因為遼寧的得分效率也較為良好,使得廣東最終無緣獎杯。同時遼寧隊的關鍵時候低失誤對于最終的比賽結果影響很大。
3.3、不同位置球員發生失誤的對比分析
籃球后衛的作用是組織進攻,協調防守。一般都具有很快的回防速度,后衛需要有傳球、助攻甚至三分投籃的技能?;@球后衛一般包括控球后衛和得分后衛。其中控球后衛主要側重組織,一般會對全隊進攻進行組織策劃,控制球權并隨時發動攻擊,因此也被稱為場上的教練。得分后衛一般要求隊員有很強的體能和心理素質,需要隊員的速度和爆發力都很強,因此這個位置的球員就需要得分能力最強,球風最全面的人承擔。
籃球運動中前鋒的作用是搶籃板、內線護框防守?;@球前鋒一般分為大前鋒和小前鋒。其中大前鋒首要任務便是抓籃板,禁區卡位,與中鋒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隊籃板的重任。小前鋒一般都擁有出色的身體素質和強烈的沖擊能力,一般接球以后的第一任務就是如何把籃球塞進籃圈,小前鋒的基本工作就是得分、得分、得分。
從表1不同位置球員發生失誤的對比分析中可以看出,遼寧和廣東的不同位置球員的失誤情況是不同的。首先,遼寧隊第一節比賽的4次失誤主要是因為后衛造成,前鋒并沒有失誤。而廣東隊前鋒造成的3次失誤,這就代表著浪費3次得分機會。這也是第一節比賽中遼寧隊失誤雖然多1次但得分更高的原因。第二節比賽中,兩者的前鋒和后衛的失誤較為平均,最終得分也比較平均。但第三節比賽中,廣東隊前鋒的再次失誤被遼寧隊吹起了反擊的號角,遼寧隊的前鋒也在這關鍵時候挺身而出連得7分,緊接著廣東隊在此時不僅沒有抓住遼寧隊后衛的2次失誤機會,反而自家后衛也連續送出了2次失誤,這就充分給予了遼寧隊拉大比分的機會。第四節比賽中,雖然遼寧隊前鋒沒有得分,但是因為第三節的優勢已然形成,所以比賽幾乎沒有懸念的結束,值得一提的是,遼寧隊雖然第四節中出現了前鋒的四次失誤,但是得分依然沒有太低,可見第三節的優勢拉開,使得遼寧隊打的較為輕松,而廣東隊由于在第三節比賽中的分差造成較大心理壓力,從而使得廣東隊即使在第四節比賽中的失誤少于遼寧隊,但也由于廣東隊的追分心切未能夠抓住遼寧隊的4次失誤機會進行比分的反超或追平。
3.4、具體的失誤類型的對比分析
從表2具體的失誤類型的對比分析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廣東隊還是遼寧隊,在比賽開始階段都出現了同樣7次的運球和傳球失誤,這時候的球員都急于展現自身實力和想要迅速打開局面幫助球隊取得優勢但最終都造成失誤。而第三節比賽中遼寧隊一開局便對廣東隊進行防守變陣,采取壓迫式的防守與夾擊,使得比賽的強度一度加強,遼寧隊的強悍防守使得廣東隊的球員出現了4次被搶斷的失誤,從而也使得廣東隊四次進攻機會轉變成四次失分的情況。這就是第三節之后,遼寧隊能夠一度拉開分差的具體原因。隨著遼寧隊對廣東隊比賽防守強度的加大,比賽時間的增加,廣東隊球員間的體能、注意力都開始下降從而也使得隊伍的傳接球失誤多達5次,戰術配合的成功率也下降,而遼寧隊的第三節比賽中也良好地控制住了失誤,讓廣東隊沒有可趁之機,遼寧隊從而一再擴大比分。最終導致本節在比賽廣東隊與遼寧隊的比分差達到最大。而在第四節比賽中遼寧隊雖然失誤多于廣東隊,但遼寧隊的2次運球失誤和接球失誤都只是導致了簡單的球權轉換進行重新發球并沒有給予廣東隊直接的快攻反擊得分機會,從而使得廣東隊即便在失誤上少于遼寧隊但仍然沒有將比分進行拉近或反超。
3.5、主力與替補間發生失誤的對比分析
籃球比賽中存在主力與替補兩種類型的隊員,其中主力一般是首發的隊員,上場時間長,籃球比賽隊員一般包括五個隊員,分別是控球后衛、得分后衛、前鋒、中鋒和大前鋒。替補隊員最多七名。
從表3主力與替補間發生失誤的對比分析中可以看出,對于遼寧隊和廣東隊而言,其主力隊員,替補隊員的總的失誤次數是大有差別的,其中遼寧隊的主力總共失誤了11次,廣東隊主力失誤7次。替補隊員中,遼寧隊替補失誤總共3次,廣東隊替補失誤7次,由此可見廣東隊替補總體實力遜色于遼寧隊。
第一節比賽中,遼寧隊都是主力失誤,因此最終雖然次數多,但是得分并不低。在第二節比賽中,廣東隊的替補上來犯了失誤,但因廣東隊的主力隊員在場上的時間多,因此第二節比賽中廣東隊得分也多。第三節比賽中,雙方前半節比賽幾乎都是主力登場,但在下半節比賽中廣東隊的替補大賽經驗不足造成3次失誤,替補后衛傳球視野不佳從而無法串聯球隊使得球隊的技戰術配合出現問題,同時替補前鋒的個人能力也不夠,抓關鍵機會進行反擊的能力也不夠,從而使得在下半節比賽中被遼寧隊抓住失誤的機會連續得分為后續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在第四節比賽中雖然廣東隊減少失誤奮起直追,但已經無力回天。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1)總體失誤方面遼寧隊和廣東隊次數相同,但整體發揮以及把握關鍵球的能力遼寧隊相對較強;
(2)失誤是影響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失誤越少贏球的幾率越大。根據不同節次的分析可知,第三節開始后,廣東隊由于出現較多失誤,最終導致比賽失利;
(3)后衛需要組織串聯進攻因此失誤也會偏多,前鋒的主要任務是投籃以及持球突破,觸球次數較少,故前鋒的失誤也會相對較少??傮w來說,遼寧隊前鋒的得分能力相對更強,而遼寧隊后衛的組織能力有待加強;
(4)兩隊的失誤類型主要集中于身體對抗下的傳球和運球,由此可見隊員運球的基本功以及、傳接球的意識能力以及身體對抗方面都有所欠缺;
(5)兩隊主力球員與替補球員的失誤次數是截然相反的,遼寧隊主力球員的失誤要遠大于廣東隊,而遼寧隊替補球員的失誤要遠小于廣東隊,這是由于遼寧隊替補球員出場時間較少以及替補球員深度較高導致的。
4.2、建議
(1)隊員仍需加強籃球基本技術的練習,要著力提高球員的基本運球技術以及傳接球的意識能力;
(2)應注重不同位置球員個人技術的專項練習,后衛加強運球組織練習;前鋒增強接球投籃以及持球造殺傷的能力;中鋒則應重視攻防轉換以及籃板卡位等方面的技術練習;
(3)在日常的練習中應注重身體素質以及耐力的練習,有助于在大強度對抗下減少失誤的發生,防止由于身體疲勞出現大量失誤;
(4)需要加強球員心理素質訓練,在比賽開局以及決勝階段,球員的心理素質是制約其運動表現的重要因素,決定著比賽的走勢,同時加強心理素質的訓練對年輕球員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教練需要不斷提高教練執教水平,完善執教理念,不斷學習和引進先進技戰術。希望兩支球隊更是希望中國男籃都能快速提高能力,為了自身水平的提高,更是為中國籃球做出突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辛艮偉,由世梁,張云鵬.第15屆世界男籃錦標賽中國隊失誤情況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7,29(3).
[2]李慧琳.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技術指標與比賽成績的相關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7,43(4).
[3]岳建軍,李可可,李生,智楊浩.對第28屆奧運會中國男籃與對手比賽情況的對比和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4(1).
[4]孫世明,閆藝.從2006年世錦賽看中國男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27(4).
[5]李樹旺,劉剛,孫輝.利用逐步回歸的統計方法分析第三屆CUBA聯賽分區賽的技術統計[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1,19(1).
[6]胡安義,舒剛明.第28屆奧運會男子籃球賽中國隊進攻能力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