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在荒山造林綠化中起著關鍵作用,近年來中國栽培廣泛,病蟲害防治得到了更多的重視。目前對幾種常見的側柏病蟲害進行了分析,為種植理論研究和實踐提供了進一步的依據和幫助,并對側柏毛蟲、側柏大蚜等蟲害和側柏葉枯病等病害的特點和防治方法進行了闡述。
側柏屬柏樹科,常綠喬木。它是中國的特產,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除青海、新疆外全國各省份均有分布。這種樹壽命很長,有許多百年樹齡。他能忍受干旱,熱愛陽光。它們大多生長在陽坡上。除了植樹造林,它還廣泛種植在綠色庭院和人們的生活中。側柏的整個身體是一個寶藏。原材料可以用作建筑和家具生產的材料。枝葉具有利尿健胃、活血化瘀等藥用功效;樹種也有藥理學特性,可以鎮定人心、具有滋補強壯之效。從東北3省到內蒙古,以及西南邊境的廣西和云南,從高原到東部沿海的浙江和江蘇,側柏隨處可見。從面積的垂直分布來看,其在不同地區的生長高度也有明顯差異:如吉林省一般位于海拔250 m以上,云南等地區海拔3 000 m以上。太行山、秦嶺等地區有大面積的天然林;在平坦地區和中國地理邊界以北,人工造林更為常見。側柏在我國種植面積大、分布廣,近年來其病害和寄生蟲的防治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以幾種常見病害和寄生昆蟲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綜合分析,闡明了它們的發病特點和應對方法,以期對理論研究和播種實踐帶來更多幫助。
1側柏毛蟲
1.1側柏毛蟲的特征
一些學者稱之為側柏幼蟲。這是因為這種昆蟲是側柏蛾形成的幼蟲。它通常以側柏的枝葉為食,影響側柏的生長,因此被認為是一種寄生蟲。側柏毛蟲通常一年產卵2次,幼蟲多為 3~5齡。在冬天,當氣溫下降時,它們經常利用落葉層為冬天保暖。氣溫逐漸變暖后,從明年2~3月,繼續攀爬側柏的枝條,咀嚼側柏的葉子。它在4月逐漸在蛹中生長,一兩個月后開始繁殖和孵化幼蟲。間隔1個月后,它繼續繁殖,出現了第二代幼蟲。這種寄生蟲會破壞側柏半年以上。一般來說,9月下旬之后,側柏的危害基本上已經停止,所以在落葉層等溫暖地區尋找越冬產卵機會。
1.2側柏毛蟲的防治方法
物理控制,合理利用成蟲趨光性特點,在樹上設置黑光燈,有效殺滅寄生蟲。生物防治通常是通過引入天敵來快速消滅寄生蟲的方法,例如通過飼養寄生蜂來殺死其幼蟲。然而,在使用這種方法時,我們必須考慮生態平衡問題,充分考慮引入的天敵的數量和類型。對于農業防治來說,管理者必須做好側柏的管理工作,并在合理的時間砍伐樹木。或者在冬天把樹皮去掉,直接燒掉,這樣可以燒掉所有的寄生蟲;或者,當幼蟲沒有大面積出現時,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人工方法直接捕獲。
化學控制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巨大破壞性影響,在疾病和寄生蟲可以控制的情況下,不應使用化學控制。如果幼蟲分布廣泛,密度很高,可以考慮。
2側柏蚜蟲
2.1側柏蚜蟲的特征
該寄生蟲屬于蚜蟲科,傳播廣泛。對側柏等植物有很大的危害。它也是幾種寄生蟲中最突出的物種。這種寄生蟲會啃咬側柏的枝葉,在樹枝上大面積分布,并排出大量蜜露,導致幼苗生病。它對幼苗的正常生長有負面影響,嚴重時會直接死亡。
側柏蚜蟲可分為有翅和無翅單性生殖蚜蟲:有翅寄生蟲的長度一般在3 mm左右,腹部會出現某種咖啡顏色,其他部分為深綠色。無翅寄生蟲的長度也約為3 mm,但它們的身體基本上是棕色的,有一些灰塵成分。觸角相對較短,額葉腫瘤相對隱蔽,不夠突出。它的卵通常呈橢圓形,顏色多為黃色和綠色。如果蚜蟲的外觀接近無翅寄生蟲的外觀,它們大多為深綠色。
2.2側柏蚜蟲的防治方法
考慮使用生物防治方法繁殖一些天敵來殺死寄生蟲,例如異色瓢蟲和大灰蚜蠅。在春季,當疾病較輕時,化學方法通常不適用:用自來水清洗可以有效地殺死幼蟲。化學藥物的使用通常是在疾病集中的時期。
3側柏毒蛾
3.1側柏毒蛾的特征
這種寄生蟲通常一年產卵3次,每年冬天幼蟲即在樹皮縫內潛伏越冬。第二年2~3月,幼蟲取食行為增加,生長發育加快。成蟲通常在5月中下旬后開始繁殖,7月開始第二次繁殖,9月開始第三次繁殖。當成蟲在早期孵化時,它們通常非常隱蔽:3齡之前的蛾子可以吐絲并落下,而絲綢會利用風的作用不斷傳播。老幼蟲通常會在枝葉上找到相應的縫隙,并化蛹,6~13 d后逐漸成蟲。成蟲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趨光性,白天一般潛伏于樹皮下或樹內不會出去取食,晚上出去取食活動。卵通常分布在樹的鱗片和葉子上,外形巨大,有4~15個卵集中分布。早期孵化的幼蟲通常咀嚼鱗片葉的頂端,吃得更少。隨著發育的不斷進行,3齡時的食物攝入量迅速增加,此時的傷害也在增加。是撲殺防治的最好時機。
3.2側柏毒蛾類防治方法
考慮到避免環境污染的要求,一般采用無污染防治方法。側柏的選擇一般是健康的樹苗;在播種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幼苗的抗病性,通常會進行松土等處理。在播種過程中,它不是一個單一的種植園,但有必要交替引入多個幼苗和植株,這可以減少疾病的傳播和發病。生物學方法:根據實際需要配制相應的藥物,抓取一些分布在樹上的寄生蟲,讓它們直接在樹表面爬行,從而產生比球孢白僵菌更豐富的攻擊點,從而增加其感染的可能性,提高殺滅效果。然而,當這種方法被更多地使用時,它會形成一種免疫機制,不能完全殺死。此外,由于這種方法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看到效果,因此應謹慎使用。物理方法,一般在疾病和寄生蟲較少且分布集中的情況下,手工治療可以更有效、簡單、直接。在大規模林地中,光捕獲可以借助其生物學特性來實現。當然,這些方法只能控制寄生蟲的密度,無法控制其出生,因此它們可以治療癥狀,而不是主要原因。化學法:這種方法可以考慮在大面積的森林土壤中使用。噴灑吡嗪可達到防治害蟲的效果。如果更嚴重,考慮二次噴灑,以確保效果。
4側柏葉枯病
4.1側柏葉枯病癥狀
該病發生后,葉片從葉尖開始慢慢枯萎,或從鱗片中部、莖部略微變黃,然后逐漸擴大,最終直接死亡。它會在樹枝上出現斑點狀的磨光,然后慢慢死去。受影響區域的樹冠和其他區域有嚴重疾病。側柏面臨病害時,樹冠會迅速枯萎,葉片會一片接一片地脫落,枝條也會失去生命力。樹干和其他部位會長出小樹枝和葉子,有些人稱之為“樹須”。如果損壞幾年,整棵樹木可能會死亡。
4.2側柏葉枯病的防治方法
使用化學方法時,通常使用煙劑殺菌劑。一般在6月中旬前后,通常按照15 kg/hm2的用量,在日落時釋放煙劑通常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5側柏葉凋病
5.1側柏葉凋病癥狀
這種真菌通常在樹葉上過冬,在次年4月進行活動,并在5月逐漸開始侵入樹冠下。在最初階段,葉片逐漸產生黃色斑點,然后繼續擴大。所有的葉子最后都變黃。6月,黑點將形成,即細菌的生殖器官,并將繼續在同一時間感染。如果森林的密度和濕度太高,并且溫度很好,則更可能發生大規模感染,尤其是在夏季的6月左右。
5.2側柏葉凋病的防治方法
秋冬兩季對落葉進行清理,并進行強烈焚燒,以達到除根、殺滅冬季病菌、控制首次入侵的目的;5月后,每隔兩周按1:1:100的比例噴灑專業藥物,直到8月。控制最初的感染非常重要。觀察感葉凋病染中心后,應將其完全阻斷,以避免傳播;在高密度的情況下,采用一些薄紗來改善通風和透光,有助于控制疾病。
6側柏雙條杉天牛
6.1分布和危害
雙條杉天牛是甲蟲科。它經常出現在中國西南部和南部,危害嚴重。雙條杉天牛經常危害側柏、柏樹等植物,甚至導致樹木的普遍死亡。由于雙條杉天牛的寄生性較弱,其主要危害對象是弱樹。
6.2預防和控制方法
藥理學方法:當寄生蟲無法在冬季存活時,在去年發生災害的森林中,樹木2米以下的樹枝和莖上涂上一層自毒劑,以毒害幼蟲。農業法:從6~8月,殺死成年寄生蟲,砍掉死亡或垂死的樹木,剝樹皮,殺死幼蟲。化學法:這種方法只能在寄生蟲密度過高時使用。生物學方法:引進天敵,如腫腿蜂、柄腹繭蜂等,殺死寄生蟲。
(山東省棗莊市林業事業發展服務中心李其圓,賈繼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