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課堂教學不斷推陳出新。形體課作為高校體育教學重要內容之一,也在不斷尋求突破。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實驗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輕器械引入高校形體公共選項課進行實驗研究,結果表明,輕器械的合理利用能有效改善學生上肢,背部,臀腿的形態,能使學生增強自信,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輕器械引入高校形體課可以豐富課堂學習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師的個人業務能力。
關鍵詞:輕器械高校形體公共選項課實驗研究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introduction of light equipment training into the public selective course of bodyshap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eng wenzhi, Cheng zhenyi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lassroom teaching is constantly innovating. As one of the cont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bodyshapeteaching is also constantly seeking breakthroughs. This paper adopt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experiment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carry out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introduction of light equipment into the public selective course of bodyshape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sonable use of light equipment can effectively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shape of upper limbs、back、buttocks and legs,make students more confident,establish a correct aesthetic view. It also can enrich the content of classroom learning,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physical course, promote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eachers' personal professional ability.
Keywordslight equipment, bodyshape teaching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blic selective course, experimental research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自身的形體美會有更高的追求。高校形體課在落實《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時,一方面要落實美育的相關要求:形體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通過多重手段的形體訓練改善大學生的不良身體姿態,糾正不良的身體形態,使大學生鍛煉身體的同時獲得較好的形體美和形態美,培養自信和審美。另一方面形體教學的改革與國家教育改革相適應,順應新時代的發展[1-3]:形體課作為時尚健身類課程,改革和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也應該保持與時俱進。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身上肩負著建設國家的重任。高校作為人才培養重要基地,要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教學模式,將新穎的內容引入課堂教學,培養出個性鮮明、三觀正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形體課通過形體訓練塑造學生的外在美,培養自信,提升審美,最終培養學生的內在美。
輕器械訓練是目前社會上比較流行、且反響較好的局部塑形方式。輕器械是指在運動過程中,能夠輕松被持握、傳遞或搬動的,具有健身或表演功效的器械[4-6]。輕器械具有輕便,小巧,易于攜帶的特點,克服了大型健身器材笨重、體積龐大、占用空間的缺點,使訓練者能輕松使用,并隨時隨地進行練習,給練習者提供便捷。依據高校形體課的教學目標,高校形體課教學旨在發展學生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心理,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和提高自我的美學修養。通過調查,大學生普遍對自己的身形不太滿意,具體表現在女生希望自己身材纖細緊致而有型,男生希望自己肌肉強壯結實而有力。在這樣的現狀下,將輕器械引入高校形體課教學勢在必行。作者將輕器械訓練引入課堂進行實驗研究,發現輕器械訓練不僅可以有效地發展了學生的形體美,培養審美情趣,滿足了大學生追求美的需要,而且也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形體課教學效果。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中南大學2022級2個班形體選項課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1研究方法
1.1.1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上數據庫搜索和查閱與本研究相關的期刊論文、優秀的碩士論文以及重大會議論文,為本研究提供理論研究基礎。
1.1.2專家訪談法
本研究通過對湖南省普通高校從事體育教學研究的5位專家教授就本研究的可行性、研究價值以及研究注意事項進行訪問和咨詢。他們分別來自湖南師范大學、中南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工業大學、湖南大學。
1.1.3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內容設計調查問卷,發放并回收問卷,對回收的問卷結合實驗進行數理統計分析,確保本次實驗結果的可靠性。
1.1.4實驗法
本研究隨機選取中南大學2022級形體選課2個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每個班32人,均為女生,共計64人。選取的學生均無先天性疾病以及運動禁忌,可以完成實驗相關的內容。實驗周期為一學期(32學時),每周2個學時的教學時間。實驗組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將接受啞鈴,彈力繩、彈力帶等輕器械針對上肢、軀干以及臀腿部分進行訓練。對照組學生除不涉及輕器械的教學內容外,其他內容與實驗組相同。
1.1.5數理統計法
將本次實驗結果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類,統計相關數據信息,并利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到相應的數據統計結果。
2實驗研究結果與分析
2.1大學生對輕器械訓練了解現狀
表1為實驗前研究對象對輕器械訓練的了解情況。
根據表1的調查,大學生對輕器械基本上不太了解。少數學生在網上看過輕器械訓練的視頻,極少數學生跟著網上的視頻練習過,但是能一直堅持練習的幾乎沒有。輕器械作為一種訓練輔助器械,具有簡單輕便、易于攜帶的特點,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練習,而且價格便也非常的經濟實惠。大學生尚處于未完全成年階段,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父母資助。高額的健身房會員也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承受的。所以,要想把自己的形體練習好,又不想花昂貴的費用,通過輕器械就可以實現。通過調查了解,大學生對自己的身材普遍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對輕器械訓練也愿意嘗試,但是,由于對輕器械訓練沒有足夠的了解,不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輕器械,而且也擔心沒有專業的指導,會讓自己受傷。將輕器械訓練引入公共選項課,可以很好的解決學生遇到的這些困難,同時也將輕器械訓練推廣給更多的學生。
2.2實驗前后身體形態的變化對比
表2、3份表是實驗組學生和對照組學生實驗前后對身體形態變化對比,針對表中實驗結果作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
2.2.1大臂形態的變化分析
從實驗結果的統計數據來看,實驗組在大臂的形態變化中比對照組要明顯。在實驗過程中,針對大臂主要通過啞鈴對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和三角肌進行訓練,啞鈴可以給大臂肌肉適當的刺激,重量選擇能輕松拿起為佳,做訓練的時候有一定的抗阻力,又不會使自己的動作變形,訓練的目的是消除大臂尤其是大臂后側的多余贅肉,使手臂線條更加緊實和纖細。啞鈴的重量還可以隨著自身的能力提高而不斷增加。
2.2.2背部形態的變化分析
通過表2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背部的改變也是比較明顯的。從身體形態上來看,由于長期單一的學習姿勢以及低頭看手機的原因,大學生基本都有駝背的現象和頸椎的問題。駝背一方面會影響一個人的氣質,另一方面也會影響身體器官健康。駝背使胸腔受到擠壓影響心臟供血,使頸椎不能正常立直,影響大腦供氧。本實驗利用彈力帶針對背闊肌、斜方肌進行訓練,在訓練中尤其注意控制練習的速度,使肌肉得到充分的刺激,幫助頸椎回到直立狀態,加強背肌收縮力量,并使胸大肌得到放松,從而達到挺胸抬頭的效果。實驗剛開始,學生為了能將彈力帶拉到要求的幅度會借用腰部和頸部的肌肉,這樣就會使就原本該練到的背部肌肉產生惰性,影響練習效果。經過溝通,學生慢慢掌握正確的發力方式,明白每個動作的練習首先不是達到要求的幅度,而是要用正確的動作和發力方式去完成訓練,訓練效果也逐漸明顯。
2.2.3臀部形態的變化分析
實驗組臀圍的變化也較對照組明顯。實驗前通過觀察,大部分學生的臀大肌軟榻無力,沒有彈性。臀大肌在在人體中有固定骨盆的作用,在走路和跑步過程中也發揮著驅動的作用,臀肌沒有得到激活,不僅會影響骨盆的穩定性,而且也會影響腿骨的發育,從而影響腿型和走路的姿勢,O型腿和X型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在走路過程中臀肌沒有發揮主要的作用引起的。針對臀部主要利用臀帶進行練習。臀帶對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進行抗阻訓練,刺激肌肉做出反應,激活肌肉。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剛開始只能承受10磅(約4.5kg)的臀帶,而到試驗結束時可以承受20磅(約9kg)的臀帶,說明臀肌的力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從視覺上來看,實驗后的學生臀線上提,臀型更圓翹。由于臀肌得到有效激活,學生自己也感覺跑步時能用上勁,走路更輕盈,個人的氣質也得到了提升。從數據上來看,實驗后的學生臀圍增加,更說明輕器械訓練對局部肌肉的鍛煉是有非常效的。
2.2.4腿部形態的變化分析
對比大小腿的圍度數據,大腿圍度變化更明顯。這是因為小腿的生理結構來使之不易堆積脂肪,而大腿內測、后側、甚至前側都會有多余的脂肪堆積。利用彈力帶進行腿部抗阻訓練,對減掉多余的脂肪和激活股四頭肌也非常有效。
2.2.5BMI的變化分析
從表2、3可以看出BMI沒有明顯變化。因為BMI由身高和體重的比例算出,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一個常用指標。大學生已經完成青春期的發育,身高也基本固定,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的身高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而輕器械練習雖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體重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會相對比較小。因為減輕體重要依賴一定量的有氧運動以及飲食的控制,而輕器械訓練增加的肌肉含量有可能使體重增加,因此BMI也在此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2.2.6腰腹部形態的變化分析
通過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組的腰圍變化較對照組明顯。腰圍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腹部更緊實平坦。大學生尚處于青春期,腹部也基本沒有多余的贅肉,在訓練過程中學會收緊核心以后,腹部自然就會呈現出更加明顯的肌肉線條,腰圍也會跟著變小。同時,身體其他部位的練習都會帶動核心肌肉的收緊,從而使腹部得到多倍的訓練強度,實驗效果也更加明顯。
總之,輕器械訓練是有針性地對身體部位進行重復訓練,學生練習完以后身體部位的肌肉酸脹感明顯。相應的肌肉也會出現明顯的線條感。訓練過程也是脂肪轉化為肌原纖維的過程。健康的身材并不是一味的瘦,而是要保持適當脂肪含量的前提下,多增加肌肉的含量。形體教學的目標是改善學生的不良姿態,使自己的體型體態能得到提升。那么,輕器械訓練引入形體教學能到到輔助和推動的作用。
2.3實驗后學生對形體認知和主觀感受對比
實驗后分別對兩個班進行了形體認知和主觀感受方面的調查,如表4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實驗組的學生在形體美的認知、審美能力方面不存在明顯差異。而在身體形態優美度、姿態美和繼續關注學習形體塑造方面知識方面與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這是因為輕器械的引入對學生身體形態練習具有更大的改變,而對于形體理論知識作用和影響較小。身體形態的改變會給學生帶來更強的學習驅動力。實驗利用體育學習興趣量表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后得知,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形體學習興趣明顯較高。興趣是由個體的需要所引起的,并在個體的主觀狀態與環境特征相互作用下而產生從事某種活動的傾向性心理狀態,是推動與維系個體持續從事某項活動的動力保障[7]。而成功體驗可以促使學生產生一種內驅力——渴求學習,可以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情感支配下進行學習[8]。輕器械引入形體課的教學使學生的身體形態變得更加優美,姿態更加優雅,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多形體訓練的成功體驗,因此學生對形體訓練的興趣也更加濃厚,除了在課堂上能積極的跟隨老師的步伐進行學習,課后也會主動關注和學習更多的形體塑造的知識。
3結論與建議
通過本文的輕器械訓練引入高校形體公共選項課的實驗研究,可以總結以下幾點結論與建議:
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實驗組由于加入了輕器械的內容,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度有所改變,跟對照組比,注意力更加集中,課中提問的現象也有所增加。因此,輕器械引入普通高校形體課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新穎、豐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更加投入,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建議在設計輕器械訓練內容時注意內容設置的合理性、有效性和趣味性。
學生身體形態改變方面。實驗組學生身體線條以及肌肉力量都有明顯改善,不良的身體姿態也糾正明顯。因此在時間有限的課堂教學中,使用輕器械進行形體訓練可以更快更有效地達到塑形健美的效果,使學生感受到形體美的魅力,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健全了學生的人格。建議在使用輕器械訓練教學時,老師要對訓練動作詳細講解,嚴格要求,耐心指導,注意保護與幫助。
學校體育教學管理方面。本研究不僅僅局限于形體課的教學,其他項目也可以開發適合的輕器械訓練內容,使高校體育課緊跟時代的發展而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從而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建議在這方面,相關職能部門應該給予老師更多繼續教育的培訓機會,提供相應的鼓勵機制,提高老師的教研積極性。
體育教師教學方法方面。輕器械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編排和練習,且輕器械內容具有靈活性、可變性。對教師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也會的到相應的提高。建議教師轉變思想,與時俱進,不斷鉆研,了解新穎的教材和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個人業務能力。
參考文獻
[1]解冰冰.高校形體舞蹈課程的改革模式研究[J].尚舞,2022(11):98-100.
[2]焦于歌.“雙線”混合教育模式下高校空乘專業《形體訓練》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大眾文藝.2020(18):190-191.
[3]莫麗瓊.人本理念下高校形體教學模式創新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21)9:188-189.
[4]曹婷玉.輕器械健美操成套動作創編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21(06):65-67.
[5]任娟麗.輕器械練習對55-69歲女性平衡能力的影響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22.
[6]周維.輕器械健身操在高職院校中的推廣路徑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23):69-70.
[7]李煥玉,李衛東,沈鶴軍,等.實戰情境課程模式對大學生體育學習情境興趣影響的實驗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45(03):105-111.
[8]段作章,田業茹.學習興趣的發生學探析[J].教育科學.2012,28(3):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