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體育特長生作為高考考生的一類特殊群體,其不僅面臨文化考試壓力,還要面臨體育考試壓力。研究認為了解紅河州高中體育特長生主觀幸福感的狀況,有助于幫助體育教師了解學生,提升學生主觀幸福感,對學生體育成績的促進也有積極作用。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對紅河州767名體育特長生進行《高中體育特長生主觀幸福感》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男生的整體幸福感高于女生的幸福感;不同年級整體幸福感呈現“高一gt;高三gt;高二”的趨勢,高一和高二體育特長生的主觀幸福感存在顯著差異;不同專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且專項的整體幸福感呈現出“田徑gt;球類gt;體操gt;武術”的趨勢。本文探討了高中體育特長生主觀幸福感的差異及影響原因,認為訓練過程中應該根據性別、年級及專項特點來制定訓練計劃,其次注意訓練環境、內容、方法、時間、訓練量及訓練強度的選擇和控制,優化體育特長生訓練計劃,建立科學的訓練技巧和策略,把握好訓練和文化課之間的關系,運用現代化技術及多元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對于提升高中體育特長生主觀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中;體育特長生;主觀幸福感;調查研究;
Investigation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High School Sports Exceptional Students in Honghe Prefecture
Li Yaojin1,Han Chuntao2,Xie Changxiong1,Wan Yu3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Province, 637000 China;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1 Middle School of Honghe Hani and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Mengzi 661100, China;3.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00, China)
Abstract:As a special group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examinees, sports students not only face the pressure of cultural examination, but also face the pressure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understanding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sports special students in Honghe State is helpful for PE teachers to understand students, improv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achievement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767 sports special students in Honghe Prefe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happiness of boy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The overall well-being of different grades presents the trend of \"senior one gt; senior three gt; Senior two\", and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sports special students in senior one and senior two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specialties, and the overall happiness of specialties showed a trend of \"track and field gt; ball gt; gymnastics gt; martial ar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and influencing reasons of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special sports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and holds that training plans should be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gender, grade and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Secondly,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election and control of training environment, content, method, time, training amount and training intensity, so as to optimize the training plans of special sports students and establish scientific train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A good grasp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ing and cultural courses, the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in teach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high school sports special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ha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Senior high school;Student of sports excellence; Subjective well-being;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中學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是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1],承載著父母、學校和社會賦予的高期待,卻又時刻面臨著生理變化、自我意識成長、人格塑造、職業生涯初探等方方面面的挑戰與影響,外加該階段學生大都處于“心理動蕩”的敏感時期,極易誘發心理問題。關注高中生心理健康不僅是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全面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2]。主觀幸福感是心理學的研究熱點,是青少年積極發展的衡量指標,是對自己在一段時間內的情感反應進行評估和對生活滿意度的認知進行評價后,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3]。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提升幸福感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樹立正確價值觀有著積極的影響。因此,了解高中體育特長生主觀幸福感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對于培養學生健康、快樂的心態,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紅河州高中體育特長生的主觀幸福感為研究對象,分別對高一、高二和高三767名體育特長生進行調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基礎教育期刊庫、百度等搜索引擎查閱有關高中生主觀幸福感及量表的相關文獻與資料,了解分析其研究方法與研究經驗,為本研究提供借鑒,提高撰寫的嚴謹性,為后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本文借鑒張興貴、鄭雪等人編制的《青少年生活滿意度量表》,經陳作松、Diener等專家推薦該量表適合于本地區青少年的調查,結合相關研究改編成適合本文調查的《高中體育特長生主觀幸福感問卷》。量表包括友誼、家庭、學校、環境、自由及學業六個滿意度,量表共36個題目。本研究到紅河州各個地區的高中學校進行抽樣調查,收回問卷767份,具體如下表:
1.2.3 數理統計法
本研究利用SPSS 26進行數據處理,分析主要統計主觀幸福感的平均得分、標準差、F值、T值和P值,并進行簡單的比較分析,用以支撐本研究的理論觀點。
2 結果與分析
2.1 紅河州高中體育特長生主觀幸福感總體概況
由表2可以看出,性別對比中男生的整體幸福感高于女生,但男、女生沒有顯著性差異(Pgt;0.05)。年級、專項對比分析存在顯著性差異(plt;0.05),且年級整體幸福感呈現出“高一gt;高三gt;高二”的趨勢,專項整體幸福感呈現出“田徑gt;球類gt;體操gt;武術”的趨勢。
李書瑾在研究高中生主觀幸福感時提到主觀幸福感具有一定的群體性、階段性和差異性[4]。從生理角度看女生的發育早于男生,從心理角度看女生的成熟度也是早于男生,以此造成了一定的差異。另外學生容易受學習環境的影響,學生的家庭、學習、自我發展情況存在差異。在學習方面女生的心理雖然成熟,但女生的抗壓能力弱于男生,所以主觀幸福感會稍低于男生。但從學業方面來說,女生又占一定優勢,女生在遇到學習困難時容易靜下心來,更容易穩定自己的情緒,學業的滿意度就會更高;對于友誼,雖然女生抗壓能力不強,但女生相對于男生來說,更容易釋放自己,緩解自己的壓力。因此造成男生的主觀幸福感高于女生,但二者差異不大。本研究中參加體育訓練的男、女生主觀幸福感整體沒有明顯差異,但還是受到群體性因素影響,由于男、女生生理因素及身心承受程度的不同造成在主觀幸福感整體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學生在年級上存在差異,分析認為更多是由于階段性因素造成,在訓練過程中階段不同訓練強度、方法不同,因此學生的主觀幸福感指數也會存在一定的起伏和變化。學生在專項上存在差異,原因可能是不同專項訓練場地不同,比如球類在球場,田徑在跑道,體操在體操房,武術在武術館或者室外;同時不同專項有不同的訓練方法,也由不同的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比如足球教練在針對足球專項生踢定位球這項技術時會有多種訓練方法,觸球腳型不同,方法也不同,并且每一種專項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身心發展特點和身體形態等方面的要求不同,比如,武術專項的學生必須要求韌性好,身體姿態端正等。由于各專項之間存在環境、教師、學生自身、訓練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專項方面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存在較大差異。
2.2紅河州高中體育特長生主觀幸福感各年級間的差異分析
再次對各年級體育特長生的整體幸福感進行兩兩對比,從表3可以得出,高一和高二體育特長生主觀幸福感出現顯著差異(Plt;0.05),學生在進入高二年級后主觀幸福感急劇下降;高一和高三、高二和高三的學生則沒有表現出顯著差異(Pgt;0.05),且學生在進入高三后主觀幸福感略有提升,縮小了和高一年級的差距。
李軍蘭,泰玲玲在《太原市示范高中學生體育鍛煉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研究中表明:中等強度、較長時間、較高頻率的體育鍛煉對學生主觀幸福感的正面影響效果較大[5]。黃向東在研究《體育鍛煉對高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中也認為不同的訓練強度、時間、頻率會對學生主觀幸福感有不同層次影響[6]。因此學生在年級上存在的差異,更多原因是由于在訓練過程中訓練時間、訓練強度及訓練方法不同。在本研究中,高一和高二對比分析呈現顯著差異,高一和高三以及高二和高三都沒有呈現出顯著性差異,結合各年級訓練實際分析認為其可能原因在于高一階段處于適應與過渡期,學生面對新的學習與訓練環境、同學和老師,以及對針對性訓練內容和專業訓練方式會有新鮮感。此階段訓練的強度小、時間少、頻率少,學生會積極主動的參加訓練,對于學生的主觀幸福感有一定積極影響;高二學生處于訓練提升期,長期的訓練開始讓學生產生反感情緒,同時隨著訓練強度、訓練時間和訓練頻率的提升,訓練內容及方法手段相較于高一都提高一個甚至幾個層次,進一步加深了學生的反感程度,導致部分學生進入厭訓期,心理落差增大,進而造成學生主觀幸福感急劇降低。因此高一、高二學生主觀幸福感呈現出顯著差異;而高三階段訓練屬于備考恢復期,目的是幫助學生恢復運動損傷,同時調整與保持良好的運動狀態與心態,積極備考。此訓練階段學生的訓練內容更有針對性,訓練強度趨于穩定,訓練頻率以及訓練時間都較為固定,面對體考壓力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積極訓練,主觀幸福感隨之改善,逐步縮小了和高一年級的差距,因此造成高一、高二學生主觀幸福感呈現出顯著差異,高一和高三以及高二和高三沒有呈現出顯著性差異。
2.3紅河州高中體育特長生主觀幸福感專項的差異分析
從表4可以得出,不同專項兩兩對比,球類和田徑、球類和武術、田徑和體操、田徑和武術、體操和武術五組均呈現顯著差異(Plt;0.05);球類和體操沒有呈現顯著差異(Pgt;0.05)。
隨著社會的發展,體育運動專項更加多樣化,且都有各自的特點。球類分為大球和小球,注重整體素質的發展,比如反應、啟動、步伐要快,技術水平要精,像“足、籃、排”還要求彈跳。田徑分為跑、跳、投,追求速度快、爆發力強、耐力好等,像短、中長、長跑中還要求步頻和步輻。體操動作類型多、技巧性較強[7]。體操包括隊列隊形、前滾、頭手倒立、單杠、雙杠、高低杠、平衡木跳箱、跳馬、鞍馬等[8],較其他項目復雜,且完成動作難度較高,一般人很難勝任。武術分為手法、腿法、步法、膝法、肘法等,注重柔韌、爆發、技巧,訓練強度、量、難易程度適中,并且它融入較多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文化。總之,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協調、柔韌等身體素質對每一個體育項目都極為重要,通過體育運動也利于發展身體各方面的素質。
由于各專項訓練要求不同,以致于訓練內容、方法及手段截然不同。楊嵐凱在研究《若干現代運動訓練理論與球類運動實踐的再認識》中強調要進行大強度訓練,重點訓練專項技能以及速度爆發力,訓練強度和訓練量要協調[9],且體能、力量和爆發力訓練是球類運動的關鍵。金艷對《青少年田徑運動訓練特征及提升策略》中表明青少年田徑運動訓練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要求教練員結合實際訓練效果進行一定調整,包括訓練內容、訓練強度、訓練時間等,提升訓練過程的靈活性[10]。另外,李祖添研究《高中田徑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關系》[11]、馬小洪研究《高中田徑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思考與探索》[12]中也提到訓練量和強度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必須將訓練量與訓練強度協調統一,這種才有效的保證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和競技狀態。
本研究中球類和田徑、球類和武術、田徑和體操、田徑和武術、體操和武術五組對比呈現差異,球類和體操沒有呈現差異,結合各專項訓練實際分析認為其可能原因是由于不同專項訓練場地、不同訓練方法及不同的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而導致。
田徑是運動之母,是其他運動項目的基礎,田徑運動主要發展學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球類追求學生靈敏、協調、體能及彈跳、步法、力量、速度;體操是運動之父,追求學生力量、靈敏性、協調性、平衡能力;武術追求學生柔韌、爆發及手、腿、步、膝、肘等技術。根據專項特點,教練在訓練內容、方法、手段上安排也不一樣,訓練強度及訓練量也會根據專項要求靈活變動。另外,不同專項的學生幸福感不同,雖然田徑訓練單調、枯燥,很難激發學生訓練的興趣。從云南省體育高考400米情況來看,田徑相對于其他專項容易取得高分,并且選擇400米專項的人也較多,學生之間可以更好的相互交流和溝通,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友誼更加和諧,訓練氛圍較歡悅,幸福感自然而然就高于其他。球類的人數略少于田徑,且球類訓練主要是根據云南省體育高考考試項目要求來進行訓練,訓練項目單一而固定等原因也會影響幸福感的提升。體操是運動之父,包含的項目多而復雜,以致于學生厭卷。其次,參加人數少于田徑和球類,訓練氛圍沒有球類、田徑活躍。因此,幸福感較球類、田徑稍偏低。參加武術的人數較少,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學習的機會較少,訓練氛圍不活躍,學生積極性就不高,導致幸福感低于田徑、球類和體操。另外,體操、武術考試中主要以主觀性評分為主,人為因素較大,這也能影響到幸福感的高低水平。總之,每一個專項包含的項目、參與人數、訓練內容及評分要求都不同,它們之間就會存在一定差異。
3 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從性別上看,男生的整體幸福感要高于女生的幸福感,雖然他們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但由于存在群體性差異,他們在生理及心理上承受的訓練強度、訓練量截然不同;因此造成男生的幸福感略低于女生。從年級上看,不同年級之間整體幸福感呈現出“高一gt;高三gt;高二”的趨勢,然而進行兩兩比較時高一和高二體育特長生存在差異,而高一和高三、高二和高三沒有存在差異,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高一處在適應階段,訓練內容、方法及強度等方面少而簡單。高二處在提升階段,訓練內容、方法及強度等方面多而復雜。高三處在恢復與鞏固強化階段,訓練內容、方法、強度及量等方面精而簡單。從專項上看,不同專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且不同專項整體幸福感呈現出“田徑gt;球類gt;體操gt;武術”的趨勢,在進行不同專項比較時球類和田徑、球類和武術、田徑和體操、田徑和武術、體操和武術五組都有差異。另外,球類和體操沒差異,這種差異性是由于專項特點、要求及參與人數等不同而導致的。
3.2建議
3.2.1關注女生的主觀幸福感
研究結果得知,根據體育特長生群體性特征得知男女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女生的幸福感低于男生,因此在訓練時要更注重培養女生的幸福感。本研究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提升:第一,女生在訓練時教練需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循序漸進的安排訓練強度,做到訓練強度和訓練量協調統一。第二,根據女生自身生理因素、身心承受程度及學習基礎,實施有效且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實踐方法和手段。第三,進一步培養和提升女生的集體歸屬感及人際關系,促進男、女生及教練之間和諧相處,提升女生群體性認知水平,增強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學習,在訓練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協助,從而增強女生的抗壓能力。
3.2.2 根據年級的不同提升幸福感的路徑有所區別
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年級幸福感不同,訓練過程中要積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第一,根據年級階段性特征,高一學生需培養多項目、多方面的專項知識和相應的技術技能。增強訓練過程中的趣味性及一些集體榮譽感的活動,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進一步提高對每個專項的興趣。高二學生得培養他們對自己擅長專項的認知水平,教練方面需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技能及理論知識。高三學生需要積極引導他們,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及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總之,每個年級都應該有效且針對性的安排相應的訓練環境、內容、時間及訓練強度,制定適合學生的訓練方法。教師需根據不同年級優化體育特長生訓練計劃,建立科學的訓練技巧和策略。
3.2.3根據專項的不同提升幸福感的路徑有所區別
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專項幸福感不同,教練面臨專項的不同,應該針對性實施訓練計劃、時間、內容和訓練要求,以及合理安排訓練強度。此外,教練需提高自身的技術技能及專業理論知識,并且在訓練過程中需增加趣味性,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各專項的參與人數,增強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提升同學之間的友誼滿意度;重視集體榮譽感的培養,積極舉行團體項目的活動;完善基礎設施,營造良好的練習環境。另外,各專項應該增強學生力量、速度、耐力等體能素質,設計更加新穎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體會到專項帶來的樂趣。從專項角度看,第一,球類專項訓練時教練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不管是大球還是小球,需采取多元化訓練方式及手段,設計符合球類專項的教學活動,有針對性的指導技術動作,積極引導學生掌握各種球類的特點與鍛煉方法及培養他們的興趣。第二,田徑專項是相對于其他項目較為枯燥且單調,因此教練需利用現代化的思維去引導學生,采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積極采取各種教學方法,例如:游戲、比賽、變換練習法。第三,體操項目動作種類多、動作的技巧性較強,較為復雜,教練在訓練過程中除了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元素,還需要注意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例如:游戲式、啟發式教學等,讓學生減少厭煩及無法完成的心理。第四,學校應該對武術運動進行廣泛宣傳,讓更多喜歡體育的學生能正確認識武術,了解武術。另外,學校還需改變學生對武術單一的認識,使學生在動作技能及理論知識上全方位了解武術運動。
4參考文獻
[1]孫瑞雪.淺析高中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及解決對策[C]//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院士聯合體工作委員會.課程教育探索學術論壇論文集(二).[出版者不詳],2022:5.DOI:10.26914/c.cnkihy.2022.036070.
[2] 王曉娜.高中生心理健康及主觀幸福感狀況調查分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22):19-24.
[3] 陳作松.身體鍛煉對高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
[4] 李書瑾.300高中生主觀幸福感調查研究[J].數碼世界,2018(12):184.
[5] 李軍蘭,泰玲玲.太原市示范高中學生體育鍛煉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研究[J].校園心理,2011,9(06):375-378.
[6] 黃向東.淺談體育鍛煉對高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2,2(25):60-61.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2.25.002.
[7]劉丹俠,何劍康.體操運動的特點及其在高校的推廣研究[J].現代交際,2018,No.472(02):181-182.
[8]趙艷麗.高中體操課程開展的現狀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3):129-130.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3.129.
[9] 楊嵐凱.若干現代運動訓練理論與球類運動實踐的再認識[J].現代職業教育,2017(16):48.
[10] 金艷.青少年田徑運動訓練特征及提升策略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1(09):62-63.
[11] 李祖添.高中田徑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思考[J].品牌(下半月),2015(03):271.
[12]馬小洪.高中田徑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思考與探索[J].田徑,2019(0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