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傳統行業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發展體育產業無疑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體育產業潛力是在各種因素作用下的潛在發展能力,對其進行客觀合理的分析能夠幫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了解體育產業的發展方向并制定出切合實際的政策?;诖耍疚牟捎梦墨I法、因子分析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構建出區域體育產業潛力評價二級指標體系,并利用該評價指標體系對河南省體育產業潛力進行應用性評價,旨在為區域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上的參考。
關鍵詞:區域體育 "產業潛力 "評價指標體系 "構建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sports industry potenti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XiongHaiqin and Huang Jie
Xi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yang, Henan Province,464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slowdown in the growth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undoubted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potential of the sports industry is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capac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and an objective and reasonable analysis of it can help policy mak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sports industry and formulate realistic polici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dopts literature method,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o construct a secondary index system for regional sports industry potential evaluation, and us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sports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aiming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ports industry.
Keywords: Regional sports; Industrial potenti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struct
作為時下最為活躍的朝陽產業,體育產業是緩解后疫情時代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的關鍵性產業之一。體育產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周邊產業帶動特性,同時也可以實現對全民健身計劃的推動。從全國范圍內來看,目前經濟總體增長速度是減緩的,部分傳統支柱產業甚至出現負增長的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尋找新的支柱性產業,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是拉動經濟增長亟需解決的問題。產業潛力代表一個產業未來發展的高度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對區域體育產業潛力進行研究,能夠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學的參考,從而有助于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河南省在體育產業發展上則相對滯后,這與河南省體育旅游戰略發展規劃不相匹配,而且也是區域性體育產業發展不均衡的重要因素。
1區域體育產業潛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1.1體育產業潛力的特征及影響因素
體育產業潛力的特征包括:動態性、復雜性、隱蔽性和后發性。動態性,指的是體育產業發展潛力會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而變化。復雜性,是指體育產業既包括第三產業競賽表演和培訓服務業,又包括第二產業體育用品制造業,是多行業交叉的邊緣性綜合產業群,所以體育產業潛力的影響因素是復雜多樣。隱蔽性,指的是體育產業潛力是尚未展現出來的體育產業后續發展能力,只有經過特定條件才可轉化為現實的競爭力,很難進行量化。后發性,指的是體育產業潛力隨著體育產業的發展而逐漸將非顯性優勢轉化為顯性優勢,需要一定階段的量化積累。
體育產業潛力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群眾體育因素,這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和重要的推動力;二是競技體育因素,這是體育產業發展的核心和重要載體;三是社會經濟因素,這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和決定性因素;四是社會文化因素,決定了群眾對體育產業的認同度,加強體育文化的宣傳和引導,將有助于群眾正確體育消費價值觀的形成;五是體育產業效益,這是提升地區體育產業發展潛力的重要因素;六是體育產業融合,也就是說,體育產業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以此帶動區域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地區群眾受教育程度、創新人才數量等均會對本地區體育產業潛力產生影響[1]。
1.2體育產業潛力分析模型
體育產業潛力的來源,一般可分為四類,即:供給內在潛力、需求內在潛力、體育旅游融合潛力、體育文化融合潛力。其中,供給內在潛力和需求內在潛力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并且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體育產業的深廣度。供給內在潛力,是體育產業市場需求滿足的能力。需求內在潛力,是在一定時空范圍內體育消費者愿意購買的體育產品或服務的數量。體育旅游融合潛力是依托地域旅游資源開展的體育活動,體育文化融合潛力是通過各種形式體育活動的開展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體育產業潛力分析模型如圖1所示。
1.3區域體育產業潛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1.3.1構建原則
一是科學性原則。區域體育產業潛力所具有的動態性、復雜性等特征客觀上增加了指標體系構建的難度,所以在進行評價指標選擇時要科學客觀,盡量避免歧義的出現。二是全面性原則。區域體育產業潛力指標體系應當盡量涵蓋廣泛,不僅要反映出當前體育產業的發展情況,而且要從多角度反映出區域體育產業潛力的客觀情況。三是獨立性原則。區域體育產業潛力指標較多,并且指標間關系密切,所以在進行指標體系構建時要避免指標間的高度關聯性,要避免重復交叉。四是一致性原則。區域體育產業潛力指標體系需要注重外在一致性和內在一致性,即區域體育產業潛力指標的選擇既要與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目標相適應,又要確保一級、二級指標間的邏輯涵蓋與相對獨立。五是可操作性原則。構建區域體育產業潛力指標體系時,要注重所選擇指標的獲取便利、易于操作[2]。
1.3.2指標體系的構建
第一,體育產業供給內在潛力,主要反映在目前技術條件下向消費者提供體育服務或是產品的延續能力。選取的指標包括:區域生產總值(D1),反映地域經濟發展情況;體育產業規模(D2),反映地域體育產業總量;體育產業從業人數(D3),反映地域體育產業勞動就業規模;區域體育產業定位(D4),反映體育產業在區域社會經濟中所處的地位;體育產業政策數量(D5),反映地區政府對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
第二,體育產業需求內在潛力,主要是指對體育產品或服務有一定需求并在特定條件下能夠迅速轉化為體育消費的潛在能力。選取的指標包括: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D6)和群眾體育人口數量(D7),反映該區域內體育人口轉化為體育消費人口的可能數量;體育彩票銷售額(D8),反映區域內群眾對體育產業的接受程度;社區健康服務機構(D9),反映該地區對健康產業的重視程度,對體育消費人口的轉化具有重要作用;居民體育健身活動參與率(D10),反映居民對體育健身活動的需求情況[3]。
第三,體育旅游融合潛力,是指旅游者依托一定旅游資源開展的各種滿足自身體育需求的社會活動。選取A級景區數量(D11)、年度旅游總收入(D12)、年度空氣優良天數(D13)等指標。
第四,體育文化融合潛力,是指通過多樣化體育活動的開展實現對群眾文化需求的滿足。選取文化類場館數量(D14),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法人數量(D15),區域內移動電話用戶數量(D16)等指標。區域體育產業潛力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2區域體育產業潛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
2.1評價方法
用構建出的區域體育產業潛力評價指標體系對河南省8個城市的體育產業潛力進行評價。利用SPSS 22.0軟件對樣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包含8個城市和3個指標模型權重為:
其中,Fij為第j個城市的第i類指標的綜合得分;δi 為第i 類指標的標準差;Wi為第i類指標權重;Fi為第i類指標得分。由此得到計算河南省體育產業潛力總得分的綜合評價模型為:
由該模型公式計算得出河南省8個城市每個城市體育產業潛力的綜合得分。
2.2河南省各城市體育產業指標評價
首先,河南省體育產業供給內在潛力指標包括區域生產總值、體育產業規模、體育產業從業人數、區域體育產業定位和體育產業政策數量這5項。由表2可知,體育產業內在潛力在排名上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呈現正向相關。其中,開封市和鄭州市的優勢明顯,體育產業供給內在潛力得分為2.6788和3.7765,位于河南省體育產業內在潛力的前兩名。平頂山市、鶴壁市和焦作市的體育產業供給內在潛力在排名上較為落后,分別為0.5629、0.4820和0.3891。
其次,河南省體育產業需求內在潛力指標包括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群眾體育人口數量、體育彩票銷售額、社區健康服務機構、居民體育健身活動參與率這5項。由表2可知,河南省8個城市的體育產業需求內在潛力差異較大,并且集中度較高。鄭州市的體育產業需求內在潛力最大,開封市排在第二位,得分為3.5863。其它6座城市或多或少表現出內在需求潛力不足的情況。
再次,體育旅游融合潛力指標為A級景區數量、年度旅游總收入和年度空氣優良天數3項,彼此間的相關性較強。由表2可知,鄭州市和開封市的體育旅游融合潛力最大,得分為3.7865和2.6783;洛陽市和鶴壁市也表現出良好的體育旅游融合潛力,得分為1.4325和1.0234。
最后,對河南省各城市體育文化融合潛力指標文化類場館數量、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法人數量和區域內移動電話用戶數量這3項指標進行數據樣本分析,KMO值為0.642,這說明取樣適中。體育文化融合潛力這3個指標的關聯系數最小值為0.496,這說明關聯性較強。由表2可知,在河南省各城市體育文化融合潛力方面,鄭州市和開封市較強,得分為3.8290和2.5724,這與實際情況相符合。鄭州市既是河南省的省會城市,又是河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多種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成獨特的地域文化氛圍。總之,鄭州市文化資源豐富,體育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的基礎較高,具有強勁的發展潛力。
2.3河南省體育產業潛力綜合評價
在對河南省各城市體育產業潛力進行評價的基礎上,利用因子分析法計算三個指標權重,然后加權計算出河南省8個城市體育產業的綜合潛力值。 最終結果顯示:鄭州市體育產業潛力綜合評價為3.6893,開封市體育產業潛力綜合評價為2.8961,位列河南省8座城市的前兩名,具有很強的產業發展潛力[4]。但其它6座城市相對來講,體育產業的發展潛力要弱一些。鄭州市和開封市作為重點的體育產業發展城市,應當充分把握住國家體育強國戰略和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機遇,將體育產業發展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實現產業集聚效應,不斷滿足群眾多樣化的體育消費需求,進而對群眾體育消費習慣進行培育和引導。
雖然對河南省整體體育產業潛力的指標評價結果并不高,但是與實際情況還是較為符合的[5]。河南省盡管具有很好的體育旅游資源,但是總體上來講,在區域體育產業化程度上還是處于較低水平的,并且地方政府在政策支持上還不夠,城鄉間體育產業發展存在不平衡顯性,并且區域內各城市的體育產業發展也存在不平衡情況,沒有實現區域體育產業的聯動發展。體育市場規模不大,并且體育產業鏈條較短,相關產業的融入度不高,社會力量進入體育產業領域的積極性不大,對于有形資產的經營投資等處于初始階段,還未能與體育產業實現聯動發展。體育人才隊伍建設有待于加強,并且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還需要完善[6]。
3 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第一,對區域體育產業潛力進行評價有助于優化地區經濟結構,實現聯動效應,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第二,影響區域體育產業潛力的因素主要是群眾體育、競技體育、社會經濟、社會文化、體育產業效益和體育產業融合等。第三,構建區域體育產業潛力評價指標體系應遵循科學性、全面性、獨立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原則,根據體育產業潛力來源可將其分為供給內在潛力、需求內在潛力、體育旅游融合潛力、體育文化融合潛力4類,二級指標16個。第四,利用所構建的區域體育產業潛力評價指標體系對河南省8座城市體育產業進行實證分析,結果發現:鄭州市和開封市無論是體育產業潛力分層指標,還是綜合評價指標,均居于河南省前兩位;焦作市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需要進行體育產業的轉型發展。
3.2建議
首先,群眾在基本體育需求得到滿足后,就會激發多樣化、個性化的體育健身需求,這也對體育產業融合潛力提出了更大的要求。焦作市的體育融合潛力較差,所以需要實現相關產業聯動的同時,加強各體育產業潛力子系統的有機融合,以便實現整體體育產業發展潛力的提升。其次,動態性指標對區域體育產業潛力的發展變化具有重要的評價作用,為使得指標體系更趨于系統完整,未來有關區域體育產業潛力的研究中可以增加對截面數據的搜集。最后,區域體育產業潛力研究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將產業潛力轉化為產業的競爭力,實現對區域經濟增長的拉動,所以未來研究中可以通過體育產業潛力和體育產業競爭力的數據對比分析,探尋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路徑,進而為區域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 田建強.我國區域體育產業高質量協調發展的多元價值、主要任務與推進路徑[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22(06):39-45.
[2] 李康.體育強國視域下區域體育產業創新發展路徑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15):141-143.
[3] 李華清. 區域體育產業競爭力的評價與時空演變研究[D].南昌大學,2020.
[4] 康露,黃海燕.新時代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設計與實證[J].中國體育科技,2022(01):91-99+108.
[5]林相宇. 區域體育產業競爭力評價模型構建及實證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22.
[6] 張麗琳,楊倩.區域體育服務業競爭力評價模型構建研究[J].體育科學,2021(10):6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