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業財融合的基本理論出發,提出了幾點業財融合下優化財務管理流程的措施,目的在于充分發揮出業財融合的重要性作用,實現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
【關鍵詞】業財融合;財務管理流程;優化;措施
引言
現階段我國一些中小企業還采用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導致業務流程與財務流程不能相互聯動,因此為了有效解決業務、財務互不聯通的問題,一部分企業在內部采用了業財融合模式,實現了業務和財務的相互聯合。業財融合實際上是對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一種創新,對企業的財務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企業需要對現有的財務流程進行優化,這樣企業才能適應業財融合帶來的變化,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水平。
一、業財融合概述
1.業財融合概述
業財融合是財務管理工作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業財融合指的是將企業的業務與財務進行有效結合,使得財務人員能夠不拘泥于職務本身,形成整體概念,更好地優化企業資源配置。財務人員的工作不再是業務的事后核算和監督,已經從價值角度對業務事前預測,計算業務活動的績效,并把這些重要的信息反饋到具體業務人員,從而為其行動提供參考。
2.業財融合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業財數據的協同化。在業財融合下,能夠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即可以實現業財數據的協同,也能夠通過財務管理來約束業務行為,起到強化監督的作用。能夠將業財數據滲透到整個企業的經營環節中,實現企業的資源合理配置,能夠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和費用,提高企業防控財務風險的能力。
其次,有利于加強預算管控力。企業將業財融合嵌入到內部控制工作中,能夠實現部門業務流程規范化,責任劃分的標準化,落實預算管理工作責任,對預算管理工作環節進行合理的把控,根據業務和財務實際情況,對預算方案進行合理的優化和調整,有利于強化預算的執行效果。
再次,有利于保證財務信息的質量。企業管理者進行經營決策的主要依據是企業的財務信息,因此財務信息的及時準確性能夠對企業經營管理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業財融合下,企業內部各部門可以實現深度融合,財務部門能夠深入到企業業務中,可以為業務部門提供有關財務的方法與技術,也可以取得企業相關業務的的經營信息,能夠按照企業業務實際發生的情況,選擇切合實際的財務核算方法,能夠為管理者進行經營決策,提供更可靠的財務信息。
二、基于業財融合下財務管理流程優化措施
1.優化預算管理流程
預算是實現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業財融合下對企業預算管理流程進行優化,主要可以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對預算編制的各個環節進行重點把握,采用自下而上和上下結合的方法,由企業內部各部門按照業務情況編制預算,并及時上交預算草案,由預算管理部門進行分析、調整和整合,經過上級管理部門的批準之后下達預算。
其次,企業要在內部構建一個預算資源的共享系統,在應用資源共享系統的過程中,要保證使用的準確性、規范合理的操作共享系統。同時也要對相關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記錄,這樣才能為預算編制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再次,在對預算進行考核的工作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考核財務指標,還要注重對非財務指標的考核,其中非財務指標包括:安全管理、信息共享水平、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項目按時完成率等,通過將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有機結合,才能夠提高預算考核的全面性、真實性。
同時企業也要制定公平客觀的考核標準,預算考核并不僅僅要關注相關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情況,要根據不同崗位、不同職級分別制定不同的預算考核標準,制定預算考核標準的過程中,要做好與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認真聽取業務部門的意見,提高預算考核的全面性。
2.優化資金管理流程
資金是企業正常運行的血液,在業財融合下企業管理者要對資金管理流程進行不斷優化,這樣才能滿足企業經濟業務發展的需求,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優化資金管理流程:
(1)保障資金使用安全,做好資金預算工作
企業管理者為了保障資金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要在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過程中做好資金預算工作,制定資金預算方案過程中要合理的分析現階段企業資金的運轉情況,要參考前一會計期間的財務數據,要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預算進行綜合考慮,保證資金預算的彈性。
(2)構建信息化賬戶管理和支付結算體系
在大數據環境下,也要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靈活的應用到資金管理工作中去,在內部構建信息化賬戶,需要結合實際經濟業務情況,及時科學的劃撥相關款項,強化企業資金池管理,適當減少資金的持有量,保障企業支付結算的安全性和及時性。
3.優化采購和付款流程
(1)提升財務部門的知情權、決策權
首先,企業在開展采購工作之前,需要結合預算管理機制,由內部財務人員結合項目合同以及設計方案編制采購預算。
其次,采購人員負責提交采購計劃,由財務人員制定采購計劃和采購預算,如果出現超出預算的情況,采購人員需要就超出部分進行詳細說明,經財務部門審核之后不能達到預算要求的采購,需要及時通知采購人員對采購計劃進行適當調整。
再次,財務人員要積極的參與到編制采購合同工作中去,明確合同中涉及的相關稅收信息,并指導采購人員談判和簽訂相關采購合同。
(2)優化采購付款流程
采購付款流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是付款審批環節,因此在業財融合下企業需要優化采購付款流程,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優化采購付款流程:
一方面提升采購流程審批工作效率,企業可以通過OA系統的采購模塊對采購人員的權限進行詳細的劃分,并由采購人員登錄企業信息化平臺遞交采購付款申請,經過項目經理和采購部門審核后,通過信息平臺向財務管理中心傳送,項目的財務負責人要復核采購人員遞交的付款資料,在得到企業相關領導審批之后,遞交資金管理中心進行付款,并通過系統自動生成相關付款憑證。當在申請審批流程中發生任何一個環節審核不通過的情況,審批負責人要執行“不通過流程”,并向采購負責人提出退回意見,申請采購人員可以對采購申請進行適當調整之后再進行提交。
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要明確規定財務主管審批金額的具體權限。通常情況下,企業的采購預算都是需要向董事長和企業總經理報送進行審批,因此采購人員在遞交相關采購付款申請過程中,需要明確當累計采購付款金額低于采購預算80%的金額,在得到企業總經理和財務總監同意簽字后,能夠直接向資金管理中心執行付款,如果超過上限,就需要得到董事長審批之后才能夠執行付款。企業通過對財務部門審批權限的進一步明確,不僅有利于采購付款工作流程效率的提升,能夠為付款流程資金安全性提供保障。
4.優化費用報銷流程
首先,企業在內部需要構建統一的信息化共享平臺,將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緊密的聯系在信息共享平臺之上,這樣財務人員就能夠隨時獲取相關業務數據信息,保障費用報銷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時性,在信息化平臺中應設置報賬中心、核算中心、結算中心以及維護中心,通過信息共享平臺來采集匯總相關費用報銷數據。
例如企業可以通過業財融合系統中的費用報銷系統,當財務人員收到報銷單的時候,可以利用掃碼收單通知的功能,通過掃描儀或高拍儀自動對比報銷單和發票,當審核通過后,能夠自動生成憑證并傳遞到財務系統中,可以大大提升費用報銷的工作效率。
其次,企業在構建信息化管理平臺的過程中,可以先設置相關基礎性信息,例如費用類別、預算渠道等,設置完畢后,在啟用過程中有經辦人對預算渠道進行合理的選擇,根據費用報銷的類別進行申報,要盡量對費用的報銷類別進行精細化設置,在相關費用報銷類別下,要認真填寫相關附件明細,在每個附件明細后要附有相關的填寫模板,這樣有利于經辦人員在該模板上填且相關的報賬信息,并將保障信息進行及時保存之后上傳到財務負責人或業務負責人手中。
結束語
綜上所述,業財融合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有利于實現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優化資源配置,因此企業管理者要從業財融合要求出發,積極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對自身財務流程進行優化,這樣才能滿足業財融合發展需求,抓住業財融合這個發展機遇,為實現業財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礎,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徐靜,蔣封純.業財融合如何優化高校財務管理流程[J].中國外資,2021,(24):142-144.
[2]黃麗.基于業財融合的高校財務管理流程優化研究[J].當代會計,2021,(20):52-54.
[3]龍敏.基于業財融合的財務管理流程優化路徑探析[J].納稅,2021,15(27):129-130.
[4]陸珊.基于業財融合的F公司管理流程優化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21.
(作者單位:江西省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