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地質測繪;測繪工程;數字技術;攝影技術;智能技術
地質測繪工程對測繪精度要求較高,在大范圍內開展地形圖繪制工作難度大、時間長。為確保地質測繪工程效率和質量,諸多新型技術被廣泛應用,效率顯著提升。各類技術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效果、環境需求存在差異,需要進一步探討新技術的適應性。
1. 案例分析
以華北地區某市開展的地質測繪工作為例,該市以城區為主要對象,首先對測量區域的經緯度加以確認,其處于東經105~108°,北緯39.6~41.2°,海拔高度在800 m以上,總測繪面積980 km2。測試區域多為平原,中間個別區域存在山陵。由于測繪面積大,測繪精度要求高,嘗試應用新技術開展測量測繪,輔助應用無人機設備對場地數據信息加以采集,應用分辨率較高的攝像機,采集圖像信息,繪制地質地形圖。
2. 地質測繪工程的發展特點
地質測繪工程發展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為測繪新技術應用創造可能。新技術不再采用人工的方式測量地形,減少了人為因素對地質測繪影響,應用新技術可以實現對復雜區域的精準測繪,測繪效率得到提升,具備自動化、高精度、高效率等特點。自動化是指應用數字技術、智能技術對地質信息自動化采集,系統可以自動對圖形數據資源予以分辨整合,減少人力的使用;高精度是指測量設備應用效果好,基于設備數據分析結果,繪制地形圖,可以將誤差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不會產生精度問題;高效率是指大范圍測繪工作,在幾天內即可完全采集地質測繪數據。信息系統可以分析和處理數據,相比傳統人工繪制而言,效率顯著提升。本文基于地質測繪工程發展特點,采用新技術開展地質測繪,應用影像學對地質表面特征加以重構,利用信息系統,從不同角度分析地形特點,輔助應用數字技術、智能技術實施數據處理,構建表面模型,開展測繪作業[1]。無人機測繪流程如圖1所示。
3. 新技術在地質測繪工程中的應用
3.1 數字攝影測量技術應用
本次地質測繪工程應用數字攝影測量技術對地質地形參數進行采集、分析,具體方法為在無人機上安裝高精度的數字數碼攝像機,從不同角度采集地形特征圖像。地質測繪比例尺參數設定為1∶500,但攝像裝置圖比參數為1∶2500,精度更高。
確定地質測繪比例尺后,應用航拍儀,為確保地質測繪工程應用效果,對航拍儀參數調整、控制,數字航拍儀作用是采集圖形數據,并按照實際情況,調整主距參數,在合理分區基礎上,將其應用于測繪工程。測繪人員在設計調整完成后,予以檢驗,確保在投入使用后,精度滿足要求[2]。
由于數字攝影測量技術應用可能會受環境因素影響,在工程開展之前需做好天氣環境監測,合理控制航拍時間。測繪人員選擇在天氣晴朗,但光線不是特別強烈的環境下開展測量,以減少環境因素對測繪精度造成的影響。在航拍設計過程中,為確保航拍設備采集的地面數據信息準確、充分考慮環境天氣與地形關系,在對區域科學劃分基礎上,完成數據采集。
測量工作最好在春天開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春天光度良好,且亮度適中。區域地形表面積雪融化,測繪人員在考慮光照強度、景物色差基礎上,對設備感光度、亮度等參數予以調整,設置膠片參數,減少數據采集過程中的無效數據[3]。
將數字攝影技術應用到地質測繪工程中的數據采集程序中,應結合測繪需求,按照比例尺控制無人機設備的飛行高度、飛行角度。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無人機飛行參數控制,應以傾斜角和圖像數據重疊度為基準加以調整,圖像數據的彎曲度應符合要求。為確保地質測繪過程中采集圖像數據的清晰,可適當應用效果增強技術,提高采集圖像數據的清晰度,對圖像邊緣效果予以優化,地質測繪流程如圖2所示。
3.2 測量控制技術應用
數字測繪技術作為新技術應對測量區域的高程分布點加以控制,為確保測控點區域的全面性,減少布點的局限性,根據比例合理設置測量區域。本文采用GPS定位方法控制測控點,輔助應用RTK(實時動態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將二者結合應用到地質測量中,同時實現高程布點和平高布點控制,效果較好[4]。
測控點位的選取,需要根據被測地形的平整度進行優化,測量單位應滿足《航空地質測繪工程技術標準》。本文案例中測繪人員綜合考量各點位聯系,在減少重疊的基礎上設計72個測量點位,位置確定應用GPS技術和RTK技術,結果比較精準,點位布置十分合理。
3.3 數據采集技術應用
本文應用新型數字化技術,實現對區域地質測繪,輔助應用信息系統和軟件技術,采集和處理數據。為確保數據傳輸有效性,數據采集以通信技術應用為基礎,實現數據科學傳輸。考慮到數據傳輸過程容易受到安全因素影響,對區域通信網絡加密處理,并采用非定向數據測量方式,使數據完整性得到保障。
數據采集和處理環節是數字化技術在地質測繪中應用的基礎,采用立體化的數據采集技術滿足地質測繪工程的需要。基于數字化設備的合理應用,實現數據采集,基于通信網絡打造,完成數據傳輸,測繪人員負責審查數據,確保數據采集過程符合需要。為了確保數據完整性,采用合適的技術儲存數據,在儲存過程中,不會影響原始數據清晰度。因此,測繪人員需要重點對區域圖像數據全面核查,為保證地形圖繪制完整性奠定基礎[5]。
3.4 圖形修正技術應用
圖形修正技術可以確保地形圖精度。測繪人員基于信息系統實現圖形數據修正,并對圖形加以編輯,將其作為地形圖編制基礎。采集圖像中涉及建筑物及其他公共設施區域,可采用正交化圖形修正技術,對線條優化設計。考慮到采集圖形精度與圖形修正內在聯系,構建數據分析模型,將修正、編輯后的數據圖形應用于圖形控制。圖形修正和編輯,是確保圖形精度,滿足測繪圖繪制需要的過程,如果采集數據精度不足,無法實施圖形修正和編輯,則需要重新采集圖形數據,保障模型中圖形數據的精度。
由于數字測量應用設備對數據進行全面采集,期間可能會受到建筑環境因素影響,無法直接獲取地形數據,區域內高層建筑或其他設施可能會遮擋、覆蓋地質環境,采用圖像修正和編輯技術,在明確區域位置信息、地表特征的基礎上,對其繪制,若其數據采集存在難度,則可以重新測量,作為地形圖繪制的補充部分。
3.5 其他技術在地質測繪工程中的應用
本文案例中應用數字攝影測量技術,實現對地質地形數據的采集、分析和處理,該技術運用期間,輔助應用其他新技術優化地質測繪工程。按照技術內容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點:
3.5.1 DOM技術
DOM技術在數據定位和數據處理之間,通過二次加工圖像數據,確保數字攝影測量技術采集的圖像信息,符合地形圖測繪要求。該技術主要用于測繪工程期間的數據糾偏。在測繪期間,由于數據采集設備高度、角度等存在差異,圖像存在重疊性,部分圖形數據邊緣并不清晰,應用DOM技術,可以對采集數據處理,通過裁剪、糾偏、鑲嵌等功能,優化和處理圖像,避免測繪系統應用的圖像出現失真、模糊問題,最大限度提高測繪圖像清晰度。該技術應用程序如下:測繪人員將采集的圖像信息輸入軟件系統,大量數據圖像信息在系統中,啟動DOM技術數據識別和采集功能,對系統內圖像數據信息予以處理,排除無用圖像數據和清晰度不滿足要求的圖像數據,剩余圖像數據經過系統重新整合以及裁剪,滿足測繪圖形繪制需要。
3.5.2 三角測量技術
由于區域地質結構比較復雜,測繪工作易受到影響。根據區域地質特點和地質特征,為使數據采集過程適應區域多個地質結構同時采集數據要求,應用空中三角測量技術。將三角測量技術與無人機航拍技術結合到一起,在合理進行參數設計和間距設計的基礎上,對三角測量點進行確定。該技術主要應用于一些比較復雜或者地質結構比較特殊的區域,可以減少測繪的誤差,提高測繪精度。測繪人員首先在測量區域規劃邊緣區域,在航空拍攝的范圍內設置加密點,遇到地質結構比較復雜的區域,圖像數據的識別存在難度,可應用該技術手動對數據調整,確保測量效果滿足地質測繪工程的質量需要。
該技術應用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對數據格式規范統一,案例中根據需求將影像信息格式設定為JPG格式,并將其儲存至系統,通過調整攝像設備焦距,對采集數據的過程進行優化,設備在規劃區域內采集的數據會自動進行,方向和線路等也得以明確。該技術應用需要輔助應用軟件,軟件系統作為數據采集的重要支撐,實現對三角測量的調整控制,通過自動定向功能,減少圖像數據中的多余像點,實現區域圖像的連接。
3.5.3 聯測技術
聯測技術也是基于無人機在圖像數據采集中的應用實現,單個無人機無法實現對大范圍區域的圖像信息采集,需要聯合多個無人機實現區域聯測,對多個模塊區域同時進行數據采集。聯測控制點的設置是該技術應用的基礎,結合地質測繪需求和地質測繪工程標準,對測量高度、測量基礎點等數量進行明確,過多會導致資源浪費,過少會影響地質測繪效率,地質圖形的繪制質量也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因此,基于聯測技術的應用對水平和垂直交叉點進行控制,減少數據誤差。
3.5.4 數字線繪制技術
數字線是基于數字攝影測量技術的應用,對圖像數據科學轉化,實現數字圖像模型與軟件應用的優化,確保圖像數據格式符合地質測繪模型的應用要求。為減少人員操作對測量結果產生的影響,應用交互測繪方式對誤差進行控制,通過顏色控制、代碼控制方式實現數字線測繪。
3.5.5 單片正射影像采集技術
數據節點控制基于單片正射影像采集技術,指導在測量過程中的水壓線以及等高線數據,提高對圖像數據節點的控制能力。測繪人員基于該技術的應用將大量的圖像數據信息整合到系統之中,DSM系統運行應用可以對數據進行處理。
4. 地質測繪技術應用結果分析
基于數字攝影測繪技術的應用,輔助應用聯測技術、三角測量技術、DOM技術進行優化。地質測繪結果顯示,采集的圖像數據信息比較全面,即使在復雜的地質結構之中,也可顯示圖像數據。基于測繪模型的構建,實現對采集數據的科學整合,繪制的地質圖形可以滿足工程質量要求[6]。
5. 結論
綜上所述,新技術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具有適應性,獲取的信息更加準確,采集的圖形分辨率比較高,測繪精度和測繪效率均有提升。目前,數字技術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逐漸普及,可以輔助應用無人機、測量設備實現地質數據的采集,通過建立智能三維模型,實現地質測繪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