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期春,副主任醫師。2008年入職蘇州市廣濟醫院,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濟寧醫學院講師、中級心理治療師。長期從事精神科、心理科臨床工作。2017年于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進修,學習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正念治療等心理治療以及進食障礙、強迫障礙的診治。2018年增加心理咨詢與治療工作。曾參與多項省級、市級課題的研究工作。負責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發表專業論文數篇。擅長抑郁障礙、焦慮障礙、睡眠障礙、雙相情感障礙、進食障礙、強迫障礙等精神科疾病的診斷及藥物、心理治療,青少年情緒障礙的心理評估與咨詢。
今夏,華語樂壇天后李玟的驟然離世,使眾多歌迷震驚之余倍感惋惜。隨后,李玟家人在社交媒體發表一篇長文,文中提及鏡頭前笑容燦爛的李玟已深受抑郁癥困擾多年。而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一部分內心感到痛苦、壓抑,外在卻若無其事甚至常常以積極形象示人的“微笑型抑郁癥”患者,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更多理解與支持。
微笑型抑郁癥,是一種與抑郁癥相關的特殊形式。多見于身份高、學識高、事業有成的群體中。他們的微笑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出于應對社會交往的需要,是礙于面子而違心的強作歡顏,“微笑”的背后藏著深深的孤獨和寂寞。他們的行為和情感體驗缺乏內在的一致,難以表現出“真我”的一面。
現代蘇州:“微笑型抑郁癥”患者們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如何做到在生活中正確識別呢?
劉期春:從內心來講,你對自己不滿意,并且害怕將這種不滿意告訴別人;常有原因不明、難以排除的身體不適感,療養、娛樂、喝酒等方法都無法排解;雖然已經感到非常勞累和疲憊了,卻不能安然入眠;以往的美食無法喚起你的興趣,或者你總是無法克制地吃太多的東西;盡管在領導、同事面前時情緒積極,但一個人的時候常陷入無能為力的消極狀態,思維遲緩……
一旦我們發現自己或者身邊的人有了一些上述的“狀況”,就需要提高警惕,及時尋求心理咨詢師、心理醫生的幫助,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調整自己,恢復健康的心理狀態。
現代蘇州:哪些因素會增加“微笑抑郁癥”發生的風險呢?
劉期春: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它可以影響任何人,不論性格類型如何。雖然抑郁癥不會選擇特定的人,但的確有些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癥。
一、遺傳因素:家族中有人患有抑郁癥的情況下,個體患抑郁癥的風險會增加。二、生理因素:化學物質不平衡、神經遞質異常以及激素變化等生理因素都可能與抑郁癥的發生有關。三、心理因素:個體的個性特點、對壓力的應對能力、自我評價和內在的思維方式都可能對抑郁癥的易感性產生影響。四、環境因素:遭遇激烈的生活變故、家庭不和睦、社交孤立、職業壓力、財務困擾等環境因素都可能增加抑郁癥的風險。
現代蘇州:據統計,“微笑型抑郁癥”常常多發于成功人士及服務型行業人員身上。不少人由于職業或身份需要,盡管其內心感到十分痛苦,但在工作中不得不戴上“微笑”的面具,以應對復雜社會交往場景。對于這部分人群,如何正確地面對“微笑型抑郁癥”的發生?
劉期春:許多人都會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患抑郁癥是種恥辱,即使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和管理人員也不例外,故而他們往往在早期出現一些抑郁癥狀的時候,表現得比較抵觸,認為自己就是暫時心情不好而已,根本算不上什么大問題,更不會及時就醫,導致情況的日益加重,逐漸影響生活、學習、工作、社交等等。
現代蘇州:當發現自己或身邊人處于這一情緒困境中時,該如何應對呢?
劉期春:首先,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可以增強身心健康。在平日的飲食方面,可注意多食豆類、五谷雜糧、蔬菜水果等,減少對肉類的攝入,避免咖啡、濃茶、酒等刺激性飲品,少食辣椒、芥末、花椒、大蒜、蔥、姜等辛辣燥熱之物。找到一些適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聽音樂、讀書、繪畫、跑步、打球、逛街、購物、看電影、會友、戶外活動、長途旅行等,可以怡人情致、利于身心健康。
其次,尋求社會支持也是關鍵,要學會與他人傾訴,摘下微笑的面具,與他人多溝通,與家人、朋友和支持團體保持聯系,共同參與活動,分享情感和經歷,及時將壓力、不良情緒釋放出來,獲得支持和理解。
再者,學會應對壓力同樣重要,學習積極的問題解決技巧,做事有計劃、有條理,掌握放松技巧和心理疏導方法,以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
還有,學會接納自己、接納生活,用一顆平常心看待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態,及時肯定自己,雖然自己不是最完美的,但是依然需要樹立足夠的自信心,輕松面對生活。
現代蘇州:能否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在臨床中,對于“微笑型抑郁癥”有哪些常見的、有效的治療方法?
劉期春:從臨床層面考慮,如果一個人出現長時間的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樂趣,自我評價下降,失眠等癥狀,不要猶豫,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幫助,專業的心理健康專家可以提供適當的治療和支持,幫助您走出困境。
如果情況嚴重的,會給予生物學治療,通過個體化的進行抗抑郁藥物的選擇,逐步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消除患者的軀體不適,改善患者的睡眠等等,同時在生物學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其他各種治療方法,系統性、綜合性地進行治療,幫助患者擺脫痛苦的情緒,回歸正常的生活。
讓我們共同努力,關注心理健康,給予身邊的人關懷和支持。每個人都有可能經歷內心的困擾,而真正的勇氣不僅僅在于微笑,更在于勇敢的面對自己的情緒,頑強地戰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