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又名千朵蓮花山。相傳在遙遠的上古時代,遼東一帶是一片汪洋大海,叫太子海。海上有一座寶島,名曰積翠島。島上有一座高山,叫積翠山,山中居住著美麗善良的積翠仙子。仙子施展神力,使寶島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百姓過著幸福的生活。
后來,從遙遠的東海遷移來一條雙尾惡龍,它對寶島垂涎三尺,經常興風作浪,率水族劫掠,使百姓深受其害。積翠仙子十分同情人們的遭遇,她不顧個人安危,決定用金蓮擋水的方法來拒惡龍于海島之外。
積翠仙子冒著犯天條戒律的危險,盜取日月精華和九天錦繡,不分晝夜忙碌,很快繡成了千朵金蓮花。她又和人們一道將蓮花沿海島的邊緣排列起來。金蓮光焰萬丈,善避水火,惡龍幾次率魚精蝦怪進攻積翠島,都被金蓮所阻,惡龍失去水勢,不敢貿然上島,心中十分惱怒。一日,惡龍派鯉魚精去盜金蓮,鯉魚精趁著月色,潛入寶島,揮刀砍斷束系金蓮的鎖鏈,發出一聲巨響,驚動了島上的人們和積翠仙子,他們紛紛持械趕來,鯉魚精見勢不妙,慌忙拾起砍下的那朵金蓮花,乘風向海上逃去,積翠仙子飛劍擊中鯉魚精,鯉魚精墜空而亡,化作一堆怪石。因此,千山中會寺遺留下寶劍刺魚的怪異山景。被盜去的金蓮花在狂風的吹逐下,飄飄搖搖向南而去,墜入大連海灣的飛蓮池中,從此池中年年蓮花怒放,歲歲碧荷爭艷。惡龍不甘失敗,奏本天庭,控告積翠仙子暗盜日月精華,私采九天錦繡,并力誅水族精靈,犯下大罪。玉帝聞報大怒,不問情由即派天將捉走了積翠仙子。當島上的百姓聞訊趕來時,已不見積翠仙子,只有她留下的蓮花化成了風景秀麗的九百九十九座山峰,正在飛快地增長著,為驅逐水族而向大海深處蔓延,須臾之間,太子海變成一片陸地,被人們稱為太子海峽。人們日夜思念和呼喚著積翠仙子,淚水化作涓涓細流,流淌在千峰萬壑之中,呼聲化作陣陣松濤,回響在千山萬嶺之巔,為了紀念積翠仙子,人們把蓮花化成的山峰和積翠山合稱為千朵蓮花山,也就是現在的千山。
(來源:鞍山市文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