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現階段,多桿合一基礎多采用獨立基礎,獨立基礎的脫空比控制值是設計中的重要指標,脫空比控制值的大小將直接影響到基礎尺寸的取值,目前尚無專門的規范對多桿合一基礎脫空比進行規定。結合既有相關規范對脫空比的要求,研究分析了獨立基礎基底脫空比與基礎抗傾覆安全系數的關系,并分析了典型多桿合一基礎的基底脫空比與基底最大壓應力的關系。根據分析結果,建議多桿合一基礎的基底脫空比按15%控制較為合理。
關鍵詞 獨立基礎;基底脫空比;抗傾覆安全系數;基底最大壓應力
中圖分類號 TU470+.3 文獻標志碼 A
0引言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道路兩側交通指示牌、信號燈、監控等各類設施桿件林立,交叉重復的桿件對城市街道的景觀產生了較大的不良影響,桿件的重復設置也增加了道路的工程造價。多桿合一是將多種桿件功能匯集在一個綜合桿上,有效的減少了道路兩側的桿件數量,已成為新建城市道路桿件設計的趨勢。現階段,多桿合一基礎多采用獨立基礎,獨立基礎的脫空比控制值是基礎設計中重要的指標,其取值的大小將直接影響到基礎尺寸。目前,尚無專門的規范對多桿合一基礎的脫空比進行規定。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既有相關規范對基礎基底脫空比控制值的規定見表1。
目前,除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2]外,其他相關規范并未對基底脫空比的取值依據及作用進行說明。根據該規程第12.1.7條的條文說明:為使高層建筑在水平力和豎向荷載作用下,地基壓應力不至于過于集中,對基礎底面壓應力較小一端的應力狀態作了限制,滿足本條高層建筑結構的抗傾覆能力具有足夠的安全儲備,不需驗算結構的整體傾覆。因此,限制基底脫空比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控制結構的抗傾覆安全性,另一方面是控制地基壓應力不至于過大。
1基礎抗傾覆穩定與基底脫空比的關系
為分析獨立基礎抗傾覆穩定與基底脫空比的關系,現以平面寬度為b,長度為l的矩形獨立基礎為例,進行抗傾覆安全系數計算。當基底脫空比大于0時,偏心荷載作用下獨立基礎的基底壓力見圖1。
由上述可知,獨立基礎基底脫空比與基礎結構抗傾覆安全系數成線性反比關系,當基底脫空比按小于15%控制時,基礎的抗傾覆安全已有足夠的安全富裕。
2基底脫空比對基底最大壓應力的影響
3結論及建議
(1)對于多桿合一的基礎設計,當基底脫空比按k≤0.15控制時,基礎的抗傾覆安全系數已有足夠富裕。
(2)與普通框架結構柱的獨立基礎不同的是,多桿合一基礎的上部結構傳遞下來的軸力較小。當基礎平面尺寸大于1.5m×1.5m時,并控制基底脫空比k≤0.15,基底最大壓應力Pkmax≤1.2fa普遍可以滿足。
(3)在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2]中以H/B上部結構的高寬比來作為脫空比控制值劃分的依據,但該條規定適用于基礎寬度B與上部結構寬度B相同的情形。對于多桿合一基礎,如以高寬比H/B大于4,脫空比按0控制,過于保守,且不盡合理。建議多桿合一基礎的基底脫空比按小于15%控制較為合理。
參考文獻
[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版)[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
[2]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3]高聳結構設計標準:GB50135-2019[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9.
[4]風電機組地基基礎設計規定:FD003-2007(試行)[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5]戶外廣告設施鋼結構技術規程:CECS148:2003[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
[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