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望德堂區繁忙的街頭,聳立的華士古達嘉馬花園綠意盎然,走過這座象征葡萄牙人探索東方未知土地的“圖騰”,穿過東望洋新街往南望去,金光閃閃的新葡京酒店赫然映入眼簾。
葡萄牙人在這片土地上的開拓已經成為歷史,而澳門的故事仍在上演……
紙醉金迷的五星級酒店
站在東望洋新街街口,無論天氣陰晴,都能看到新葡京塔樓的金光熠熠生輝。關于塔樓外形的解讀有許多,大部分都與風水有關。有種說法是塔樓的外形像一支朝下的箭矢尾部,裙樓是箭筒,塔樓則是收入箭筒中的箭,意在將四面八方的財氣盡入囊中。另一種說法是新葡京的裙樓像一只巨大的會發光的金蛋,既能聚客盈門,又能以金生金,延綿不絕。
其實觀察細部的輪廓就會發現,新葡京塔樓向上延伸的線條構成的曲線,非常類似盛放時層疊的蓮花花瓣,外立面的線條甚至刻畫出了花瓣透光的質感,顯得大氣又精致,這其實才是設計者的用意所在——酒店的外形與澳門“蓮花之城”的美譽呼應,象征新葡京乃至澳門旅游娛樂公司與這座城市緊密交織、命運與共的關系。
新葡京工程總共造價44億澳門元,地盤面積約1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35000多平方米。其中蛋狀鉆石裙樓面向老葡京酒店,面積38000平方米,建筑外表配備5000平方米的球狀液晶顯示屏——萬象球。呈蓮花狀的酒店大樓部分背靠澳門葡文學校,上闊下窄設計,樓高260米,共52層,提供431間客房,另有會所、附設餐廳、品牌商店、宴會廳、酒店大堂等。新葡京目前為澳門最高大廈及第二高建筑物(第一高的建筑物為澳門塔)。
裙樓內部的新葡京娛樂場于2007年2月11日落成,并由澳門時任行政長官何厚鏵主持開幕啟用儀式。整個娛樂場分為四層,總共設有240張賭桌及750部角子機,主要游戲樓層設有10個貴賓廳,并提供超過140張百家樂賭臺。
新葡京酒店于2008年落成,同年12月17日開幕,是澳門首間“七星級”標準的五星級酒店,每間客房均配備蒸汽浴室、直徑60厘米的熱帶雨林花灑頭、多向式按摩浴池、40寸電視以及5.1環繞立體聲組合音響系統,浴室里更設有嵌入墻壁的鏡面電視。
除了規模宏大的賭場和裝修奢華的房間,位于新葡京頂樓四十三層的米其林三星食府天巢法國餐廳,是明星大廚喬爾·侯布匈在港澳地區的旗艦餐廳。該餐廳曾連續十二年拿下《米其林指南》“三星”的殊榮,這個成績在全澳門僅此一家。餐廳八成食材由法國進口,每月都會更換菜單。
另外,新葡京還有以特色粵菜聞名的高級食府——8餐廳,分別獲得米其林三星榮譽及黑珍珠二鉆殊榮,創新扒房大廚亦獲得米其林一星及黑珍珠鉆級餐廳殊榮。新葡京還因擁有逾17000款名酒佳釀的豐富酒藏,收獲了全球眾多重要獎項,其中大多數酒款在由羅伯特·帕克創辦的《葡萄酒宣導家》雜志中,被評予91分以上的高分。
澳門博彩業歷史從這里開始改寫
說到新葡京,就不得不提它的前任首席執行官以及澳門旅游娛樂公司的創始人之一——“賭王”何鴻燊。何鴻燊1921年出生在香港,2020年逝世之后也安葬在香港。1941年抗日戰爭中,家道中落、被迫從香港大學肄業的何鴻燊,應日本商人齊藤的邀請,到澳門聯昌糧油公司擔任秘書,這便是他和澳門結緣的起點。在他極富戲劇性的一生,最高光的篇章莫過于他白手起家,改寫澳門博彩業歷史的故事。
何鴻燊出身于香港何東家族,是何東弟弟何福的孫子,家族背景顯赫。如果游覽過澳門崗頂前地的話,應該對明黃色外墻的何東圖書館印象深刻,那正是何東家族遵照其遺愿在1956年捐贈給澳葡政府的。
何鴻燊的父親何世光曾任渣甸洋行買辦和港英當局定例局(后來的立法局)議員,縱橫香港政商兩界,對何鴻燊也是極盡寵愛。在赤柱海灘旁,他專門尋得寶地為兒子添置了別墅,何鴻燊從小就在這里享受著富貴公子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34年,因投資怡和洋行股票失利,何世光一夜間傾家蕩產,為了躲債遠走越南,求助于何家親朋卻遭惡語詬罵。何鴻燊后來曾形容,“(親戚)一向當我是寶的,忽然都當我是咸水草”。但也正是這段突然一貧如洗的經歷,在13歲的何鴻燊心中埋下了奮發的種子。
1961年,因為大人物放話被迫放棄生意、離開澳門已經8年的何鴻燊,突然接到了姐夫葉德利合伙參與澳門專營賭業招標的邀約,這時的他在香港通過接手房地產項目,資產已逾千萬,雖然先前因為經歷家道中落,對賭博甚為反感,但他還是答應了姐夫的邀約。后來,何鴻燊還通過反復勸說,拉來香港財力和名望首屈一指的霍英東加盟競標。霍英東提出的“繁榮澳門”的觀點,也得到何鴻燊的贊譽,并成為他中和社會對賭場產業偏見和抵觸、長期掌控澳門博彩產業的基本策略。
何鴻燊在博彩業引入兩項創新:創辦賭團、分租賭廳。他將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引入澳門博彩業,比起事事關心、事無巨細的經營風格,他更關注賭場的整體經營情況:每月盈利的多寡、人事的調動變化、員工的薪資高低等。何鴻燊廢棄了博彩業傳統的師門概念,改以現代職業培訓和人才開發體系大規模培養新人。他還重設了小費的分配模式:10%作為保險費付給政府,20%分給賭場的行政及秘書人員,指定作為“招待旅游”的開支(即應酬費),70%按資歷分給賭場工作人員,這大大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收入,甚至一度讓澳門人認為能進入賭場工作就是捧上了“金飯碗”。隨著老葡京、海島、東方、君怡等娛樂場的揭幕,何鴻燊的改革通過龐大的業務規模,傳導至澳門博彩業的各個角落。在經營博彩業基本盤的同時,何鴻燊的經營領域還自港澳之間的船務開始,逐步拓展到航空、傳媒、金融、電訊、都市開發等領域,可以說改變了整個澳門的面貌。
號稱“東方蒙特卡洛”的澳門,經濟在過去很大程度上依賴著博彩業。1980年代,出口加工業的產值曾一度飆升到澳門生產總值的37%,但由于缺乏現代產業技術,同時勞務成本偏高,澳門顯然沒有支撐其發展的長期動力,出口加工業的總產值比重迅速大幅回落到27%。澳葡政府實際上長期依靠賭稅存活,1982年12月,何鴻燊主動提出增加賭業稅額,時任總督高斯達就公開贊揚何鴻燊掌管的博彩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1992年,澳門當局的博彩稅收一度占據總稅收的九成,高達34億港元。但從1996年開始,澳門博彩業發展由正轉負,游客數量和收益開始大滑坡,很快整個行業便活力不再。同時,由于葡萄牙駐澳門末任總督韋奇立拒絕設立財政儲備,同時以權謀私、中飽私囊,只聚精會神搞所謂“名垂千秋”的大工程,而忽視迫在眉睫的民生問題,使得臨近回歸的澳門出現嚴重的經濟倒退和治安惡化,燒車案、槍擊案此起彼伏,為社會發展埋下重大隱患。
1999年澳門回歸之后,博彩業專營權分配的問題也浮上了臺面——到底是繼續一家獨大、壟斷承辦,還是多家經營,良性競爭?2001年,澳門特區政府決定頒發三張可以分拆的賭權執照,并歡迎外國公司競標,這吸引了一大批外來投資者參與,最終銀河和來自美國的永利進入澳門,蕭登·艾德森(SheldonAdelson)等國際賭業大亨隨后也紛至沓來。何鴻燊掌管的澳門旅游娛樂公司享有澳門賭業近半個世紀的專營權至此結束。打破壟斷的澳門博彩業迅速恢復了經濟發展“龍頭”作用,成為亞洲金融危機后,澳門經濟中的“一枝獨秀”,而歡迎競爭的何鴻燊,也在新環境下發現了更多新機遇。
蘊含家國情懷的酒店藏品
現在的新葡京酒店,瑰麗堂皇的酒店大堂是不可錯過的看點,在何鴻燊銅像的周圍,陳列著不少賭王自己珍藏的古董和藝術珍品,其中包括一顆令人眩目的鉆石——“何鴻燊之星”。這是一顆全球最大的罕見枕形天然鉆石,重達218.08克拉,被美國GIA組織評為全球最完美切割、完美對稱及成色最高的D色全美鉆石。銅像另一側,則是同樣重達216克拉,要價至少8000萬美元的藍寶石,名叫“福祿壽”。
這里還有兩尊體量巨大,以賭王摯愛的“大鬧天宮”為主題的藏品,分別是猛犸象牙化石牙雕擺件和翡翠玉山。除此之外,金孔雀、黃金園林、黃金龍船、天官賜福鐘金碧輝煌,彌勒佛玉雕、玉雕觀音山、“魚與熊掌兼得”的玉擺件巧奪天工,住客游人無不贊嘆。
這些豐富的藏品中最為大眾熟知的,莫過于圓明園馬首,何鴻燊銅像背后展示的正是其復制品,而原件則在時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的2019年,由何鴻燊正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
圓明園馬首本系北京圓明園海晏堂前噴水池中“十二生肖”水力鐘的一部分,由郎世寧設計、蔣友任督建。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之后,十二生肖獸首從此流失海外。2007年9月初,蘇富比拍賣行發布消息稱,將以“八國聯軍-圓明園遺物”專拍之名拍賣馬首銅像。消息傳出,各界嘩然。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率先發表聲明“堅決反對公開拍賣馬首銅像”,并提出應以公益方式實現馬首回歸。
關鍵時刻,何鴻燊于拍賣會舉行之前以6910萬港幣購得馬首銅像,并宣布將會捐贈給國家。“六千九百多萬港元確實是貴了一些,但為了讓國寶回歸祖國,貴點也值了”,何鴻燊坦率地說,“我希望能借此帶動更多人參與保護中國文物的工作,共同宣揚愛國愛民族意識。”
這并不是何鴻燊第一次向國家捐贈文物,與馬首銅像相似,2003年9月19日,流失海外達143年的豬首銅像回到北京,也是何鴻燊積極出資,才使得國寶重歸。2007年,他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了五件藝術品,分別為油畫《南京條約》《世紀大典》《毛澤東會見希思》,以及青銅雕塑《毛澤東像》《鄧小平像》這五件藝術品,均為各大藝術家們為紀念1997年香港回歸而創作。
在經商生涯的后半段,何鴻燊經歷了內地從“烏燈黑火”到“燈火輝煌”的巨變,他說他看到的是城市的變化、國家的進步,他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斯人已去,但濠江蓮島的“何鴻燊元素”已深入城市肌理,賭王叱咤風云的神采,更會在每一位走進新葡京的游客心中,種下好奇和贊嘆的種子,無論是商戰中縱橫捭闔,還是白手起家、家國情懷,這位當年只身勇闖澳門的落難少爺創造的傳奇,將永遠為人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