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氮肥是影響水稻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本試驗選取13個水稻品種為供試材料,設置三個氮肥施用水平,結果表明:選取的材料中,有9個品種在施氮量15 kg/667 m2水平下產量最高,2個品種的產量隨施氮量遞減而增加,2個品種的產量隨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食味品質方面,13個品種的食味值可以在低氮處理下達到最高水平。
關鍵詞:水稻;氮肥;產量;食味品質
中圖分類號:S511.062"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6737(2023)02-0030-04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on Yield
and Taste Quality of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
LI Xiao-wan
(Liaoning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Shenyang 110161, China)
Abstract: Nitrogen fertiliz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 In this experiment, 13 rice varieties were selected as test materials, and three nitrogen application levels were se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9 rice varieties was the highest at the level of 15 kg/667 m2. The yield of two varieti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the yield of two varietie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itrogen fertilizer. In terms of taste quality, the taste values of 13 varieties were at the highest level under low nitrogen treatment.
Key words: Rice; Nitrogen fertilizer; Yield; Taste quality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大約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高產和優質是水稻育種的兩個重要目標,氮肥施用是水稻生產中一項重要的栽培措施。關于氮素對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前人做了大量研究。多數研究認為,水稻產量隨著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出一定范圍后,氮素利用率降低,部分產量因子下降,同時造成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在氮素對食味品質影響方面,有研究認為,隨氮肥施用量增加,稻米食味蒸煮品質變差,但影響稻米品質的因素眾多,尚未達成一致結論。本試驗選取13個遼寧省本地主栽水稻品種為供試材料,設置三個氮肥水平,分析不同氮肥施用量對水稻產量及食味品質的影響,為水稻生產實踐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地點
選取13個遼寧省種植面積較大的水稻品種為供試材料,其中遼粳9、遼粳371和遼粳401為常規粳稻品種,遼16優06、遼99優397、遼99優30、粳216優34、粳優165、粳優106、粳優653、粳優558、粳優586和遼優9906等10個品種為雜交粳稻。
供試地點設在遼寧省水稻研究所試驗基地,土壤為稻田土,土壤基本理化性質:有機質18.0 g/kg、全氮11.6 g/kg、堿解氮106.52 mg/kg、速效磷10.23 mg/kg、速效鉀138.85 mg/kg、pH值6.8。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三個氮肥水平,分別為N0、N1和N2,其中N0為常規氮肥用量(15 kg/667 m2),N1為減氮15%處理,N2為增氮15%處理。氮肥肥料品種為硫銨,施肥比例為底肥∶蘗肥∶穗肥=4∶4∶2。4月20日育苗,5月20日移栽,10月5日收獲,種植密度為30.0 cm×15.2 cm,單株種植。試驗每個氮肥水平設三次重復。栽培管理措施同正常大田管理一致。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成熟期后每個小區選取3穴,自然風干后進行考種,調查有效穗數、穗粒數、千粒重和結實率,同時,每小區選10 m2實割測產。
食味值的測定使用STA1B 型食味計(日本佐竹公司)進行,每個品種稱取30 g精米,按1.5:1的水米比例加入純凈水,用蒸飯器蒸煮30 min,吹風機冷卻20 min,攪拌后在室溫25 ℃的條件下自然冷卻1 h,上機測定,測得米飯的外觀值、硬度值、粘度值、平衡值和食味值。
1.4 數據分析與處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利用DPS軟件進行相關數據的統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氮量對水稻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由表1可以看出,13個品種中,有9個品種的產量以N0處理為最高,分別是遼粳401、粳優165、粳優106、遼99優30、遼粳9、遼粳371、粳優586、遼優9906和粳216優34。遼99優397和粳優653的產量以N1處理為最高,隨著施氮量的遞減而產量增加,說明這兩個品種的耐低氮性較好。遼16優06和粳優558以N2處理為產量最高,其產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所有供試品種中在各處理下的產量水平沒有顯著差異。
遼粳401、粳優106、遼粳371、粳優558、粳優586和遼優9906共6個品種的結實率在N0處理下為最高水平。遼99優397、粳優653和遼16優06的結實率在N1處理下水平最高,隨著施氮量的逐步降低而增加。粳優165、遼99優30和遼粳9的結實率隨著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在N2處理下達到最高水平。粳216優34在N0處理和N2處理下結實率相同。其中,遼粳401和粳優165的結實率在N1處理下與其它兩個處理有顯著差異;粳優586和遼優9906在N0處理和N2處理下的結實率有顯著差異;粳優558的結實率在N0處理下和N1處理下有顯著差異。其它品種無顯著差異。
在其它測定項目中,遼99優30的穗粒數在N0處理下和N2處理下有顯著差異,千粒重在N2處理下與其它兩個處理水平有顯著差異,其它品種在各處理水平下沒有顯著差異。
2.2" 不同施氮量對水稻食味品質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13個水稻品種的食味值在N1處理下可以達到最高水平,其中粳216優34的食味值在N1處理下和N2處理下水平相同,粳優106在N0處理下和N1處理下食味值水平相同,說明減施15%的氮肥可以提高這些水稻品種的食味品質。在13個品種中,遼99優30、遼粳9、遼粳371和粳優653的食味值在N1處理下與其它兩個處理有顯著差異;粳優165、粳優558和粳216優34在N0處理下與其它兩個處理有顯著差異;粳優106和粳優586在N2處理下與其它兩個處理有顯著差異;遼99優397、遼優9906和遼粳401的N1處理與N0處理有顯著差異;遼16優06的食味值在三個處理間均有顯著差異。
在外觀品質方面,各品種均在N1處理下處于最高水平。在硬度特性上,遼99優397、遼粳401、粳優165、遼99優30、遼粳9、遼粳371、粳優653和粳優586等8個品種在N1處理下與其它兩個處理有顯著差異,粳優558在N0處理下與其它兩個處理有顯著差異,遼優9906和粳216優34的N1處理與N0處理有顯著差異,粳優106和遼16優06三個處理間均有顯著差異。
3" 結論與討論
3.1" 氮素對產量的影響
氮素在水稻生產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1],關于施氮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前人已有大量研究。普遍認為,增施氮肥能夠促進水稻增產。申義珍[2]認為,施用氮肥量過多或過少均能引起水稻的減產。國內外許多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種對氮肥有不同的需求量。本試驗的13個供試品種中,有9個品種在施氮量15 kg/667 m2下處于最高產量水平,遼99優397和粳優653的產量隨施氮量遞減而增加,可認為是氮高效材料,在肥力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可獲得高產,氮素利用率較高,有利于降低成本,環境可持續發展,減少土壤板結。遼16優06和粳優558的產量隨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是高氮下獲得高產的水稻品種,耐肥,可種植在習慣高肥區域,土壤肥沃地區。
3.2" 氮素對品質的影響
氮肥是影響水稻品質的重要因素[3]。多數研究結果表明,食味品質的提高需要降低氮素的施用。唐健[4]指出,適量增加氮肥,可以提高稻米的外觀品質、加工品質和營養品質,但會使食味品質變劣。本試驗中,13個品種的食味值均可以在低氮處理下達到最高水平,說明適當減氮可以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質。硬度、粘度和平衡三個指標在13個品種間有不同變化趨勢,考慮可能是品種差異的原因。因此,在實際生產中,不同的水稻品種要采用不同的施氮量。
參考文獻:
[1] 王日,施宗根,李莉,等.氮肥用量對科兩優10號莖蘗及產量影響的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23):103-105.
[2] 申義珍,張正林,錢曉晴,等.高產水稻的氮素營養特點與施肥[J].土壤通報,1994(2):78-80.
[3] 孫楠,王術,黃元財,等.氮肥施用量對粳米品質的影響[J].作物雜志,2012(3):109-113.
[4] 唐健,唐闖,郭保衛,等.氮肥施用量對機插優質晚稻產量和稻米品質的影響[J].作物學報,2020,46(1):11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