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無創通氣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患兒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呼氣末期正壓(PEEP)、吸入氧濃度(FiO2)水平的影響。方法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0例NRDS患兒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患兒接受無創通氣治療,觀察組患兒接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無創通氣治療。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治療相關指標(無創通氣時間、氧療時間、住院時間),治療前、治療24 h后PaO2、PaCO2、PEEP、FiO2水平,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觀察組患兒無創通氣時間、氧療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較治療前,治療24 h后兩組患兒PaO2水平均顯著升高,PaCO2、PEEP、FiO2水平均顯著降低;觀察組患兒PaO2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aCO2、PEEP、FiO2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lt;0.05);對比對照組和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13.33% vs 16.6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無創通氣治療NRDS療效明顯,可促進癥狀改善,改善血氣指標,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 ; 無創通氣 ; 動脈血氧分壓 ; 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 ; 呼氣末期正壓 ; 吸入氧濃度
【中圖分類號】R7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08.0049.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08.016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該病以早產兒較為多見,主要是新生兒的肺臟在母體內發育異常,肺表面先天性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使肺不斷萎縮,導致嚴重呼吸不暢,若未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還易引起肺部感染、肺出血等并發癥,威脅患兒生命健康。無創通氣為臨床上常用的呼吸支持方式,可使氣道保持擴張狀態,避免肺泡萎縮,改善通氣功能與氧合,但長期使用會導致氣胸、腹脹等不良現象,影響治療效果[1]。NRDS的發生主要與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有關,因此,補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尤為關鍵,可降低肺泡表面張力,提升肺部順應性,改善氧合功能,加速患兒康復[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無創通氣治療NRDS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0例NRDS患兒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18、12例;順產17例,剖宮產13例;胎齡29~35周,平均(32.00±1.45)周。觀察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17、13例;順產15例,剖宮產15例;胎齡28~36周,平均(32.00±1.47)周。對比兩組性別、分娩方式、胎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8版)》 [3]中NRDS的診斷標準者;日齡lt;1 d者;無肺實質疾病者;均需給予呼吸支持者等。排除標準:伴有先天性疾病者;具有血液系統、感染性、惡性腫瘤疾病者;對肺泡表面活性物質過敏者;合并營養代謝性疾病者等。研究已經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法定監護人均對本研究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接受無創通氣治療:應用呼吸機[東機貿(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型號:SLE1000],依照設備使用說明書調整參數,氧流量:6~8 L/min,吸入氧濃度(FiO2):0.4~0.6,呼氣末期正壓(PEEP):3~8 cmH2O(1 cmH2O=0.098 kPa)。撤機標準:當患兒沒有呼吸暫停及心率下降,FiO2 lt; 0.3,PEEP lt; 4 cmH2O,經皮血氧飽和度大于88%,且患兒呼吸平穩時,則可以撤機。觀察組患兒接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無創通氣治療。無創通氣治療方式同對照組。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在進行無創通氣治療的同時,給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劑(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128,規格:70 mg)治療,將70 mg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劑與1.5 mL滅菌注射用水混合均勻,并加溫至37 ℃,首次劑量70 mg/kg體質量,分4次注入,每次注入時間10~15 s,給藥后立即以復蘇氣囊加壓通氣2~4 min促使藥物彌散、分布均勻,并在藥物注入后持續輔助通氣治療。結合患兒實際情況給予1~2次重復治療,用藥劑量和給藥方法不變,但兩次給藥之間間隔超過12 h。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其中顯效:治療后12 h內,患兒臨床癥狀消失,經皮血氧飽和度gt;85%,X線檢查雙肺紋理清晰;有效:治療后12 h內患兒臨床癥狀明顯緩解,70% ≤經皮血氧飽和度≤ 85%,X線檢查雙肺陰影面積縮小;無效:治療后12 h內患兒臨床癥狀未發生任何改善,經皮血氧飽和度lt;70%,X線檢查顯示雙肺陰影面積未縮小甚至有所增大[3]。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患兒無創通氣時間、氧療時間、住院時間。③比較兩組患兒的血氣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4 h后抽取兩組患兒動脈血3 mL,應用動脈血氣分析儀(雷度米特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型號:ABL90FLEX)檢測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呼氣末期正壓(PEEP)、FiO2。④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氣胸、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腹脹、肺動脈高壓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 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治療相關治療、血氣指標)均經K-S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治療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無創通氣時間、氧療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PaO2、PaCO2、PEEP、FiO2水平比較 較治療前,治療24 h后兩組患兒PaO2水平均顯著升高,較治療前,治療24 h后兩組患兒PaCO2、PEEP、FiO2水平均顯著降低;較對照組,治療24 h后觀察組患兒PaO2顯著升高,PaCO2、PEEP、FiO2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13.33% vs 16.6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NRDS為早產兒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由于早產兒肺部發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質生成少,易使肺泡萎縮,無法滿足肺通氣換氣功能的需求,導致患兒呼吸窘迫。NRDS是導致早產兒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病情發展迅速,若未及時得到有效治療,極易引發低氧血癥甚至死亡。對于此癥,臨床主要治療原則為改善患兒呼吸功能、減少肺泡萎縮、增加肺泡順應性,臨床常采用的治療方法為無創通氣,無創通氣可提供持續機械通氣,有助于提高患兒殘氣量,避免肺泡萎縮,改善患兒通氣功能,但臨床發現,長期進行無創通氣治療會引起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影響治療效果,預后不佳[4]。因此,尋求一種對NRDS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十分必要。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主要是由肺泡表面蛋白質、磷脂等組成的一種混合物質,可減小肺表面的張力,增加肺泡的順應性,促使肺泡正常擴張與收縮,改善肺部氣體交換,同時輔以持續的機械通氣,有助于避免患兒因自主呼吸排出藥液[5]。兩者聯合治療可產生協同作用,促使患兒肺泡膨脹,還可減少液體分子間的吸引力,降低肺泡液氣表面張力,使肺泡回縮力相對減小,改善肺順應性,進而可緩解患兒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6]。通過對比兩組患兒臨床療效與臨床相關指標,結果發現,較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升高(70.00% vs 96.67%);較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的無創通氣時間、氧療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縮短,表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無創通氣治療NRDS療效明顯,可促進癥狀改善。
NRDS發生后,肺泡萎縮,肺部通氣量降低,會促使呼吸道內大量二氧化碳潴留,導致PaCO2、FiO2水平升高,加重缺氧程度;PaO2主要是指以物理狀態、溶解在血漿內的氧分子所產生的張力,可有效評估患兒缺氧情況;NRDS患兒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呼氣末肺泡萎縮,氣道阻力短時間內升高,從而導致PEEP異常升高[7-8]。本研究通過對比兩組患兒的血氣指標,結果顯示,較對照組,治療24 h后觀察組患兒PaO2水平顯著升高,PaCO2、PEEP、FiO2水平顯著降低,提示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無創通氣治療NRDS療效顯著,可改善患兒血氣指標。究其原因,無創通氣治療NRDS患兒,可消除氣道阻力,緩解缺氧狀態,排出二氧化碳,避免肺泡萎縮,從而可提高氧合功能;聯合補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能夠進一步提升肺順應性,且能夠有效降低呼吸機參數,減輕輔助通氣治療的損傷[9-10];此外,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藥效快且持久,可有效代替肺表面缺乏的活性物質,在無創通氣治療的同時,應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可誘導肺泡擴張,增加肺功能殘氣量,從而可促進氣體交換,改善患兒血氣指標[11-12]。
另外,通過對比分析兩組患兒治療的安全性,結果發現,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生率(13.33% vs 16.67%)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進一步說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無創通氣治療NRDS安全性良好。可能是因為,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有助于改善患兒肺換氣、肺通氣功能,促使機體氧供充足,可促使各臟器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促進病情盡快改善,還可降低呼吸機使用頻率,降低不良反應發生風險[13]。
綜上,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無創通氣治療NRDS療效明顯,可促進癥狀改善,改善血氣指標,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安全性良好,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毛榮斌, 張永紅, 張澤佳, 等.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鼻塞持續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3, 13(12): 1620-1621.
周文莉, 劉英, 嚴超英, 等. 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 中國婦幼保健, 2013, 28(25): 4152-4155.
胡亞美.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 8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 453-464.
袁靜, 鐘文華, 黃華飛.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觀察[J]. 兒科藥學雜志, 2015, 21(1): 22-24.
吳年冬. 氣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質-拔管聯合經鼻雙水平正壓通氣與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早產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療效的比較研究[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5, 23(12): 90-93.
馮愛民, 謝秀春, 王苗, 等. 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無創高頻振蕩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效果觀察[J]. 河北醫學, 2019, 25(3): 551-555.
曹嵐, 莊承.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氣道持續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觀察[J]. 中國婦幼保健, 2013, 28(20): 3276-3278.
勞慶祿.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輔助機械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及對血液指標的影響[J].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5, 21(6): 781-784.
景衛利, 劉彩霞, 謝集建, 等.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對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氧合功能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4(14): 1547-1549.
邱靜, 尹彬, 劉漢玲, 等. 大劑量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劑聯合BiPAP通氣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氧合指數及機械通氣的影響[J]. 海南醫學, 2019, 30(3): 345-349.
陸紅武, 王文靜, 胡林林.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輔助機械通氣療法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效果觀察[J]. 海南醫學, 2022, 33(16): 2120-2123.
郭靜.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J]. 吉林醫學, 2022, 43(2): 433-434.
楊云蓮, 張鵬, 郭平佳. 無創正壓通氣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及對患兒血氣指標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21, 36(11): 2553-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