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各類短視頻、社交軟件得到廣泛應用,對學生產生了極大的誘惑力。課堂散漫、活躍度低現象頻發,如何適應互聯網帶來的沖擊,借助新媒體的優勢,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優化教學設計和方法,打造智慧在線課堂,已成為現在高校改革的重中之重。據此,針對新媒體環境下的汽車營銷策劃智慧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教學改革;智慧課堂
中圖分類號:G712" 收稿日期:2022-11-18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3.01.029
1 背景概述
網絡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對高職教育帶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傳統的汽車營銷策劃課程,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對于知識的了解僅限于課堂中,知識碎片化嚴重,缺乏關聯度,與其他專業融合度較低[1-2]。
高職學校的學生,性格活潑好動,喜歡動手實踐,討厭枯燥的理論講解。同時,他們學習習慣較差,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面對游戲、社交軟件,抵抗力不足。
面對教育數字化、信息化轉型,實現精準教育、公平教育,教師面臨巨大的考驗[3-4]。如何打造在線智慧課堂,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打破傳統課堂的時間限制、空間限制,借助新媒體的優勢,連通電腦大屏和手機小屏,實現課堂和網絡完美融合,引入豐富的拓展資源和企業案例,將是我們面對的重大挑戰。
2 汽車營銷策劃智慧課堂的構建思路
我們將秉持“資源融合、平臺打通、數據共享、內容定制”的新模式,構建汽車營銷策劃智慧課堂。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導入時事熱點案例,引入職業技能競賽特色模塊,搭建汽車營銷策劃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庫。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連接職教云+騰訊課堂平臺,打破傳統課堂限制,隨時隨地都能在線學習。并且,根據需求導向、目標導向,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內容和課堂活動,進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控能力,同時強化學生群體的代入感和參與感。最后通過數據分析、監控每個課堂教學環節,覆蓋與學生溝通的全過程。
2.1 搭建一個平臺,實現知識交叉融合
a.橫向融合。
利用職教云的平臺優勢,引入資源庫+慕課中的優秀資源,豐富課程內容。同時,與專業相結合,銜接拓展相關的汽車保險、融資租賃等課程,把課程小賣店轉化成一個課程大超市。
b.縱向對接。
為了與崗位更好地融合,需要引入汽車行業最新職業標準、技術標準、業務流程等框架性資源。同時,引入職業技能競賽視頻和企業案例等特色模塊,讓學生全面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2.2 改變學習習慣,實現自主學習
要重點分析學生學情,成為讀懂學生的分析師。考慮到高職學生生源復雜,高考生源和單招、對口、軍轉干生源混合在一起,對知識的把握程度,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參差不齊。因而,要發揮職教云信息技術平臺的優勢,通過課前監督、課中互動、課后練習的模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實施監控學生的在線學習時長、課件學習進度和作業分析,及時把握學生學習的全過程。
2.3 強化對課程質量的認證,增強內容的銜接性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重新修訂教學大綱。逐步實施學分制改革,引入“1+X”電商考證、“1+X”網約車考證,緊密對接企業的用人需求和崗位考核標準,重新優化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重視思政教育,以期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真正目的。
根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根據教學大綱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把知識點重新梳理、排列組合,設計模塊化課程,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建立以體現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考核標準,有針對性地根據課程模塊進行考核,內容包括學生的知識、技能與素養等。
從學生成長需求出發,以項目設計為主線,做好思想引領,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實現課堂設計向“精準化、情境化、趣味化、思政化、信息化”轉變,打造智慧課堂。
基于學生深度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根據模塊化內容,建構結構化知識,方便知識點的遷移、應用、探究新知等方法的指導。重新設計、整合、優化模塊化教學資源,主要包括教材、活頁式學習手冊、課程思政資源等。需要教師團隊不斷優化自己的混合式教學技能,學習利用AI技術、H5技術等,制作微課設計和錄制。在提高自己教學效率的同時,方便學生自主調節學習進度,并要從課堂中提煉學習方法,讓學生有法可依。
2.4 引入新媒體軟件,喚醒學生學習興趣
現在新媒體的廣泛運用,營銷載體的變化,新媒體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特別是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營銷模式普及,使得對新媒體的運用、推廣、分析和文案撰寫能力,也逐漸成為企業用人需求的一個重要考核標準[5-6],這重點體現在視頻的錄制、剪輯、文案撰寫、H5海報制作、PS、office等方面。而這些也都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方向,讓他們從新媒體營銷的讀者、觀眾、消費者、參與者、傳播者,轉變成創作者。
2.5 注重學生體驗,提高課堂互動參與性活躍度
要緊抓學生興趣,打破傳統,以錄制短視頻、微課等形式,豐富課程形式,把知識點與熱門話題、企業創意案例銜接起來,優化知識內容,給學生帶來有趣、好玩、想參與的課堂體驗。
3 汽車營銷策劃智慧課堂的實踐與優化
基于深度學習展開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需要堅守課程場域,提升課程組織的科學性。思考如何設計貼切企業崗位的學習情境、探索學與教的混合式課堂學習模式的設計與實踐、探討利用數字化教學,打造智慧課堂、如何培育學生好奇心與想象力的途徑和方法、可視化知識呈現的設計等,讓學生真正實現深度學習。本文提出的智慧課堂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按照80 min課時的時長來設計,筆者通常會把課堂分為多個環節,如圖2所示。
3.1 課前發布學習任務書,重在監督
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自覺,提高學習自主性。課前布置預習任務,通過職教云發布學習任務書。任務書里面,需要明確羅列出本次課堂的知識點,標注重點、難點。告知學生需要提前學習的案例、視頻或課件。在這個環節,一定要設計預習后的微討論和小測試環節,來檢測學生的預習效果,督促學生自主預習。
學生進入職教云平臺,根據老師設置的學習任務書,自主調節自己的學習進度和學習難度,尤其是遇到不懂的知識點,可做好學習筆記,標記自己的“疑點”“困難點”,這些被標記的學習筆記將同步發送到教師處,形成難點報告。方便老師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重難點有針對性地優化教學設計,精細化教學,更加有利于學生夯實基礎,強化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梯級化學習。同時,方便老師根據不同學生的學情,設計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豐富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滿足不同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實現差異化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提升課堂滿意度。
綜上所述,無論對學生還是對教師而言,智慧課堂對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是非常有益的,以學生為主,開展自主學習,獲得豐富的優質教學資源,反復觀看,推進深度學習。同時,方便教師及時跟蹤學生學情,進行數據分析,調整教學設計,把控線上和線下的學生學習進度,而且有助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設計的針對性,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3.2 課中優化教學方法,重在互動
在線課堂的授課過程中,學生容易出現掛機、閃退、玩游戲的現象。即使課程內容設計得再好,學生不關注、沒有興趣,那這堂課都是白費力氣。因而,智慧課堂,主要考驗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在知識點的講解中,融入提問、頭腦風暴,讓學生不能離線、掛機,還要能積極完成教學活動。
在這里時事熱點、熱門話題的導入,是一個很好的課堂切入點。這類案例、話題,關注度高,易于學生討論,調動參與的積極性。同時,考慮到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線時間一長,就容易出現網課疲倦現象。因而,要求對于每個知識點講解,一般不超過10 min,制作成短視頻的形式,方便學生反復觀看。配上字幕、根據內容適當加入不同音效、動畫效果,抓住學生好奇心,提高觀看量。另外,及時關注課堂氛圍,適當的停頓,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特別是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勇于參與課堂互動環節。
3.3 課后強化練習和效果評估,重在分析
課后作業的設計,從易到難,幫助學生檢驗自身學習情況的同時,鞏固提高。在這一階段,重點做好數據分析。
a.課后答題情況分析。
需要及時分析學生答題情況,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整理出錯誤率較高的題目,把這一部分題型通常是學生知識掌握的弱項和盲區,需要老師在下次課堂的時候,再給學生進行答疑講解,查漏補缺。
b.在線學習時長、課件學習比例分析。
課件學習比例,在線學習時長,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對課前預習、課后鞏固的情況。當然,也存在一小部分同學應付、弄虛作假的情況。因而,老師可以在短視頻、微課教學中,設置互動答題環節,不僅能很好地抓住學生注意力,還能有針對性地考核學生對視頻內容的理解程度。方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不足,做好學習筆記。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答題數據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改進重難點視頻的講解設計,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c.課堂互動數據分析。
在這里主要分析學生對于提問、搶答、討論、頭腦風暴等互動環節的參與率,及時掌握每位學生的情況。對于活躍度較低的同學需重點關注,分析原因,并且從參與度較高的活動中挖掘學生的興奮點,再錄入課堂互動資源包中,便于后續使用。
d.課堂教學評價分析。
在這一個環節,希望綜合素養層面、技能層面、作業層面、信息層面、分析層面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多元化考核評價,除了跟進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疑難點的突破,也要及時發現學生在7S管理、作業安全、職業規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提升的空間,同時,對于課堂過程、教學內容等反饋是否良好。便于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即刻改進,同時,加強學生和老師的在線溝通,增進感情,互相理解。同時,引入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投票環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反思。
3.4 線下實踐引入新媒體技術,重在融合
把握時下新媒體營銷方式,把電商運營推廣與傳統營銷策劃相結合,重點開展職業導向計劃。為學生搭建好一個體驗平臺,提供涵蓋“汽車潮改、銷售、營銷策劃”等8個崗位項目的體驗。學生在職業體驗中心由培訓師帶領,完成顏色和空間設計、手工作品等內容。結束后都會獲得由學院和企業共同頒發的證書,并記錄其體驗的崗位、完成的作品、性格優勢、個人能力等內容。這些能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也能在實踐中強化職業能力。
同時,引入新媒體技術工具的選擇與運用模塊,引導學生學習使用PPT輔助設計H5、短視頻的錄制與剪輯、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推廣等技術,提高學生新媒體營銷能力、營銷策劃能力等,滿足新時代環境下企業用人需求。
4 結語
當前,在教學優化改革的過程中,需要把握時代的脈搏,把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完美銜接,才能構建好課程在線教學平臺,融合新媒體技術,豐富教學資源,打造智慧金課。
參考文獻:
[1]毛小紅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市場營銷策劃課程設計新路徑探究[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1):139
[2]張曼數字營銷時代市場營銷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改革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9,6(13):45-48+51
[3]石青輝,邢增東基于“互聯網+”的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教學創新研究[J]高教學刊,2019(25):33-36
[4]黃茜新媒體融合時代汽車營銷策劃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J]廣西教育,2021(15):58-60+76
[5]黃茜基于汽車營銷技能大賽背景下的汽車營銷策劃課程改革思路及教學方式探討[J]湖北農機化,2017(2):49-50
[6]吳云《汽車營銷》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汽車實用技術,2019(22):201-202
作者簡介:
黃茜,女,1989年生,講師,研究方向為汽車營銷、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