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農村數字經濟發展對農民收入具有極大的影響。以湖南省有關統計數據為樣本,首先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B型關聯分析方法分別計算出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的15個評價指標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間的關聯度,然后將兩種方法計算出的關聯度取平均值獲得綜合關聯度,從而獲得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的15個評價指標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響程度排序,最后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發展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數字經濟;農民收入;關聯度分析;湖南省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7909(2023)12-48-5
0 引言
農村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在激發鄉村內生發展動力、挖掘綠色發展潛力、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當前,我國部分學者從不同方面對農村數字經濟展開了研究。例如,劉美平等[1]提出,要想高質量發展農村數字經濟,應做好數字農村頂層設計和制度供給,堅持城市反哺農村、補齊農村數字經濟短板,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村的全產業鏈融合等;鄒輝[2]認為,農村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利益主體對“數字生產力”認識不清、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民數字化素養偏低等問題,需要從優化環境、夯實基礎、推進轉型、拓展新業態等方面采取措施,從而促進農村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崔凱等[3]圍繞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數字經濟構成,構建了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徐玉妃等[4]針對農村數字經濟的不同發展需求,在數字鄉村建設視角下構建了農村數字經濟指標體系;慕娟等[5]通過分析農村數字經濟的內涵和形成要素,運用熵值法對我國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指數進行了測度,并分析了我國不同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不同綜合經濟區農村數字經濟發展存在的差異;趙麗芳等[6]利用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面板數據,運用熵值法對數字經濟驅動鄉村振興的效應進行了實證分析;王思祺[7]對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寧楊[8]提出了農村數字經濟的發展路徑,即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村數字經濟發展體系,提升農村數字產業治理能力,發展具有差異化的農村數字經濟模式;孫一凡等[9]構建了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并對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
農民收入是監測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一項重要統計指標,對全面了解農村居民生活、生產、社會活動等情況具有重要的意義。雖然我國學者對農村數字經濟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目前鮮有學者研究農村數字經濟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為此,筆者以2011—2021年湖南省有關統計數據為樣本,對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與農民收入的關聯度進行實證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一些建議。
1 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與農民收入的關聯度分析
1.1 評價指標選取
農村數字經濟的評價指標是錯綜復雜的,不同學者評價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側重點也各不相同。為了便于研究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與農民收入的關聯度,筆者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統計年鑒》、湖南省統計局公布的《湖南統計年鑒》、北京大學發布的《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等有關統計數據進行整理,參考孫一凡等[9]的研究,結合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特點,選取15個指標評價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具體見表1。
筆者查詢湖南省統計局公布的《湖南統計年鑒》發現,用于直接評價湖南省農民收入的指標主要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數。此研究選取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評價湖南省農民收入。
1.2 數據來源
通過對2011—2021年的《中國統計年鑒》《湖南統計年鑒》《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等統計數據進行整理,得到評價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的15個指標值及湖南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如表1所示。
1.3 數據的標準化處理
由表1可知,各指標數據的量級各不相同。為了真實反映數據呈現的規律,避免出現不合理的現象,需要對表2中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從而減少各指標數據之間由于量級不同而產生的差異。
Z-Score標準化方法是一種基于原始數據的均值和標準差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的常用方法[10],主要是將不同量級的數據化為同一個量級,以使數據具有可比性。這里采用Z-Score標準化方法對表2中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若設[yi]表示第i年指標y的統計數據值,[xi,j](i=1,2,…,11;j=1,2,…,15)表示第i年指標[xj]的統計數據值,則Z-Score標準化方法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計算各指標統計數據的數學期望值及標準差,即
[y=111i=111yi] " " " " " " " " " (1)
[xj=111i=111xi,j] " " " " " " " "(2)
[σ=111i=111(yi-y)] " " " " " "(3)
[μj=111i=111(xi,j-xj)] " " " " " (4)
式(1)至式(4)中:[y]與[xj]分別表示指標y與指標[xj]的數學期望;σ與μj分別表示指標y與指標[xj]的標準差。
第二步,計算標準后的數據,即
[Yi=yi-yσ] " " " " " " " " (5)
[Xi,j=xi,j-xjμj] " " " " " " "(6)
式(5)至式(6)中:[Yi]與[Xi,j]分別為[yi]與[xi,j]標準化后的數據值。
第三步,將負向指標結果前的正負號對調。
利用Z-Score標準化方法對表2中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的結果如表3所示。
1.4 關聯度計算
為了準確分析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的評價指標[xj](j=1,2,…,15)與農民收入的評價指標y之間的關聯程度,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和B型關聯度分析方法計算各指標之間的關聯度,并綜合利用兩種方法所得結果分析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的15個評價指標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程度,以確保分析結果更加可信。為此,設因變量參考序列(即指標y標準化后的數據)為[Y={Y1,Y2,???,Y11}];自變量比較序列(即指標[xj]標準化的數據)為[Xj={X1,j,X2,j,???,X11,j}],其中j=1,2,…,15。
1.4.1 灰色關聯度計算。灰色關聯分析是指通過灰色關聯度來分析和確定系統因素間的影響程度或因素對系統主行為的貢獻的一種測度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根據序列曲線幾何形狀的相似程度來判斷其聯系是否緊密,對樣本量大小及樣本有無規律都沒有要求[11]。對于表3中標準化處理后的數據,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計算指標y與指標[xj](j=1,2,…,15)之間關聯度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計算參考序列Y與比較序列[Xj]的關聯系數[ξj(i)],公式為
[ξj(i)=minjminiYi-Xi,j+ζmaxjmaxiYi-Xi,jYi-Xi,j+ζmaxjmaxiYi-Xi,j] " " (7)
式(7)中:i=1,2,…,11;j=1,2,…,15;[ζ]為分辨系數,主要用于減少極值對計算的影響,一般0lt;[ζ]≤0.5,這里[ζ]取值0.5。
第二步,計算參考序列Y與比較序列[Xj]的灰色關聯度[ρj],公式為
[ρj=111i=111ξj(i)] " " " " " " " " " " " " "(8)
式(8)中:j=1,2,…,15。[ρj]的值越大,表明參考序列Y與比較序列[Xj]之間的關聯程度越高。
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分別計算指標y與指標[xj](j=1,2,…,15)之間的灰色關聯度,結果如表4所示。
1.4.2 B型關聯度計算。B型關聯分析是一種同時考慮兩個序列相近性和相似性的關聯度計算方法,其通過綜合利用總體位移差、速度差和加速度差來描述兩個序列的動態趨勢近似性[12]。對于表3中標準化處理后的數據,利用B型關聯分析方法計算指標y與指標[xj](j=1,2,…,15)之間關聯度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計算參考序列Y與比較序列[Xj]的位移差[[d(0)j(i)]]、一階斜率差[[d(1)j(i)]]、二階斜率差[[d(2)j(i)]],計算公式分別為
[d(0)j(i)=Yi-Xi,j] i=1,2,…,11;j=1,2,…,15 " " " " " " (9)
[d(1)j(i)=Yi+1-Xi+1,j-Yi-Xi,j(i=1,2,…,10;j=1,2,…,15)] (10)
[d(2)j(i)=Yi+1-Xi+1,j-2Yi-Xi,j+Yi-1-Xi-1,j(i=1,2,…,10;j=1,2,…,15)] (11)
第二步,計算參考序列Y與比較序列[Xj]的B型關聯度[γj](j=1,2,…,15),計算公式為
[γj=11+111i=111d(0)j(i)+110i=110d(1)j(i)+19i=210d(2)j(i)] " (12)
式(12)中:[γj]的值越大,表明參考序列Y與比較序列[Xj]之間的關聯程度越高。
利用B型關聯度方法分別計算指標y與指標[xj](j=1,2,…,15)之間的關聯度,結果如表5所示。
1.4.3 關聯度綜合分析。為了更為合理地分析指標y與指標[xj](j=1,2,…,15)之間的關聯度,將表4中的灰色關聯度與表5中的B型關聯度取平均值,獲得指標y與指標[xj](j=1,2,…,15)之間的綜合關聯度[τj],即[τj=ρj+γj2](j=1,2,…,15),結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評價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的15個指標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響程度從大到小依次為數字經濟普惠金融指數、電子商務交易額、移動電話基站數、農村居民平均移動電話數、農村寬帶用戶數、農村寬帶接入用戶占該地區農村人口百分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農村廣播節目人口覆蓋率、農林牧漁行業法人單位數、農村居民家庭年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消費支出占比、數字化水平指數、數字農業農村創新試驗基地——淘寶村數量、農村郵政網點平均服務人口數、電信業務總量、農村郵政投遞路線長度。
2 湖南省發展農村數字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建議
根據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的15個評價指標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響程度的分析結果,筆者提出以下幾點發展農村數字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建議。
2.1 進一步創新農村數字金融服務
一是湖南省應加強農村地區數據共享平臺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開發農村金融產品。二是湖南省應建立針對農村居民的信用評價制度,大力推進信用數據的采集和共享,打造健康的數字金融環境,有效維護農民的利益。
2.2 進一步發展農村電商產業
一是湖南省應鼓勵和支持涉農電子商務企業發展,建立專門的電子商務孵化器和加速器,為創業者提供資金、技術和其他資源支持,并鼓勵傳統行業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合作,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拓展銷售渠道、提高銷售額。二是湖南省應推進實施農村電商培訓和扶持計劃,組織農民參加電子商務培訓和實踐活動,提高農民電商的經營和管理能力,同時給予參與電商發展的農民一定的財政補貼和稅收政策扶持,大力推進農村電商發展。三是湖南省應加強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物流快遞網點布局,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共同配送,促進農村客、貨、郵深度融合發展,優化流通服務體系,為增加電子商務交易額提供有力保障。
2.3 進一步改善農村數字經濟發展基礎
提高移動電話基站與農村居民平均移動電話的覆蓋廣度和使用深度、數字支持服務程度等,可改善農村數字經濟發展基礎,促進農民增收。一是湖南省應在農村地區建設更多的通信基站,進一步擴大信號覆蓋范圍和提升信號覆蓋質量,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務。二是湖南省應通過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推廣活動和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讓農村居民充分了解移動電話的重要性和作用,提高他們對移動電話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大力推動移動電話的普及和使用。
2.4 加大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力度和深度
一是湖南省應積極開展有關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宣傳與培訓活動,不斷提高農村地區數字技術的普及率,從而利用數字技術推動農業經營變革,為實現農業經營體系和農民經營能力現代化賦能。二是湖南省應加快推進農業數字化,如建立農業大數據信息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智能化生產,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水平和效率,并依托互聯網促進農產品出村進城,實現農產品網絡化經營,為農民增收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劉美平,孫玉瑤.深入推進我國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路徑[J].生產力研究,2020(1):44-49.
[2]鄒輝.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困境及解決方略[J].農業經濟,2021(2):46-47.
[3]崔凱,馮獻.數字鄉村建設視角下鄉村數字經濟指標體系設計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20(6):899-909.
[4]徐玉妃,牛文博,胡一波.數字鄉村建設視角下鄉村數字經濟指標體系設計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21(7):63-64.
[5]慕娟,馬立平.中國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指數測度與區域差異[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90-98.
[6]趙麗芳,龍海軍.數字經濟對鄉村振興的影響研究:基于我國各省市2015—2019年面板數據的分析[J].當代農村財經,2021(10):2-9.
[7]王思祺.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智慧農業導刊,2022(24):78-80.
[8]寧楊.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實踐成果、問題與治理路徑[J].農業經濟,2022(3):45-47.
[9]孫一凡,杜改鳳,李軍成.湖南省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時代經貿,2023(2):132-136.
[10]陳桂糖,譚兵,李珊珊.智慧城市的綜合評價體系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7(32):8-9.
[11]彭繼增,孫中美,黃昕.基于灰色關聯理論的產業結構與經濟協同發展的實證分析:以江西省為例[J].經濟地理,2015(8):123-128.
[12]李東亞,胡榮,江超,等.基于改進灰色B型關聯度的低噪聲飛機選型[J].噪聲與振動控制,2015(6):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