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森林作為地球上重要的生態系統,其發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顯著。然而,近年來受氣候、人為活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全球森林火災頻發,嚴重威脅森林資源安全。基于此,選取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研究對象,從森林火災發生次數、發生特征、發生原因分析了2016—2021年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火災發生情況,并提出強化防火宣傳教育、嚴格做好野外火源管理工作、提升森林防火科技水平、建立高質量的森林防滅火團隊等建議,以期為高效開展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森林火災;發生原因;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圖分類號:S7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7909(2023)12-128-3
0 引言
森林火災是指不受人為控制,肆意在林地內蔓延與擴散,嚴重損壞森林資源、森林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命財產安全的林火[1],具有突發性強、危害嚴重、防控困難等特點[2]。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干旱、洪澇、沙塵暴、冰雹、雷暴等各種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再加上拉尼娜、南方濤動、厄爾尼諾等現象的影響,使得森林火災發生頻率居高不下[3],森林資源受到嚴重損害。因此,加強森林火災防控刻不容緩。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祁連山保護區)位于甘肅省西南部,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祁連山保護區森林面積為76.4萬hm2,森林覆蓋率為28.8%[4-5]。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及人為活動的影響,近年來祁連山保護區森林火災頻發,森林資源損失慘重。例如,2022年5月16日,祁連山保護區發生森林火災,過火總面積8.113 hm2,燒毀847株祁連圓柏、778株青海云杉、6 930叢錦雞兒等,造成經濟損失達468 578元[6]。森林火災不僅會直接破壞森林生態環境,嚴重威脅森林資源安全,還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危及防火救災人員及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探明森林火災的發生原因,嚴格落實森林防火工作,對于切實保護好森林資源及森林生態系統,助推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1 2016—2021年祁連山保護區森林火災發生情況
1.1 森林火災發生次數
據統計,2016—2021年祁連山保護區累計發生170起森林火災(見圖1),使當地林業遭受巨大經濟損失[7]。其中,以2017年森林火災發生次數最多,達51起。近年來,隨著森林防火工作力度的持續加大,祁連山保護區森林火災發生次數呈減少趨勢,2021年祁連山保護區累計發生8起森林火災。
1.2 森林火災發生特征
分析2016—2021年祁連山保護區森林火災時間分布特征和空間分布特征,具體如下。
1.2.1 時間分布特征。2016—2021年,祁連山保護區森林火災多集中發生在每年的2—4月,7—8月森林火災發生較少。其原因可能是祁連山保護區2—4月降水較少,氣溫加速回升,風力較大,導致森林火災頻發[8];7—8月祁連山保護區降水較多,大多數可燃物的含水量較高,不易引發森林火災。
1.2.2 空間分布特征。2016—2021年,祁連山保護區陽坡地及林緣草灌地發生森林火災的頻率較高,占比87.9%。原因主要是陽坡地及林緣草灌地直接受陽光照射,導致植被水分加速蒸發,可燃物含水量低,為引發森林火災創造了有利條件。另外,冬春季節祁連山保護區入林人員多選擇在陽坡地、林緣活動,火源管控難度大,提高了森林火災發生概率。
1.3 森林火災發生原因
2016—2021年祁連山保護區森林火災發生原因眾多,可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9]。由表1可知,2016—2021年祁連山保護區已查明原因的森林火災中,由自然因素引發的森林火災共5起,其中由雷擊火引發森林火災4起,由高溫火引發森林火災1起。溫度、可燃物與火源是引發森林火災的三大重要條件。森林當中的林木與灌草等均具有可燃性,一旦遇上長期高溫干旱天氣,極易引發森林火災。同時,雷電與森林火災也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長期持續干旱少雨天氣會導致植被極為脆弱,雷擊產生的雷電流會導致林木枝干、地面枯枝爛葉、雜草等腐殖質層開始燃燒,并引發大范圍的森林火災[10]。2016—2021年,祁連山保護區已查明原因的森林火災中,由人為因素引發的森林火災共計165起。其中,祭祀用火引發森林火災78起,占比45.89%;農事用火引發森林火災49起,占比28.82%;野外生活用火引發森林火災13起,占比7.65%;野外吸煙引發森林火災10起,占比5.88%;煉山造林引發森林火災8起,占比4.71%;癡呆弄火和未成年人玩火引發的森林火災7起,占比4.11%。
從以上分析可知,人為因素是引發森林火災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可能是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森林旅游日益受到大眾的追捧,林區游客多且雜,游客在林區吸煙、燒烤等行為屢禁不止,為引發森林火災埋下了巨大隱患。另外,在傳統習俗的影響下,人們在清明節、春節等節日有上墳祭祖的習俗,期間往往會焚香、燒紙、放鞭炮等,導致火災隱患大大增加[11]。
2 祁連山保護區森林火災防控建議
2.1 強化防火宣傳教育
強化宣傳教育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防線。為提升全民森林防火意識,高效開展森林防火工作,祁連山保護區相關部門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做好防火宣傳教育工作。第一,通過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多種媒介,結合真實案例向林區周邊居民廣泛宣傳森林火災的危害、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并宣傳森林防火知識,以提升大眾的森林防火意識。第二,強化森林防火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以增強大眾的法律意識。第三,從教育層面做起,將森林防火基本知識貫穿于幼兒園與小學的日常教育教學當中,以盡可能凝聚全社會力量共同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保障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12]。
2.2 嚴格做好野外火源管理工作
加強森林火源管理能明顯降低森林火災發生率。然而,野外火源種類繁多,且極為復雜。祁連山保護區林業管理機構應根據當地林地分布狀況,采用網格化防控,嚴格落實野外火源的管理工作。針對人為火源,祁連山保護區應因地制宜地建立適宜的用火制度,提升大眾的森林用火安全意識,同時要強化對森林用火行為的監督與管理。對于森林火災高發區域,必須嚴禁在高溫干燥時節野外用火。若要開展與生產相關的用火活動,必須嚴密做好監督,還要科學設置有效的森林防火隔離帶。在活動結束之后要及時熄滅火源,確保安全之后才能離開。針對自然火源,祁連山保護區應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合作,注意對雷電天氣的防范;在高溫干旱、雷電等天氣時,加大巡查力度,密切做好火情監測,以減少由自然火源引發的森林火災。
2.3 提升森林防火科技水平
與發達或先進地區相比,目前祁連山保護區在森林火災預報預測、應急響應等方面科技水平略低。為提升森林防火效果,祁連山保護區應加大森林防火科技投入,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科技水平。第一,嚴格做好森林防火網格化管理,構建森林防火信息網絡,保障火災信息傳輸的暢通無阻。第二,構建完善的森林火災預測預報系統和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建立森林火災相關數據庫,以自動生成火災預測預報,確保森林火災發生時,可以準確獲取火場地形、位置等數據信息,為高效開展森林防滅火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第三,加大在森林防火領域的經費投入,拓寬資金來源渠道,以確保具備充足的資金購置新型撲滅火裝備,切實提升森林防火技術水平。
2.4 建立高質量的森林防滅火團隊
高質量的森林防滅火隊伍是高效開展森林防滅火工作的基礎。因此,祁連山保護區應組建一支高質量的森林防滅火隊伍,以顯著提升森林防滅火工作成效。第一,組建專業的巡林護林工作隊伍,嚴格落實防滅火工作人員的聘用與管理工作,并為其配備充足的專業設備,以確保火情出現時可以及時發現與處置。第二,結合現有的條件與資源,定期組織防滅火工作人員參加消防知識與技能培訓,使其了解林區用火規定及森林火險等級劃分,熟練掌握防火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定期開展滅火實戰演練,在實踐中提升防滅火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工作技能。第三,嚴格做好防滅火隊伍的組織與管理工作,所有防滅火工作人員必須統一著裝,并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和上下班打卡制,以防止出現脫崗、漏崗現象,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激勵獎懲制度、薪酬制度等,以提升防滅火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3 結語
祁連山保護區森林火災發生原因眾多。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勢必會造成重大的資源與財產損失,甚至還會危及周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祁連山保護區相關部門必須明晰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采取強化防火宣傳教育、嚴格做好野外火源管理工作、提升森林防火科技水平、建立高質量的森林防滅火團隊等有效防治措施,切實做好森林防滅火工作,保證森林資源與生態系統安全,進而推動祁連山保護區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娟.森林火災的發生原因與預防撲滅措施[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12):109-110.
[2]劉德生.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及預防撲滅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22(1):155-156.
[3]畢正能.云南省森林火災原因及應對措施[J].陜西林業科技,2014(2):44-48.
[4]徐紅兵,汪愛君,汪勝.浙江省淳安縣森林火災原因分析及對策[J].現代園藝,2020(1):202-203.
[5]邸華.甘肅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分布特征[J].林業科技通訊,2023(3):23-37.
[6]程宗恒.王某前祁連山森林草原失火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EB/OL].(2023-05-08)[2023-05-18].http://sft.qinghai.gov.cn/pub/qhpfw/sfxzyw/jrbb/202305/t20230508_103942.html.
[7]王小玲.祁連山森林防火現狀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2(9):73-76.
[8]張東林.甘肅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火災特征及其防火對策[J].廣東蠶業,2022(9):29-31.
[9]何蕓.廣西森林火災成因時空分布規律分析[J].南方農業,2022(15):207-209.
[10]鄭先容,張勤.桐梓縣森林火災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建議[J].南方農業,2023(2):129-132.
[11]周理林.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花卉,2018(20):244-245.
[12]潘肖儒,周林明,潘肖華,等.浙江省景寧縣森林火災形成原因分析及預防對策[J].森林防火,2014(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