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農文旅融合發展趨勢下,農業文化遺產旅游熱度持續升溫,因而研究其景觀健康影響因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壓力(P)、狀態(S)、響應(R)模型,構建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體系,并運用決策實驗室分析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對上述因素進行識別分析。結果表明:原因度上,共有生態破壞等10個原因因素,自然災害等14個結果因素;中心度上,共有游客數量等13個因素中心度值高于平均值;基于四象限,將影響因素分為高原因-高中心度、高原因-低中心度、低原因-低中心度、低原因-高中心度4種類型,其中高原因-高中心度包括游客容量等8個因素,是影響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的核心因素。
關鍵詞:PSR-DEMATEL;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5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7909(2023)12-53-5
0 引言
農業文化遺產作為數千載農業文明的載體,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及科學研究價值,是推進鄉村文化旅游業發展的重要依托。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及旅游需求的擴增,一些具有重要傳承價值的農業文化遺產項目不可避免地面臨挑戰。維護、保障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對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外學者對農業文化遺產的研究多聚焦于農業文化遺產的鄉村發展[1-2]、品牌塑造[3]及保護調查[4],理論性研究較多,而涉及農業文化遺產的應用性研究尚有待進一步豐富。國內學者多將農業文化遺產視為一類特殊的旅游資源,通過分析其概念[5-6]、價值特征[7-8],選取某一區域,采取定性、定量等研究方法,總結保護傳承模式[9-10]、活化開發對策[11-13]。由此可見,相較于國外,國內學者更側重于對農業文化遺產的實踐性研究。當前,國內關于農業文化遺產的研究成果豐碩,但有關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的研究尚不多見。因此,基于壓力(P)、狀態(S)、響應(R)模型,構建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體系,并運用決策實驗室分析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對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進行系統性分析,研判各影響因素的作用機制與重要程度,以助力農業文化遺產旅游健康管理,推動農業文化遺產旅游快速發展。
1 理論模型與研究方法
1.1 PSR模型
20世紀80年代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聯合提出PSR理論模型。其中,P(Pressure)指“壓力”,即發生問題的原因;S(State)指“狀態”,即問題所處現狀;R(Response)指“響應”,即問題的解決策略。該模型研討了“壓力-狀態-響應”三者間的邏輯內質,如狀態會傳遞壓力信息,響應會調節壓力、優化狀態等,明確了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目前,該模型被廣泛應用于生態安全、資源開發、旅游健康可持續等研究領域。筆者基于PSR模型理念,從壓力、狀態、響應3個維度構建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體系。筆者構建的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PSR模型如圖1所示。
1.2 DEMEATAL方法
DEMATEL作為一類普適性較強的量化分析方法,多用于梳理龐雜系統中各因素間互相影響的作用機制,探查關鍵影響因素及被影響因素[14],其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建立初始直接影響矩陣[A]。筆者共收集17份原始數據,將其匯總后采用均值化處理,得到初始直接影響矩陣[A]。
[A=aijm×n] " " " " " " " " (1)
式(1)中:[aij]表示指標[i]對指標[j]的影響程度。
第二步,確定標準化直接影響矩陣[N]與綜合影響矩陣[T]。計算初始直接影響矩陣[A]的各行和、各列和,從中鎖定最大值并設為[s],將[A]矩陣中各元素除以[s]后得到標準化直接影響矩陣[N]。
[N=A/s] " " (2)
[s=maxmax1≤i≤ni=1naij,max1≤i≤nj=1naij] " " " " " " " "(3)
計算綜合影響矩陣[T],公式為
[T=N(I-N)-1] " " " " " " " "(4)
式(4)中:I為單位矩陣,即對角線值為1,其他地方的值為0的矩陣。
第三步,確定中心度和原因度。分別計算矩陣[T]各行和[ri]、各列和[ci]。其中,[ri]是指標[i]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其他指標程度的總和,即影響度;[ci]是指標[i]被其他指標影響程度的總和,即被影響度。
[ri=i=1nTij] " " " " " " "(5)
[ci=j=1nTji] " " " " " " (6)
[ri+ci]即指標[i]的中心度:中心度值越高,說明其在指標體系的重要性越大。[ri-ci]即指標[i]的原因度:當某項指標的原因度大于0時,說明該指標會對其他指標產生影響,即其為原因因素;當某項指標的原因度小于0時,說明該指標會受到其他指標的影響,即其為結果因素。
2 影響因素體系構建
參考我國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管理辦法》,綜合考慮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的自身屬性,結合崔峰等[15]、陳建設等[16]學者的觀點,遵循科學性、典型性、綜合性等指標遴選原則,利用PSR模型,從壓力、狀態、響應3個系統出發,構建包含9項準則層、24項指標層的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體系(見表1)。
在“壓力”系統中,考慮到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的發展實際,將其分為環境壓力、人口壓力與經濟壓力。其中,環境壓力分為生態破壞與自然災害,人口壓力分為居住人口與游客數量,經濟壓力分為開發成本與保護成本。
在“狀態”系統中,從文化存續、旅游接待、景觀狀態3方面分析。其中,文化存續分為保存態勢、活化建設與信仰傳承,旅游接待分為游客容量、基礎設施與服務質量,景觀狀態分為資源豐裕度、資源知名度及資源組合度。
在“響應”系統中,由于農業文化遺產景觀的健康狀態需要多方維系,故選取經濟推動、社會參與及政策支持3項。其中,經濟推動分為產業規模、經濟效益和品牌塑造,社會參與分為組織建設、認同保護和居民就業,政策支持分為環境監管、規劃保障和財政投入。
3 影響因素識別與分析
3.1 影響因素識別
將表1依據DEMATEL計算方法進行問卷化處理,邀請17位旅游管理、生態學、農業管理等學科專家,使其根據自身研究視角進行賦分,記分方式為0-5分制(0為沒有影響、1為極低影響、2為較弱影響、3為一般影響、4為較高影響、5為極高影響)。
共發放問卷17份,回收問卷17份,有效率100%。利用DEMATEL分析法對各農業文化遺產景觀健康影響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判定,即構建直接影響矩陣、綜合影響矩陣,計算各評價要素對應的重要度及影響度。考慮到文章篇幅,僅展示各因素影響度、被影響度、中心度及原因度的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3.2 影響因素分析
3.2.1 原因度分析。由表2可知,在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體系中,原因因素包括生態破壞、游客數量、保存態勢、游客容量、基礎設施、資源豐裕度、資源知名度、經濟效益、居民就業、環境監管,是影響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的主動性因素,會對其他因素產生較大影響。同理,自然災害、居住人口、保護成本、資源組合度、規劃保障等14個因素為結果因素,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其中,信仰傳承的原因度值最小(-0.887),其最易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3.2.2 中心度分析。由表2可知,中心度值高于平均值的因素共有13個,由高到低依次是游客容量、資源知名度、經濟效益、保存態勢、保護成本、游客數量、資源組合度、活化建設、環境監管、資源豐裕度、服務質量、基礎設施、開發成本。其中,游客容量的中心度值最高(3.979),在整個指標體系中居于首位,說明該因素是影響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的核心指標;組織建設的中心度值最低(2.373),說明該因素對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的影響程度最小。
3.2.2 綜合分析。為了更加直觀、深入地研討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基于四象限分析法對其進行可視化處理,分界線臨界值取表2中的原因度、中心度均值,將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分為高原因-高中心度、高原因-低中心度、低原因-低中心度、低原因-高中心度4種類型。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四象限如圖2所示。
3.2.2.1 高原因-高中心因素。由圖2可知,高原因-高中心因素共有8個,分別為游客數量、保存態勢、游客容量、基礎設施、資源豐裕度、資源知名度、經濟效益、環境監管。此類因素的中心度較高,是影響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時,其作為原因因素還會對其他影響因素產生一定影響。在進行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開發時,必須重點關注此類因素,增強對這類因素的管理主動性,如提前計算游客容量、合理規劃游客準入數量、提升環境監管執行力度等。
3.2.2.2 高原因-低中心因素。高原因-低中心因素共有2個,分別是生態破壞和居民就業。此類因素的特征是雖然中心度較低,對農業文化遺產景觀健康的直接影響較小,但其原因度較高,會對其他影響因素產生較大影響,從而間接影響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的健康程度。以居民就業為例,就業機會增多將提升居民經濟收入,會調動居民參與農業文化遺產景觀保護的積極性,從而提升農業文化遺產景觀健康,反之則不利于其可持續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應側重于關注這類因素引起的連鎖反應,提前做好規劃控制,以穩定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的健康狀態。
3.2.2.3 低原因-低中心因素。低原因-低中心因素共有9個,分別是居住人口、信仰傳承、產品規模、品牌塑造、認同保護、組織建設、規劃保障、財政投入、自然災害。這類因素對農業文化遺產景觀健康的影響相對較低,且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結合實際來看,自然災害、居住人口等因素在短期內不會對農業文化遺產景觀產生負面影響,但當期數量規模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所引起的質變級影響同樣不容忽視。因此,在開發與管理過程中,也要對此類因素給予一定的重視。
3.2.2.4 低原因-高中心因素。低原因-高中心因素共有5個,分別是開發成本、保護成本、活化建設、服務質量、資源組合度。這些因素對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較大,但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進而產生變化,波動性較大。因此,要對上述5個因素的影響要素進行排查推斷,力求在根源上削弱其易受影響的特征,從而保障這類要素的穩定性。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筆者基于PSR模型系統,構建了包含9項準則層、24項指標層的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體系,并運用DEMATEL方法對各因素間的影響機制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①從原因度分析,共有生態破壞、游客數量等10個原因因素,自然災害、居住人口等14個結果因素。前者易對其他因素產生影響,后者易受其他因素影響。
②從中心度分析,共有游客數量、保存態勢等13個因素的中心度值高于平均值(3.164),是影響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的主要因素。
③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可分為高原因-高中心度、高原因-低中心度、低原因-低中心度、低原因-高中心度4種類型。其中,高原因-高中心度包括游客容量、基礎設施等8個因素,是影響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的核心因素。
4.2 建議
4.2.1 多渠道調節壓力。首先,管理部門面對自然災害、生態破壞等自然壓力,應基于其中心度、原因度特征進行管理。二者中心度均偏低,其中生態破壞原因度較高,可以先將易受其影響的因素進行合理化管控,切斷上下游關聯性,再整合多方利益主體漸進式改善生態環境。其次,在人口壓力中,游客數量屬高中心度、高原因度,最易影響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健康。管理部門應通過限流、停休、劃區分時開放等舉措,科學降低游客數量激增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后,開發成本與保護成本均為高中心度,其壓力疏解最為關鍵。考慮到多數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開發的現實困境,管理部門可以通過面向所在地企業、村民等主體集資等方式緩解經濟壓力,確保景觀健康度。
4.2.2 多方位關注狀態。首先,在文化存續方面,保存態勢與活化建設兩項指標中心度較高,且后者易受其他因素影響,因而管理部門要對其發展狀態、運作速度給予動態關注,充分掌握所處階段,為做出準確響應提供信息支撐。其次,在旅游接待方面,游客容量、基礎設施、服務質量的中心度均高于平均值,管理部門需要協同經營部門、開發部門,運用信息技術科學監測游客數量、基建狀況,并定期通過游客滿意度調查、一線服務人員訪談等方式了解服務質量,保障其對景觀健康的正向影響。最后,在景觀狀態方面,農業文化遺產景觀的資源豐裕度、資源知名度及資源組合度同樣是推動其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管理部門應立足全域視野進行資源狀態整合,為后續打造區域性品牌奠定良好的基礎。
4.2.3 多舉措高效響應。在經濟推動方面,管理部門要充分擴大農業文化遺產旅游的產業規模,延長產業鏈,通過文化品牌塑造、創新產品體驗等方式,提升經濟效益,穩定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景觀的健康狀態。在社會參與方面,組織建設、認同保護、居民就業三項因素的原因度、中心度均較低,三者中僅居民就業原因度較高。因此,穩定、提升居民就業率是首要舉措。同時,管理部門要重視組織建設工作質量提升、認同保護意識培育等。在政策支持方面,環境監管為高原因-高中心因素,其余皆為雙低因素。因此,管理部門應側重于提升環境監管水平,完善環境監管機制,嚴格推進環境執法。同時,管理部門要兼顧相關規劃與制度的制定和落實、專項資金的投入使用等,全面高效響應農業文化遺產旅游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SANTORO A,VENTURI M,AGNOLETTI M.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and landscape perception among tourists: the case of Lamole, Chianti (Italy)[J]. Sustainability,2020(9):1-15.
[2] FAIRCLOUGH G. Landscape and heritage: ideas from Europe for culturally based solutions in rural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019(7):1149-1165.
[3] SHUICHIRO K, YUSHI T, YUTA U. Japanese sake and tea as place-based products: a comparison of regional certifications of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eopark, biosphere reserves, an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at product level certification[J]. Journal of Ethnic Foods,2017(2):80-87.
[4] DAUGSTAD K,RONNINGEN K,SKAR B . Agriculture as an upholder of cultural heritage? Conceptualizations and value judgements:a Norwegian perspective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6(1):67-81.
[5]王思明.農業文化遺產的內涵及保護中應注意把握的八組關系[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102-110.
[6]曹幸穗.農業文化遺產相關概念的辨析[J].遺產與保護研究,2016(1):90-94.
[7]石鼎.從遺產保護的整體框架看農業文化遺產的特征、價值與未來發展[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44-59.
[8]朱志平,王思明.價值挖掘與路徑選擇:長三角地區農業文化遺產傳承與利用研究[J].中國農史,2021(6):134-146.
[9]崔峰,王哲政.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預警評價體系構建與方法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23(5):1119-1134.
[10]王紹芳.新時代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助力鄉村振興研究[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5):31-38.
[11]賀夢凡,熊樂佳,丁盈,等.數字技術賦能農業文化遺產開發與利用對策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報,2023(3):71-80.
[12]徐小琴,汪本學.浙江農業文化遺產地旅游價值評價與客源市場分析及其開發策略[J].經濟地理,2021(6):232-240.
[13]王安琪,王碩.農業文化遺產地生態旅游開發的SWOT分析:以新疆農業文化遺產為例[J].中國農機化學報,2020(10):222-228.
[14]趙娟,史文兵,穆興民.基于DEMATEL方法的水資源承載力影響因素分析[J].生態經濟,2015(9):166-169.
[15]崔峰,王哲政.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預警評價體系構建與方法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23(5):1119-1134.
[16]陳建設,張萌萌.基于PSR-DEMATEL的世界自然遺產旅游景觀健康影響因素研究[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