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腸道健康在家禽的生長發育過程和繁殖中起著極其關鍵的作用,因為腸道不僅是家禽主要的消化器官,也是其體內最大的免疫器官。當家禽腸道屏障受到飼養條件、日糧、傳染源等因素影響而遭到破壞時,就會引發各類腸道疾病,影響家禽生長性能。為保障家禽腸道健康,養殖戶應加強日常管理,做好營養調控,預防腸道疾病。
關鍵詞:家禽;腸道健康;養殖
中圖分類號:S85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7909(2023)12-104-3
0 引言
腸道是家禽主要的消化和免疫器官,可影響其機體健康、生長性能、肉蛋品質等[1]。家禽腸道有兩個主要作用,一是屏障保護作用,二是吸收利用飼糧中的營養成分并傳遞至各個臟器。這兩個作用可防止家禽因食用某些食物而引發的過敏現象,同時可抵御外來病原體對其機體的侵害[2]。影響家禽腸道發揮正常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如環境條件、日糧營養水平、飼養方式及感染源等,養殖戶應重點關注這些方面,加強日常管理,保證家禽腸道健康。
1 家禽腸道健康
1.1 腸道健康含義
腸道健康可以理解為腸道黏膜的功能完整性,表現在對營養物質的正常消化吸收、腸道微生態平衡和免疫系統功能的完善。腸道主要是由腸上皮細胞、細胞間血管、上層基底膜和腸道分泌物組成。其中,腸道上皮細胞的作用主要是選擇性地通過液體、離子,以及分解少量營養物質。腸道主要是由腸上皮細胞、細胞間血管、上層基底膜和腸道分泌物質組成。腸道上皮細胞一旦被毒素或細菌破壞,其保護屏障也會被破壞。腸道黏液由腸道上皮細胞分泌形成,主要由膽汁、胃酸、溶菌酶、消化酶及黏多糖等物質組成,主要作用是消化腸道內的物質、阻止細菌等病原的入侵、稀釋毒素和抑制有害微生物定植于腸道上皮[3]。腸道內血管可以進行營養物質運輸,并且可以稀釋入侵的毒素或病原,減小腸道屏障被破壞的可能。
腸道中會有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細菌與宿主達到共生的狀態,形成微生態系統。微生態系統能夠通過代謝產生脂肪酸、抗菌物質等,促進宿主消化吸收營養物質,保障腸道穩定。腸道內的免疫系統主要由淋巴組織、免疫球蛋白等物質組成,可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腸道免疫系統中漿細胞分泌的IgA能夠識別抗原,阻止病原微生物在腸道表面附著[4]。
1.2 評判腸道健康的標準
腸道的完整性是評判腸道結構和功能健康的重要指標。只有完整的健康腸道才能對營養物質進行良好的消化吸收,腸道的完整性越高,營養物質的吸收越全面。完整腸道所具備的生理性黏膜屏障有利于維持腸道健康,阻斷外來病原微生物對機體的侵擾[5]。腸道生理性黏膜屏障由細胞之間緊密連接形成,細胞相關蛋白及基因的表達水平也可以作為評判腸道健康的標準。營養不良或有病原體入侵,會導致腸道黏膜屏障被破壞,會使相關蛋白和基因的表達水平失衡。評判腸道健康的指標還包括腸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微生態系統、免疫系統及腸道形成短鏈脂肪酸的含量[6]。腸道微生物增多會和宿主爭奪營養物質,腸道中的乳酸會被分解,而微生物減少會導致消化不良,飼料轉化率降低,腸道中的微生態系統平衡一旦被破壞,會導致腸道功能紊亂。
腸道是家禽機體內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的健康情況可反映機體的免疫能力。急性時相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是評判腸道是否存在炎癥的生物標記物,一旦有炎癥刺激,APP就會保持高水平狀態[7]。家禽腸道內有許多神經細胞,可通過內分泌調控信息,促進腸道消化吸收。當受到外界刺激時,家禽腸道黏膜上的內分泌細胞會分泌許多胃腸肽激素,因此胃腸肽激素也是評價腸道健康情況的一種生物標記物[8]。
2 影響家禽腸道健康的因素
2.1 飼養條件
養殖場的消毒、通風、光照、溫度及飼養密度等條件均會影響家禽腸道健康。環境溫度是影響家禽腸道健康的最主要因素。雞舍內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家禽腸道對營養物質的攝入和蛋白轉運。環境溫度會受到飼養密度和通風情況的影響,造成的家禽熱應激或冷應激會導致腸道免疫功能障礙,從而影響家禽腸道健康[9]。此外,光照條件對家禽腸道健康也有很大影響。研究表明,家禽更喜歡藍光和綠光,孵化前期在綠光下,孵化后期在藍光下,利于雛雞小腸健康[10]。有研究表明,飼養方式的不同也可導致家禽腸道菌群的差異,如在散養和籠養不同條件下,家禽腸道中所形成的腸道菌群結構是不同的[5]。
2.2 飼料
飼料的物理特性對家禽的腸道健康有重要影響,如過度粉碎飼料會增加家禽發生壞死性腸炎的概率。雖然粉碎飼料有利于家禽消化吸收,但是粉碎過度則效果相反[11]。
飼料添加劑對家禽腸道健康有重要影響。天然飼料添加劑普遍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增殖,促進有益微生物生長,影響腸道pH值,增強腸道的營養吸收能力,并增強機體的免疫應答等。甚至部分益生菌可以代替抗生素使用。相關研究表明,在飼料中添加抗球蟲劑有利于家禽腸道健康,且不影響其生產性能[12]。
2.3 病原體
常見的病原體有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家禽受部分種類細菌感染后會發生壞死性腸炎。細菌通過影響家禽腸上皮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提高腸黏膜通透性,可造成多位點感染,嚴重影響腸道健康。除去細菌本身的感染性,環境因素也會誘導腸道被細菌感染。例如,產氣莢膜桿菌是家禽腸道內的一個正常菌群,但是受環境因素影響后就會變成致病菌,從而導致家禽患壞死性腸炎,且病灶明顯,肉眼可見。病毒性腸道疾病可以發生在任意日齡的家禽群體,但是對幼禽的致病率更高。病毒性腸道疾病主要影響家禽對飼料的轉化效率,降低其日增質量。病毒入侵腸道的能力取決于其本身的毒力、家禽的生理狀況、環境因素影響等[13]。家禽寄生蟲病包括前殖吸蟲病、絳蟲病、線蟲病及球蟲病等。部分寄生蟲會導致家禽腸道損傷或阻塞,從而造成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3 維持家禽腸道健康的有效措施
3.1 加強日常管理
科學合理的日常管理對腸道疾病的預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是發揮家禽良好生長性能的重要條件。第一,養殖戶要保證禽舍溫度、濕度、飼養密度等適宜。第二,養殖戶要加強高溫和低溫時期的養殖管理,夏季及時通風換氣,冬季做好舍內保溫,防止家禽因出現應激而免疫力下降。第三,養殖戶要注意及時更換墊料和清理糞便,避免病原傳播。第四,養殖戶應保障飲水、飼料供應充足,并避免使用高纖維的劣質飼料,以增強家禽機體免疫力。第五,養殖戶應定期對養殖場進行消毒,每周一兩次。相比于成年家禽,雛禽由于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更易發生腸道感染。因此,養殖戶應重點關注雛禽的飼養管理[14]。
3.2 做好營養調控
養殖戶應保證飼料質量,選擇優質原料,并避免由于運輸或者儲存條件潮濕導致飼料霉變。此外,養殖戶應根據家禽的日齡、健康狀況及外界環境,合理配制飼料。膳食纖維中的可溶性纖維在腸道內被益生菌酵解后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可抑制產氣莢膜梭菌等不利于腸道健康的菌類增殖,可以促進家禽腸道發育。但是雛禽和病禽飼料中的粗纖維含量不宜過多,否則會造成雛禽和病禽消化不良,損害其腸道健康。此外,豆類物質、棉籽粕和菜籽餅等含有抗營養因子。因此,養殖戶應控制此類物質的用量,防止用量過度多影響家禽生長性能。
飼料中的微量元素對于維持家禽腸道健康也非常重要。例如,家禽攝入適量的鋅、硒可以有效維持腸道黏膜正常功能,但是如果攝入太少或太多,容易造成腸道黏膜損傷,影響腸道免疫功能[4]。因此,養殖戶應在飼料中合理添加微量元素,以保證家禽健康。
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對于維持家禽腸道健康也很有幫助,常見的飼料添加劑有益生菌、酶制劑和抗生素等。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維持家禽腸道內的微生物平衡,既可以抑制部分有害微生物在腸道內增殖,又可以保護對腸道有益的菌落更好生長。當腸道菌群失調時,攝入益生菌可以起到很好的調節和恢復作用。飼用酶制劑主要包括消化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等,可增強腸道的消化能力,維持腸道健康。消化酶主要用于幼禽,以復合酶的形式在腸道中發揮作用,可分解食物,促進消化。在飼料中適量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有利于維持腸道健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抗生素可以作為生長促進劑添加到飼料中,可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的增殖,減少腸道疾病發生的概率,改善家禽的生長性能。但是,抗生素的使用具有局限性,長期使用會使家禽產生依賴性和抗藥性。因此,養殖戶應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3.3 預防腸道疾病
腸道疾病對腸道黏膜屏障的傷害是最直接的,具有傳染性的腸道疾病甚至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為保證家禽健康,養殖戶應每天監測記錄家禽的飲水量,如有異常,要盡早進行禽舍消毒和驅蟲工作,防止疫病在養殖場內大范圍傳播。養殖戶也可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抗蟲或者抗菌類的藥物,預防家禽患腸道疾病。同時,養殖戶要使用正規渠道進購的疫苗,進行有效免疫。一旦發現病例,要做出正確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根據家禽病因和相應癥狀采取恰當的治療手段[15]。養殖戶要做到以防疫為主,治療為輔,重點是要減少家禽患腸道疾病的概率。
4 結語
腸道是家禽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可影響其大部分的生命與生產活動。家禽大部分疾病的發生、發展也都跟腸道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在家禽養殖生產過程中,有多種因素會影響腸道的微妙平衡,如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和毒素等。家禽腸道受損會嚴重影響其飼料轉化率和生產性能,造成養殖戶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降低。此外,許多應激因素都可以改變家禽的腸道環境,甚至影響家禽腸道的完整性,如抓捕、運輸、過度擁擠和養殖環境突然改變等。球蟲病和雞瘟等疾病感染、機體本身的外傷,也會影響家禽腸道健康。
為保證家禽腸道健康,養殖戶應從加強養殖管理、做好營養調控、預防腸道疾病等方面入手做好相關工作。例如,避免飼料過度粉碎,保證飼料營養均衡且充足、適當添加添加劑等,以提高飼料轉化率,促進家禽生長;加強環境管理,避免家禽發生應激或發生腸道類疾病。
參考文獻:
[1]丁冉冉,王丁,金瑤瑤,等.纖維對家禽生理調控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飼料,2022(13):1-5.
[2]孫寶成,鄒麗娜.家禽常見腸道疾病誘因與治療[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1(10):108-109.
[3]胡澤瓊,王浦卉,朱婷,等.腸道健康標準和影響家禽腸道健康的因素分析及其防控方案[J].中國家禽,2021(3):89-96.
[4]李燕,任志平,侯珍珍,等.家禽腸道健康的管理措施與影響因素研究[J].家禽科學,2018(10):55-57.
[5]鄧聰聰.影響家禽腸道健康的因素[J].現代畜牧獸醫,2022(5):74-77.
[6]陳繼發,曲湘勇.家禽腸道屏障功能及其影響因素[J].廣東飼料,2018(6):41-43.
[7]周麗媛,李成良,李四元,等.胃腸道生物標志物與動物健康[J].動物營養學報,2019(12):5476-5484.
[8]CELI P,COWIESON A J,FRU-NJI F,et al.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ality in animal nutrition and health:new opportunities for sustainable animal production[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234:80-100.
[9]ABDEL-MONEIM A,SHEHATA A M,KHIDR R E,et al.Nutritional manipulation to combat heat stress in poultry:a comprehensive review[J].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2021,98:102915.
[10]YU Y,WANG Z,CAO J,et al.Effects of monochromatic light stimuli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uc2 expression of goblet cells in broiler small intestines during embryogenesis[J].Poultry Science,2014(7):1801-1808.
[11]ENGBERG R M,HEDEMANN M S,STEENFELDT S,et al.Influence of whole wheat and xylanase on broiler performance and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digestive tract[J].Poultry Science,2004(6):925-938.
[12]BRANTON S L,REECE F N,HAGLER J W M.Influence of a wheat diet on mortality of broiler chickens associated with necrotic enteritis[J].Poultry Science,1987(8):1326-1330.
[13]GUY J S.Virus infection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poultry[J].Poultry science,1998(8):1166.
[14]李凱年,逯德山.家禽健康養殖的關鍵:維護腸道健康[J].中國禽業導刊,2009(12):15-16.
[15]王瑞華.肉雞腸道疾病的典型癥狀與防控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8(1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