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龍

趕集,在農村來說司空見慣,趕集的習俗由來已久,每隔幾天,村民們都會前往固定的地點不約而同地“開擺”,售賣自己準備的物品或者產品,它們可能是時令果蔬,可能是剛捕獲的新鮮海鮮,也可能是特色鮮明的熟食小吃。集市上熙來攘往,賣貨的、買貨的,林林總總、熱熱鬧鬧、熱氣騰騰,油然而生的煙火氣十分濃郁。
青島的農村大集有很多,李村大集、泊里大集、王哥莊大集都遠近聞名,這些大集不僅為周圍的村民和群眾提供了采買的便利,還吸引了外地游客前來感受島城最地道、最具民俗韻味的人間煙火。

2017年,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開建之際,古鎮口大學城陸陸續續有高校入駐,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都在此建設校區。2021年9月,古鎮口大學城首次迎來大規模迎新。被新建高校包圍著的高峪村,自此,與各地前來求學的高校學子們,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在當地的學生眼中,不管你是啥“士”,每逢沒課和農歷四九相遇,都得來高峪村趕大集。在他們眼中,這兒不僅是高峪村的CBD,更是古鎮口大學城的CBD,這里的美食以及讓人驚喜的物價水平,總會讓人想起自己小時候,坐在馬路邊上吃小食的感覺……有時,在村頭的小屋旁,遇見在理發的同班同學;有人還看見自己的博士師哥坐在馬扎上啃雞架:就算沒時間出來,也可能在學校實驗室瞥見同學捎帶進來的鹵味或早餐。
到了“日子”,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來高峪大集采買。在這里,經常能夠在大集上見到互相打招呼的同學們。


雖然像高峪大集這樣的“新晉”大集比較罕見,但當地及周邊民眾已經不足為奇,在大集的后街,還有農村少見的咖啡館、點心店,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商販們為了迎合大學生的消費需求,學會靶向營銷,開始售賣高端水果、爆米花以及學生用品,這些品類在其他的農村大集上幾乎從未見過。
沐浴著海風,穿梭在大集中,在一個個攤位前駐足,東看看,西逛逛,樂在其中。盡管這里距離市區有點遠,但是對于這些大學生們來說,大集開市的時間猶如課表上的字跡一樣,伴隨著青春記憶。大集上,一邊整理商品一邊招攬生意的大娘大爺和其他稍年輕一些的村民攤主們聚合起來的淳樸民風,與物美價廉、非常實用的商品和美食云云,共同組成了他們青春中不可磨滅的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