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該文以貴州省晴隆縣為例,介紹2019年度該縣林地變更調查成果。在此基礎上分析該縣地類、林地權屬等林地屬性的變化情況及引起林地變化的原因,以此為晴隆縣林地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詞:林地變更;調查;成果分析;晴隆縣;變更原因
中圖分類號:S7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3-0067-05
Abstract: Taking Qinglo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ults of the county's forest land change survey in 2019, and analyzes the changes in the county's land category, forest land ownership and other forest land attribute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forest land changes, which is the protection of forest land resources in Fuyuan Coun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Keywords: forest land change; investigation; result analysis; Qinglong County; cause of change
林地作為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不僅是林木生存發展的根基,更是動植物棲息繁衍和人類賴以生存的場所。林地的有效保護對維持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生態系統,乃至全球生態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是保障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工作[1-2]。
林地變更調查是林業生態建設可持續的基礎性工作[3]。通過林地變更調查,可以及時掌握林地的使用情況,發現和解決林業用地的問題,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林地變更調查通常由林業部門或相關機構組織實施,包括現場勘查、資料收集、數據分析等環節。調查結果可用于制定林業規劃、管理和監測森林資源變化、評估林地價值和損失等方面[4]。
林地變更主要的調查方法和步驟是收集上一年度林地變更調查結果和林地管理檔案信息,利用遙感技術對林地進行監測,獲取本年度林地變化情況,進行現地調查,對遙感監測結果進行驗證和補充,對林地外部和內部地類變化進行分析,確定變化原因,運用計算機軟件進行疊加分析,繪制林地變化圖,更新林地檔案信息,保持數據準確性、時效性及實用性,實現林地“一張圖”的及時更新,為林地保護管理及森林可持續提供資料依據[5-7]。
1 "調查地概況
晴隆縣地處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面,位于北緯25°33′~26°11′,東經105°1′~105°25′之間,東與關嶺縣隔江(北盤江)相望,南接興仁縣,西連普安縣,北靠六枝特區,東西寬約33 km,南北長約69 km,總面積132 730 hm2,全縣轄15個鄉(鎮、街道、林場)、102個行政村(社區、工區)。
晴隆縣屬溫涼濕潤的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光能資源較好,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4.7 ℃,無霜期287 d,年總降雨量在1 050~1 650 mm之間。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和雨熱同季的特點。
全縣植被種類主要為次生常綠闊葉林及灌叢、草地、林木樹種(含竹類),初步調查有52科116種。主要有云南松、馬尾松、杉木、刺槐、麻櫟、鹽膚木、漆樹、鼠李、柏木、響葉楊、柳杉、水杉、夾竹桃、杜仲、杜鵑花、楓楊、香椿、滇楸、樺木、銀杏、木姜子、女貞、木棉、水冬瓜、法國梧桐、苦竹、桂竹、剛竹和麻竹等。
2 "晴隆縣森林資源現狀
2.1 "總體概況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縣林地面積75 561.591 8 hm2,占國土總面積57.10%。有林地面積30 264.249 hm2、疏林地面積89.388 7 hm2、灌木林地面積32 893.698 1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積731.61 hm2、無立木林地面積852.307 7 hm2和其他林地11 191.164 hm2。其中,非林地上森林地面積10 242.572 9 hm2,有林地面積5 152.749 6 hm2(其中喬木林地5 054.476 9 hm2,竹林地98.272 7 hm2);特殊灌木林地面積4 955.019 5 hm2。
2.2 "森林資源分類統計
2.2.1 "地類構成
有林地面積30 264.249 hm2(其中喬木林地面積30 056.269 7 hm2,竹林地面積207.979 3 hm2),占林地面積的40.05%;疏林地面積89.388 7 hm2,占林地面積的0.12%;灌木林地面積32 893.698 1 hm2,占林地面積的43.53%;未成林造林地面積731.61 hm2,占林地面積的0.97%;無立木林地面積852.307 7 hm2,占林地面積的1.13%;宜林地11 391.640 9 hm2,占林地面積的15.08%;林業輔助生產用地200.476 9 hm2,占林地面積的0.27%。
2.2.2 "林地權屬構成
晴隆縣國有林地面積2 417.945 9 hm2,占林地面積的3.17%;集體林地面積73 804.948 5 hm2,占林地面積的96.83%。
2.2.3 "林地起源構成
晴隆縣天然起源資源面積33 089.291 8 hm2,占林地面積的43.41%;人工起源資源面積29 968.946 hm2,占林地面積的39.32%,未劃分起源面積11 582.646 hm2,占林地面積的15.2%。
2.2.4 "森林類別構成
在林地中,國家級公益林地面積7 492.459 3 hm2,占林地面積的9.83%;地方公益林地面積32 319.356 8 hm2(兌現面積33 720 hm2),占林地面積的42.4%;商品林地面積36 411.078 3 hm2,占林地面積的47.77%,全部為一般商品林。
2.2.5 "林種構成
防護林面積33 022.519 2 hm2,占林地面積的43.32%;特種用途林面積26.569 5 hm2,占林地面積的0.03%;用材林面積18 558.820 7 hm2,占林地面積的24.35%;薪炭林面積4 146.459 4 hm2,占林地面積的5.44%;經濟林面積7 303.869 hm2,占林地面積的9.58%;未劃分林種11 582.646 hm2,占林地面積的15.2%。
2.2.6 "林地保護等級構成
在林地中,林地保護等級Ⅰ、II、III和IV級的林地面積分別為147.784 5、7 344.674 8、32 319.356 8和36 411.078 3 hm2,各占林地面積的0.19%、9.64%、42.4%和47.77%。
3 "林地動態變化分析
3.1 "林地范圍變化情況
晴隆縣2018年林地面積為73 457.432 6 hm2,經過本期變更晴隆縣林地面積為76 222.894 4 hm2,通過2期數據對比,晴隆縣林地面積增加2 765.461 8 hm2。引起晴隆縣林地范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本次基礎數據為晴隆縣2018年度森林資源基礎數據庫,對于新納入林地的小班經調查走訪、參考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數據及林權落界數據,將上期林地變更一部分非林地資源納入林地,從而本期增加了林地面積2 903.615 3 hm2,減少了晴隆縣的林地流失。
3.2 "地類變化情況
晴隆縣2019年森林資源“一張圖”年度更新調查數據顯示,全縣總林地面積增加2 765.461 8 hm2,林地發生變化的原因為造林更新、林木采伐、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災害因素、自然因素和調查因素(圖1)。
圖1 "晴隆縣2019年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林地地類
分布現狀圖
1)有林地:前期面積28 438.486 4 hm2,本期面積30 264.249 hm2,面積增加1 825.762 6 hm2。變化主要原因是造林更新、建設項目使用林地。
2)疏林地:前期面積89.523 3 hm2,本期面積89.388 7 hm2,面積減少0.134 6 hm2。變化主要原因是建設項目使用林地。
3)灌木林地:前期面積31 388.140 4 hm2,本期面積32 893.698 1 hm2,面積增加1 505.557 7 hm2。變化主要原因是造林更新、建設項目使用林地。
4)未成林造林地:前期面積795.811 8 hm2,本期面積731.61 hm2,面積減少64.201 8 hm2。變化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和建設項目使用林地。
5)無立木林地:前期面積856.831 7 hm2,本期面積852.307 7 hm2,面積減少4.524 hm2。變化主要原因是造林更新和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表1)。
6)其他林地(宜林地和林業輔助生產用地):前期面積11 888.639 hm2,本期面積11 391.640 9 hm2,面積減少496.998 1 hm2。變化主要原因是造林更新和建設項目使用林地。
3.3 "土地權屬變化情況
經本次調查,晴隆縣本期國有林地面積2 418.433 4 hm2,上期國有林地面積2 417.945 9 hm2,國有林地面積增加0.487 5 hm2;本期集體林地面積73 804.948 5 hm2,上期集體林地面積71 038.999 2 hm2,集體林地面積增加2 765.949 3 hm2。變化主要原因是造林更新、自然因素。
3.4 " 公益林和商品林地變化情況
3.4.1 "公益林地變化情況
變更前,晴隆縣的公益林地總面積39 815.195 1 hm2。其中,國家級公益林面積7 495.836 3 hm2(兌現面積7 495.836 3 hm2),地方公益林面積32 319.358 8 hm2(兌現面積33 720 hm2);經過本次變更,晴隆縣公益林面積39 811.816 1 hm2(其國家級公益林面積7 492.459 3 hm2,地方公益林面積32 319.356 8 hm2),面積減少3.379 hm2。導致公益林面積減少的原因是建設項目使用林地。
3.4.2 "商品林地變化情況
變更前,商品林地總面積33 642.237 5 hm2,變更后商品林地總面積36 411.078 3 hm2,面積凈增加2 768.840 8 hm2。導致商品林地面積增加的原因主要為造林更新。
3.5 "林地保護等級變化情況
變更前,林地保護等級為Ⅰ級的林地面積147.784 5 hm2,林地保護等級為Ⅱ級的林地面積7 348.051 8 hm2,林地保護等級為Ⅲ級的林地面積32 319.358 8 hm2,林地保護等級為Ⅳ級的林地面積33 642.237 5 hm2。
變更后,林地保護等級為Ⅰ級的林地面積147.784 5 hm2,面積未減未增;林地保護等級為Ⅱ級的林地面積7 344.674 8 hm2,面積減少3.377 hm2;林地保護等級為Ⅲ級的林地面積32 319.356 8 hm2,面積減少0.002 hm2;林地保護等級為Ⅳ的林地面積36 411.078 3 hm2,面積增加2 768.840 8 hm2。林地保護等級變化的主要原因為造林更新和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圖2)。
圖2 晴隆縣2019年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林地保護
等級分布現狀圖
4 "林地變化原因分析
晴隆縣林地變化的原因主要是造林更新、林木采伐、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災害因素、自然因素和調查因素。晴隆縣發生變化面積3 675.103 hm2,按變化原因分析:造林更新導致林地發生變化面積3 473.254 1 hm2;林木采伐導致林地發生變化面積12.502 hm2;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導致林地發生變化面積135.237 6 hm2;災害因素導致林地發生變化面積16.112 hm2;自然因素導致林地發生變化面積28.729 3 hm2;調查因素導致林地發生變化面積9.268 hm2。
4.1 "造林更新
晴隆縣因造林更新導致林地變化的面積為3 473.254 1 hm2,占變化面積的94.51%,其中人工造林面積3 367.640 6 hm2,人工更新面積105.613 5 hm2。主要分布在晴隆縣花貢鎮、大廠鎮、雞場鎮和碧痕鎮等。
4.2 "林木采伐
晴隆縣因林木采伐導致林地變化的面積為12.502 hm2,占變化面積的0.34%,其中經審批采伐面積12.502 hm2,主要分布在晴隆縣花貢鎮、碧痕鎮、大廠鎮;在建設項目中未經審批采伐面積1.516 5 hm2,主要分布在晴隆縣雞場鎮、紫馬鄉、中營鎮。
4.3 "建設項目使用林地
晴隆縣因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導致林地變化的面積為135.237 6 hm2,占變化面積的3.68%,其中經審批使用林地面積133.169 2 hm2,主要分布在晴隆縣長流鄉、花貢鎮、碧痕鎮、大廠鎮和紫馬鄉等;未經審批使用林地面積2.068 4 hm2,主要分布在晴隆縣中營鎮、紫馬鄉、雞場鎮等。
4.4 "災害因素
晴隆縣因災害因素導致林地變化的面積為16.112 hm2,占變化面積的0.44%,其中火災面積0.084 4 hm2,主要分布在晴隆縣安谷鄉;地質災害面積16.027 6 hm2,主要分布在晴隆縣蓮城街道、雞場鎮、光照鎮、紫馬鄉和大廠鎮等。
4.5 "自然因素
晴隆縣因自然因素導致林地變化的面積為28.729 3 hm2,占變化面積的0.78%,主要分布在晴隆縣花貢鎮、三寶鄉、大廠鎮和安谷鄉等。
4.6 "調查因素
因錯劃、漏劃、管理因子變化等調查因素導致晴隆縣林地變化的面積為9.268 hm2,占變化面積的0.25%,主要分布在晴隆縣長流鄉、花貢鎮、茶馬鎮、安谷鄉和紫馬鄉。
5 "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實施成效
5.1 "林地和森林資源保持穩定
通過2019年度森林資源“一張圖”更新調查,依據《貴州省晴隆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大綱(2010—2020年)》所規劃目標,晴隆縣在統籌好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的同時,轉變傳統林業方式,深度挖掘森林資源,使森林保有量穩步增長。截至2019年底,晴隆縣林地森林面積已達到63 058.237 8 hm2,林地面積達76 222.894 4 hm2,森林覆蓋率達48.2%(其中四旁樹占0.54%)。
5.2 "森林資源保護能力得到提高和林下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晴隆縣一直重視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建設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比較明顯的保護體系,保護和恢復森林植被、創造優越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加強基礎設施和科研能力建設,促進全縣森林植被類型和珍稀野生動植物的有效保護、恢復、發展,改善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同時,晴隆縣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效預防和控制森林火災的發生和有害生物的危害。
此外,晴隆縣還積極推進林下經濟和旅游業的發展,以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引導居民從事林下經濟產業,如種植松茸、栗子、藥材等,不僅能增加收入,還能保護和改善森林生態環境。同時,晴隆縣還積極開發和推廣森林旅游資源,建設生態旅游景區,豐富當地旅游產品,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休閑、度假,以推動旅游業的發展。
5.3 "林地管理步入法治化軌道
一是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貴州省森林條例》《貴州省林地管理條例》《貴州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轉條例》《貴州省征占用林地補償費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政府規章,形成了依法管理林地的良好局面。二是形成了林業主管部門把關和專家評審相結合的占用征收林地專家評審制度,保證占用征收林地項目的合法性和科學性。三是在各類占用征收林地建設項目立項前,林業主管部門提前介入,積極引導科學使用林地和少征占林地,盡量少占用征收喬木林地;對占用征收林地數額較大的、生態區位十分重要的建設項目,提出調整設計方案,避免盲目擴大建設規模和造成林地損失。
5.4 "重點生態公益林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晴隆縣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要求,確定年度管護指標,強化對生態公益林的管理,保證規劃目標任務的完成。一是維護生態公益林面積穩定。落實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占一補一”措施,確保全縣林地面積不因項目建設而減少,實現用保結合、以用促增,保障森林資源的動態平衡,及時做好森林資源數據庫、公益林小班圖形庫的更新工作。二是嚴格執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并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嚴格按照國家和我省的政策使用和管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確保補償資金及時足額撥付,確保資金專款專用。
6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2019年底,晴隆縣林地森林面積已達到63 058.237 8 hm2,林地面積達76 222.894 4 hm2,森林覆蓋率達48.2%(其中四旁樹占0.54%)。通過對晴隆縣林地變更調查成果的分析得出,該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得到了有效實施,公益林地得到了有效保護,森林質量進一步改善,森林面積增加,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同時,需要加強對林地變更管理的監管和規范,加強對林地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此外,導致晴隆縣林地變化的主要因素為造林更新、林木采伐、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災害因素、自然因素和調查因素等。
6.2 "建議
總體上晴隆縣森林資源得到了進一步改善,針對晴隆縣2019年度林地變更調查分析結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①加強林地保護意識,嚴格落實林地管理制度,加強對林地的監管和執法力度,防止非法占用和破壞林地資源。②加強林地經營管理,推廣科學的林業經營模式,提高林地利用效益,增加林地經濟價值。③加強林地生態保護,優化林地結構,增加森林覆蓋率,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經濟發展。④加強林地利用規劃和管理,合理規劃林地利用方式和用途,確保林地利用與生態保護相協調,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⑤加強林業科技創新,積極推廣先進的林業技術和裝備,提高林地資源利用效率和質量,推動林業現代化進程。⑥加大投入,建立穩定的資金機制,確保林地保護利用規劃能順利實施,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州)生態建設項目資金,要運用市場化運作機制,拓展多元化投、融資渠道,推動林業產業發展的社會化運作。⑦加強領導,強化政府管理職能,切實把貫徹實施林地保護納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以保證措施有效、層層落實、常抓不懈,以確保規劃的順利實施和規劃目標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 何點睛.基于“3S”技術的林地變更動態監測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
[2] 昝建春.GIS建模技術在林地變更調查數據與國土資源數據銜接中的應用[J].林業調查規劃,2017,42(1):16-20.
[3] 王志燕.古交市2016年度林地變更調查分析[J].山西林業科技,2018,47(2):55-57.
[4] 國家林業局.國家林業局關于印發《林地變更調查工作規則》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5/06/content_5070689.htm.
[5] 劉慶忠,趙龍.精準林業與林地變更調查[J].林業科技情報,2016,48(4):62-64.
[6] 張婷.淺談林地變更調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8,41(1):93-94.
[7] 由海忠.淺談旗縣林地變更調查能力建設[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7,40(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