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兒童友好成長型城市”是黔西南州興義市高質量發展城市名片,兒童是未來家庭家教家風的傳承者與實施者,兒童的家教家風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本研究從文獻研究年限分布、文獻主要研究內容(概念、內涵框架、影響因素、對策、方法工具)等方面進行了梳理與回顧,以期為相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為人處世核心素養;高質量發展
一、文獻研究年限分布
在本研究的研究過程中,首先要進行相關文獻的收集與研究,文獻的收集主要是通過中國知網文獻庫對“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為人處世”三個關鍵字進行搜索并篩選近22年的文獻來完成的。其中關于“兒童友好”的相關研究有學術期刊571篇、碩士論文250篇、博士論文1篇、報紙162篇。關于“城市建設”的相關研究有學術期刊14萬篇、碩士論文5.05萬篇、博士論文5706篇、報紙3.46萬篇。關于“為人處世”的相關研究有學術期刊534篇、碩士論文19篇、博士論文4篇、報紙28篇。相關文獻研究對比曲線圖和關鍵詞搜索結果一覽表如下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本研究的相關研究文獻從2000年開始,2000年到2010年期間呈現緩慢增長的趨勢,2010年到2012年期間研究數量有所下降,其后2012年至今相關研究波動日漸趨于平穩。
二、文獻主要研究內容
(一)概念研究
1. 為人處世
為人處世是指在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個體所表現出的行為、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體現,相關研究如表1所示。
這些概念不僅涵蓋了個人品質、能力、態度和行為等方面,還強調了人際關系、團隊合作和道德責任等重要的為人處世原則。
2.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應具備的,能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需求的綜合體,關注學生在培養過程中的體悟。核心素養相關研究如表2所示。
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者都對核心素養內涵展開了研究,雖然在具體表達方式上有所區別,但通過總結和分析可以發現他們的核心觀點有共通之處,即都重視公民必要的、關鍵的素養。
3. 為人處世核心素養
為人處世核心素養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需具備的一些基本素質和技能,以便能夠有效地與他人溝通、相處和解決問題,相關研究如表3所示。
為人處世核心素養是指通過學習和實踐,培養出的一系列基本素質和技能,幫助個體在社交、職業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適應和應對各種挑戰和機遇,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4. 為人處世核心素養高質量發展
為人處世核心素養高質量發展是指通過提高個人的社交技能、人際關系、自我管理、團隊合作、情感智能和創新能力等,實現個人和團隊的高質量發展,相關研究如表4所示。
為人處世核心素養高質量發展是指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在個人修養、社會交往、職業發展等方面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它涵蓋了多個方面的內容,包括道德品質、文化知識、思維能力、人際關系、實踐能力等。
(二)內涵框架研究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背景下為人處世核心素養高質量發展研究”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話題。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是指以兒童為本,兒童優先,關注兒童需求和發展的城市。在這種背景下,為人處世核心素養高質量發展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其中,“仁”是指愛護他人,有愛心;“義”是指行為正當,有道義;“禮”是指懂得禮儀,有禮貌;“智”是指聰慧、有才智;“信”是指誠信、有信用;“溫”是指溫和、有溫情;“良”是指善良、有良心;“恭”是指恭敬、有禮貌;“儉”是指節儉、有節制;“讓”是指謙讓、有謙遜。這些核心素養不僅涉及個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還涉及與他人交往過程中的態度和行為。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中,這些素養的發展對兒童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
(三)影響因素研究
1. 家庭環境
積極的教養方式、良好的家庭氛圍、適當的家庭經濟狀況、和諧的家庭關系以及父母良好的受教育程度,可以幫助兒童建立良好的價值觀、行為準則并培養社交技能,從而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2. 學校環境
樹立積極的價值觀和文化氛圍、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提供優質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完善設施和資源以及建立良好的學校社區關系,可以幫助兒童發展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社交技能,從而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3. 社會環境
社會的文化、價值觀和公共設施會對兒童的核心素養發展產生影響。
4. 同伴互動
同伴之間的互動、合作和分享會對兒童的核心素養發展產生影響。
5. 幾個特質
個人特質是兒童個性、能力和興趣等方面的表現,會對兒童的核心素養發展產生影響
(四)對策研究
1. 做人要誠
“誠”自古就是核心道德之一,是做人的根本。有了“誠”,對人就容易誠信,講信用,信守諾言;有了“誠”,對事業、對工作就容易誠敬,精誠敬業;有了“誠”,才會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他人,對得起自己的職業,也對得起社會。
2. 作風要正
正確處理事業與交朋友的關系。要樹立正確的擇友觀,慎交朋友,善辨朋友。要學會不犯錯誤,做到做人有底氣、做事有銳氣、為官有正氣。自覺地養成“奉公為德,謀私為恥,清廉為榮,利己為羞”的風范。
3. 處事要謙
沒有謙虛謹慎的態度,習慣聽贊美之聲,就聽不進不同意見,很難保持良好的心態。只有正確認識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和作用,正確看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才能在工作中公平對人,交往中一視同仁,矛盾中以德服人,生活中寬以待人。
4. 認真細致
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把認真放在心上,這是事業成功的前提和保證。需要辦的事,僅想到不行,還要說到;但說到也不行,還必須做到,必須十分細致地將工作落實到位。
5. 張弛有度
為人處世一定要講究分寸,恰如其分。待人接物有度,親疏得宜;言談舉止有度,和諧得體。很多事情,超過一定限度,性質會轉化,所謂物極必反。所以,不多不少、不早不晚、不偏不倚,輕重緩急、詳略分配、張弛把握等都要用心感悟,準確掌握。
(五)方法工具研究
方法工具的研究有助于掌握事物的內在發展規律,能有效提供大量的資料,運用科學合理的技能解決復雜的問題,有助于研究者對探索的事物進行界定,幫助研究者明確研究方向。
經過對文獻中的方法工具的研究,在眾多文獻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文獻研究法、調查問卷法、訪談法三種。其次就是對前面三種方法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的方法,例如SPSS分析法、個案分析法、作品分析法。在本研究中使用到的方法是文獻研究法、調查問卷法、訪談法、SPSS分析法。
三、結語
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背景下,為人處世核心素養的高質量發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通過綜合分析國內外相關文獻,探討了為人處世核心素養的概念研究、內涵框架、影響因素以及研究對策。本研究對為人處世核心素養的概念和內涵進行了深入探討,為人處世核心素養是指通過學習和實踐,培養出的一系列基本素質和技能,幫助個體在社交、職業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適應和應對各種挑戰和機遇,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除此之外,還通過分析研究國內外為人處世核心素養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因素,總結出一些研究對策,例如做人要誠、作風要正、處事要謙、認真細致、張弛有度五個方面。
為人處世核心素養的高質量發展研究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未來還需要在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深入探討:1. 為人處世核心素養與城市環境、社區文化等因素的關系。2. 為人處世核心素養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優化。3. 為人處世核心素養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的研究。4. 為人處世核心素養與兒童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等的關系研究。5. 為人處世核心素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適應性研究。總之,未來為人處世核心素養的高質量發展研究需要更加注重實證和應用,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
參考文獻:
[1] 趙青. 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微積分生態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 石家莊:河北北方學院,2022.
[2] 潘文彬.指向核心素養:兒童問學課堂的意蘊[J]. 江蘇教育研究,2016(04)20-24.
[3] 吳丹. 面向核心素養提升的整合型STEM課程設計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學,2022.
[4] 湖南省教育委員會.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學習資料匯編[M]. 湖南省教育委員會,1993.
[5] 高振業. 為人處世亦要講究科學發展[J]. 中國煤炭工業,2009(0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