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9日在參加2023金融街論壇時表示,證監會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智能化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數字化水平,提升數字化監管能力,發揮標準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大力加強監管科技建設,建立資本市場智慧監管平臺,為監管履職提供更加有力支撐。
李超指出,證監會不斷深化科技監管改革,以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創新和強化監管科技應用為兩大主線,加強頂層設計與統籌規劃,明確了建設一體化行業基礎設施,多維度提升數據治理水平。充分運用科技手段提升監管能力水平,隨著證監會證聯網、監管云、監管大數據倉庫、智慧監管平臺等重點監管系統建成投產和逐步完善,證監會正在將金融科技運用于各個監管領域,整合挖掘出海量數據背后有價值的信息和知識,資本市場監管更加智慧,更加高效,更加精準。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升自主水平和安全性,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發布了覆蓋行業各類主體的科技監管制度和規則,明確了行業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管理要求,加強數據治理和管理,推動數據相關管理辦法及配套細則落地實施,完成相關條件的數據定級工作,常態化做好網絡安全事件調查處置和信息技術系統服務機構備案監管等工作,印發上市公司公告電子化規范等金融行業各項標準。引導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推動機構做大做強。在繼續做好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等試點城市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基礎上,增加了浙江、濟南、成都作為新一批試點地區,鼓勵證券期貨市場機構,區域性股權市場、銀行以及科技企業等開展創新試點,助推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發展。
李超表示,證監會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智能化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一是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數字化水平。近年來,金融機構通過科技賦能數字化轉型,不斷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深化金融服務滲透率,提升自身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能力,有效落實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國家重大戰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相關市場主體要高度認識金融科技數字化轉型對業務的支持和賦能作用,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科技創新發展。
二是進一步提升數字化監管能力。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落實以上要求離不開科技的支撐。要大力加強監管科技建設,完善涉資本市場監管數據和執法信息共享機制,建立覆蓋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及場外市場的資本市場智慧監管平臺,不斷增強對各種違法行為和風險的監測預警能力,為監管履職提供更加有力支撐。同時建立健全金融科技創新試點體制機制,為金融科技創新提供安全的試驗場所。
三是進一步發揮標準的引領和規范作用。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標準化工作取得長足進展,在規范業務發展,提高市場效率,降低行業成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要進一步增強全行業標準化意識,健全完善資本市場標準化體系,加快重點標準有效供給,提升標準貫徹實施成效,充分發揮標準在推進資本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