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苯達莫司汀聯合常規方案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療效,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40例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案,觀察組患者采用常規聯合苯達莫司汀治療方案。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生活質量及生存時間。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緩解率高于對照組(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生存時間長于對照組(Plt;0.05)。結論 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苯達莫司汀聯合常規方案的治療效果較好,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是在治療過程中仍會出現不良反應,因此需要加大監測力度。
【關鍵詞】苯達莫司汀;聯合方案;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療效
【中圖分類號】R7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11.0128.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11.043
淋巴瘤屬于惡性腫瘤,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的90%左右[1],而在這種疾病中,最常見的類型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并且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后均會發展為復發難治性淋巴瘤。淋巴瘤初期一般采用蒽環類藥物為主的化療方案,但是治療效果欠佳,緩解期較短[2],所以一旦發展為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就需要實施二線方案、臨床試驗方案及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以達到改善預后的目的,而對于存在移植禁忌證的患者,仍需要采用前兩種治療方案[3]。苯達莫司汀為雙功能基烷化劑,臨床單用或聯合其他化療藥物治療惡性腫瘤,基于此,本研究分析苯達莫司汀聯合方案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40例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復發性”定義為首次化療完全緩解后至少1個月復發;“難治性”定義為在任何化療藥物治療后均評估為疾病進展)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23~85歲,平均年齡(50.18±3.38)歲;腫瘤類型: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11例,濾泡性淋巴瘤2例,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1例,淋巴漿細胞淋巴瘤1例,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1例,外周T細胞性淋巴瘤2例,前體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1例,間變大細胞淋巴瘤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齡23~85歲,平均年齡(50.24±3.27)歲;腫瘤類型: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10例,濾泡性淋巴瘤3例,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2例,淋巴漿細胞淋巴瘤1例,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1例,外周T細胞性淋巴瘤1例,前體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1例,間變大細胞淋巴瘤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流式細胞學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診斷中的應用專家共識》[4]有關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診斷標準,且經臨床組織病理學確診;②所有患者的意識清晰,無溝通障礙;③身體狀況良好,可耐受化療治療;④年齡在18歲以上;⑤在CT測量下患者病灶長軸gt;1.5 cm;⑥血中性粒細胞計數≥1.5×109/L。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心、肝、腦、腎功能不全者;②無法耐受治療或者存在藥物過敏者;③存在活動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⑤存在神經系統病變及抑郁癥者;⑥存在其他惡性腫瘤并危及其生命者;⑦預計存活期低于3個月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R-CHOP治療方案:第一天實施利妥昔單抗注射液(上海復宏漢霖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90021,規格:100 mg∶10 mL)治療,劑量為375 mg/m2,靜脈滴注,1次/d;在使用前,口服異丙嗪片(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237,規格:25 mg/片)25 mg/次,2次/d;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國藥準字HJ20170197,規格:40 mg/支)40 mg/次,1次/d,隨后第二天開始進行CHOP化療,將750 mg/m2環磷酰胺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857,規格:0.2 g(按C7H15Cl2N2O2P計)]加250 mL生理鹽水行靜脈滴注,1次/d;將50 mg/m2注射用鹽酸表柔比星(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260,規格:10 mg/支)和250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實施緩慢靜脈滴注,1次/d;長春地辛(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3020,規格:1 mg/支)行靜脈滴注,每日3 mg/m2;口服強的松(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900,規格:5 mg/片)90 mg/次,1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苯達莫司汀(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358,規格:25 mg/支)行靜脈滴注,每次90 mg/m2,2次/周。28 d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治療4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效果根據臨床物理檢查、影像學檢查、骨髓細胞學檢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實體腫瘤效果標準進行判定,分為完全緩解:患者腫瘤消失持續4周以上,無不良反應;部分緩解:腫瘤的最大直徑乘積減少50%以上,出現輕微毒副反應;穩定:腫瘤直徑大小無變化或者增加不足25%,輕微毒副反應;進展:腫瘤最大直徑乘積增加超過25%,并出現新病灶,患者嚴重毒副作用或者死亡[5]。②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不良反應包括骨髓抑制、惡心嘔吐、脫發、肝功能異常、心臟毒性、口腔潰瘍及末梢神經炎等。③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存時間。采用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評估量表(QLQ)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共30個條目,每個條目為1~4分,滿分為120分,分數越高則患者生活質量越差[6]。對患者進行為期18個月隨訪,記錄患者生存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緩解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各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存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生存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3 討論
非霍奇金淋巴瘤屬于臨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其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大約50%以上的患者在實施組織學檢查后顯示存在侵襲性,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現如今,該疾病發生率呈逐年增長趨勢,因此實施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臨床研究的重點[7]。目前臨床采用CHOP方案進行治療,該方案中選擇的藥物為環磷酰胺、長春地辛等,雖然可以使大多數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在治療后存在復發情況,且可能進展為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整體預后效果較差。對于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還需采用其他治療方法[8]。在臨床相關報道中,CHOP治療方法使用率較高,這些方式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也存在局限性,特別是對一些年齡較大及身體基礎條件較差的患者,采用上述治療方案后,會產生嚴重不良反應,耐受性較差,另外上述聯合方案中藥物成本較高,所以患者的接受程度也較低[9]。
隨著臨床藥物的不斷研發,復發難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療方案也不斷改善,以苯達莫司汀等藥物聯合治療的方案逐漸應用在臨床中[10-11]。有學者通過研究實驗得出,采用該種方法的治療緩解率較高,同時,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前挽救性誘導方案治療中的完全緩解率在70%以上,另外在接受自體移植的患者5年無進展生存率也在70%左右[12]。
本研究對觀察組患者采用苯達莫司汀聯合利妥昔單抗方案進行治療,該方案稱為BR方案,在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展現較好的效果及安全性[13]。其中苯達莫司汀屬于雙功能基烷化劑,內含2-氯乙胺烷基化基團及苯并咪唑環,并通過烷化的作用,導致腫瘤細胞的DNA單鏈和雙鏈交聯,干擾DNA的合成及其功能,進而起到抗腫瘤的作用[14-15]。而長春地辛、環磷酰胺等均為二線化療藥物,在外周T細胞淋巴瘤患者中的有效率較高,并且適用于老年及體弱患者[16]。因此,BR方案的整體價值較為理想。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緩解率高于對照組,發生率最高的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惡心嘔吐、脫發及肝功能異常等,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生存時間長于對照組。這證實苯達莫司汀聯合方案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達到較高的緩解率,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是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反應仍較高,出現這些不良反應可能與患者的高齡、多次化療、部分患者使用CD20單抗或者PD-1抑制劑、來那度胺等藥物有一定關聯[17]。但本研究還存在一定不足之處,如研究患者例數較少,研究時間較短,并未進行超長期效果觀察,因此還需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針對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苯達莫司汀聯合方案,治療緩解率高于采用常規治療,可提高患者治療期間生活質量,但是該方案雖仍會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所以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仍需要密切觀察患者治療期間血液系統毒性及不良反應情況,利用其他方案進行合理干預,最大程度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參考文獻
王曉卿,徐鋼,李娟,等. 淋巴瘤589例構成分析[J].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1, 27(12): 1356-1358.
巫潔.苯達莫司汀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彌漫性細胞淋巴瘤的臨床療效及對NF-κB p50、VEGF的影響[J].中國處方藥, 2022, 20(11): 91-93.
劉昊東,劉麗萍,孫振容,等.含苯達莫司汀預處理方案在淋巴瘤自體移植中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血液學雜志, 2022, 35(11): 817-820.
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流式細胞學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診斷中的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病理學雜志, 2017, 46(4): 217-222.
EISENHAUER E A, THERASSE P, BOGAERTS J, et al. New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 Revised RECIST guideline (version 1. 1)[J]. Eur J Cancer, 2009, 45(2): 228-247.
羅志芹,王寧,劉家浩,等.晚期癌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EORTC QLQ-C15-PAL中文版有效性的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4, 30(13): 20-25.
葉細標,傅華.基因多態性與非霍奇金淋巴瘤易感性關系的流行病學研究[J].衛生研究, 2006, 35(3): 384-386.
吳偉,王妹,李雪萍,等.鹽酸苯達莫司汀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的應用價值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療, 2022, 41(16): 129-133.
安立才,劉英慧,王婧瑤,等.含苯達莫司汀預處理方案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淋巴瘤的近期療效及安全性[J].中華血液學雜志, 2022, 43(1): 63-65.
孔繁聰,喻敏,周玉蘭,等. Polatuzumab Vedotin聯合利妥昔單抗和苯達莫司汀治療復發/難治性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單中心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華血液學雜志, 2022, 43(1): 66-69.
王亞文,徐佳岱,阿孜古麗·麥合麥提,等.苯達莫司汀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初治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一項基于傾向性評分匹配的多中心回顧性研究[J].臨床血液學雜志, 2022, 35(1): 35-40.
索萌萌,王艷美,閆明明.利妥昔單抗聯合GDP方案在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 2021, 28(10): 1375-1376.
MATASAR M J, CAPRA M, ?ZCAN M, et al. Copanlisib plus rituximab versus placebo plus rituximab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indolent non-Hodgkin lymphoma (CHRONOS-3):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J]. The Lancet Oncology, 2021, 22(5): 678-689.
王詩媛,曹江,徐開林.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CAR-T細胞治療后的復發機制及應對策略[J].中華血液學雜志, 2020, 41(5): 437-440.
顧麗麗,何濤.吉西他濱和奧沙利鉑聯合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20, 27(1): 58-61.
王鵬飛.復方君子湯配合CHOPE方案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臨床研究[J].新中醫, 2019, 51(8): 190-193.
高曉會,張亞利,張治業,等. GLD方案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療效觀察[J].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9, 51(4): 4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