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軍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貫徹執行決策,落實安排部署,也需“早半拍”,要未雨綢繆。做足“磨刀功”,打好“提前仗”,才能臨事不慌、處事不亂,保質完成任務,按期實現目標。然而,個別干部習慣拖延,做事缺乏緊迫感,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直等事到臨頭、火燒眉毛,方才臨陣磨槍,草草應付了事。干事慢不得,尤其是黨員干部,肩負的責任重大,都是關乎民生的事,倘若拖延應付,別說保證工作質量,起碼數量也難完成。如寒號鳥“明天就壘窩”,不僅折損群眾利益,還貽誤黨的事業,引發社會不滿。
干事“早半拍”,要先行先做。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謂“預”,就是提前謀劃,早安排早打算,做到時時早、事事早。吃準了政策,看準了方向,做足了準備,要有“早半拍”思維,早行動得先機,遲行動失機遇,不行動則沒機會。杜絕做事磨蹭,防范“慢半拍”,不善于打提前仗,做事總是明天再說,即使是緊要任務,或是限時工作,也要等一等、拖一拖、看一看,沒到“交卷”最后時刻,依然慢悠悠。如此慢作為,不僅慢工出不來細活,還影響工作質量,拖延整體進展。
干事創業等不起、慢不得。俗話說“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推動發展進程中,有的項目機會難得,有的時間性較強,如果稍微拖延遲滯,就會錯過最佳時機,失去有效解決機會。如是處理矛盾糾紛,拉拉垮垮“慢半拍”,小問題可能變成大矛盾。再如應急處突,行動拖拉疲沓,本可防范的事故,最后卻造成損害性災難。所以,要養成“早半拍”風格,養成人勤春早習慣,時刻擺好“搶跑姿態”,不輸在起跑線上,快速投入戰斗,高效開展工作,高質量完成任務。
早一分落實,多一分希望;遲一分行動,多十分失敗?!伴e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睉姓聼o顯績,唯有勤奮出成效。做到凡事“早半拍”,須得練好十年“臺下功”,做好起跑“熱身運動”,即先充分了解目標任務,科學分析客觀形勢,正確掌握群眾訴求。倘若只講快,沒有充足的準備,不但跑不快,還會摔跟斗。故此,要打有準備之仗,胸有成竹地“快”,有目標地先跑領跑,才能跑出“加速度”,高質量地沖鋒過線,做出上級滿意、組織放心的成績。
(作者單位系四川宜賓市敘州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