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
反腐敗必須永遠吹沖鋒號。新征程上,承德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一刻不停推進反腐敗斗爭,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不斷探索“三不腐”協同聯動的有效途徑,把不敢腐的震懾力、不能腐的約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結合起來,不斷推動“三不腐”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持續凈化政治生態,推動清廉建設向縱深發展。
保持高壓態勢,始終保持“不敢腐”的強大震懾
“承德市地方鐵路建設管理局分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海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承德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承德市承德縣滿杖子鄉原黨委書記胡海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承德市雙橋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今年以來,承德市紀委監委網站連續發布消息,正風肅紀持續反腐一刻不停歇。
該市紀檢監察機關保持懲貪治腐高壓態勢,緊盯新型腐敗,查處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原委員、承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新區分局原負責人李秀香謀利撈金等一批違紀違法案件,不斷釋放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強烈信號。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不敢”是前提。承德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的基調不動搖,嚴查各類腐敗問題,突出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對象,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深化整治金融、國企、政法、糧食購銷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防止領導干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集團代言人、代理人,防止政商勾連、資本向政治領域滲透等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的情況出現,整治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堅決懲治群眾身邊的“蠅貪”,嚴厲懲治“極少數”,管住“大多數”。
扎緊制度籠子,不斷規范“不能腐”的權力約束
“針對案件背后深層次的問題,必須深入剖析原因,做到徹底整改,修復政治生態。”承德市紀委監委深化監督促治、以案促改,對查處案件領域出現的問題進行集中糾治,強化督導落實,推動問題整改。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不能”是關鍵。承德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邊辦案、邊整改、邊治理,在查辦案件的時候,注重剖析腐敗背后的制度缺失和監管漏洞,掃描同領域同崗位廉政風險,提出以案促改治理對策,督促發案單位把辦案成效體現在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上,針對暴露出的漏洞和短板,提出紀檢監察建議,推動修訂完善資源交易、審批監管、公共服務、財政支出、基層治理、執法司法等領域制度機制,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近年來,一批批案件中暴露出的問題得到及時糾偏矯正,一些整改措施固化為剛性制度,黨員干部紅臉出汗、即知即改成為常態……不能腐的制度籠子越扎越牢,查處一案、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持續彰顯。
深化廉潔教育,切實增強“不想腐”的思想自覺
“《靠山吃山的代價》還原了個別黨員干部逐步忘記初心、迷失信仰、墮落腐蝕的真實過程。他們深刻反省懺悔的鏡頭,帶來震懾引人深思。”興隆縣大杖子鎮組宣委員閆京在看完《靠山吃山的代價》警示教育片之后說。
開展警示教育,是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圍繞“不想腐”,承德市紀委監委組織全市各級各部門開展警示教育活動,通過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參觀警示教育基地、學習案例剖析材料、開好專題民主(組織)生活會等方式,推動黨員干部堅決樹牢廉潔從政的底線,切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為發揮好廉潔文化建設在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基礎性作用,該市紀檢監察機關從源頭入手,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挖掘歷史文化中的廉潔元素,打造了周臺子、詩上莊、濱河社區、大貴口等一批廉潔文化示范點,依托董存瑞烈士陵園、郭小川故居等全國知名的革命遺址遺跡,打造了紅色廉潔文化教育陣地群,結合場景化、沉浸式教學,使廉潔教育更有深度、成效更為明顯。同時,積極開展參與“傳唱廉潔歌曲”“文化下鄉”“彩色周末”等文化活動,鼓勵創作剪紙、皮影、戲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廉潔文化作品,編排出《情系塞罕壩》《李保國》《包公賠情》《鐵面御史》等劇目,努力培育富有地域特色的廉潔文化品牌。
“承德市紀委監委將始終保持嚴的基調,注重把握‘懲、治、防’的辯證統一關系,以‘全周期管理’方式,著力提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的能力和水平,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